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看不同时期的华为铁三角,其答案是不一样的,在这众多的不同里面,如果要找一个相同点,也是可以找到的,就是华为铁三角的起点。
学习华为铁三角销售模式,为什么要溯源,因为在源头,我们可以看到华为铁三角产生的背景,华为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成立铁三角,也可以知道华为是如何成立铁三角组织的,以及是如何复制推广铁三角组织。
关于华为铁三角是如何来的,大家可以搜索「华为铁三角是如何炼成的」关键词,很多平台都有介绍,石头在此不再赘述。
石头想简单地梳理一下华为铁三角产生的背景、解决的问题、最初的做法,以及华为铁三角形成过程的借鉴意义。
1、华为铁三角诞生背景
故事的开端往往有一个悲壮的故事,华为铁三角诞生背景就是这么一个故事,2004年进入苏丹市场,2005年取得突破成为过亿代表处,2006年一次关键竞标,却遭遇彻底出局,友商100%中标的局面。
2、苏丹项目失标原因
为什么没有中标,是很多项目失标之后,公司高层、项目团队都会关注的一个问题,苏丹项目为什么没有中标,可以从3C角度进行分析:
①客户方面
客户需要整网解决方案,我们提供的是单一解决方案的叠加;客户关注运营成本,我们仍然提供大油机。
②友商方面
我们没有响应的客户需求,友商更好的实现了,友商为客户提供太阳能+小油机的光油站点。
③HW方面
不是没有收到客户需求信息,而是信息传递出了问题,客户的需求响应出现了问题,对客户的深层次需求响应较为被动。
3、苏丹项目复盘分析
从华为营销四要素来看:客户关系不到位(未告知、未提醒),解决方案(传统报价模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整网方案需求、运营成本压力挑战等),交付能力不能让客户满意,商务融资方面没有具体提及。
导致四要素缺少竞争力的根因是什么,是团队沟通不畅,是信息不能共享,是组织界面跟客户组织不匹配,是传统的运作模式不能适应客户要求。
产生的结果是,客户线不懂交付,交付线不懂产品,产品线只关注报价,各自只关注自己的门前雪,对客户的需求被动响应。
4、苏丹项目问题收敛
不管是部门各自为政、部门墙后,还是团队沟通不畅、信息不能共享,客户界面不统一不厚实,都可以看作是组织问题,尤其是组织不匹配的问题。
与之对应的,还隐藏着一个问题,我们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是在回答我能够做什么,还是回答能够帮客户做什么,是在讨论价格,还是价值问题,是被动响应还是主动服务的问题。
其背后是销售哲学的转变,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以客户为中心,是单方面关注个人成功还是团队成功,是关注公司成功还是帮助客户成功,通过成就客户成就自我。
苏丹项目问题收敛的结果为组织不匹配+以自我为中心。
5、华为铁三角雏形
2006年底,代表处任命饶晓波、王锷、王海清三人组成客户系统部的核心管理团队。饶晓波统一负责客户关系,王锷统一负责交付,王海清负责产品与解决方案工作,实现客户经理、产品经理、交付经理等角色的融合,一起见客户、一起交付、一起办公,面对客户的时候,实现接口归一化。
①针对关键客户群建立核心管理团队。
②针对客户领导层采用铁三角运作模式,由核心管理团队负责。
③从点对点被动响应客户,到面对面主动对接客户。
6、华为铁三角带来的改变
首先,项目团队逐渐了解彼此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相互补位;其次,针对关键客户群做厚客户界面,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项目中标率。
结果:到 2009年,2月HW全网搬迁另一厂商UMTS网络,2009年3月HW独家拿下苏丹S运营商海外最大子网项目,2009年4月HW独家签订其全国G网项目。
7、华为铁三角模式的推广
先在苏丹代表处打磨,然后向北非地区部推广,进而在公司层面全面推广。早期主要依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推广,后期通过LTC变革,将其形成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
铁三角模式推广落地,要求铁三角团队有较好的合作精神,不能吃独食,同时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主动关注客户的压力和挑战,第三,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在实战中成为一专多能的高手。
8、学习铁三角模式的思考
华为铁三角模式不是真理,不是普适方法论,学习铁三角模式需要因企制宜、因业务制宜、因市场制宜、因项目制宜、因文化制宜,不要生搬硬套,更需要在各种矛盾中寻找平衡。
学习铁三角模式固然好,石头认为,产生华为铁三角模式的土壤和方法,更值得我们深思,方法的生命力取决于环境的适配性,产生方法的方法,往往具有普适性。
咖啡小宇宙:专注分享标杆企业的标杆实践
作者: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