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各位师兄们好,末学来串讲亲友书第十九课的内容。
实修因之道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宣说见道,二是宣说修道。
宣说见道分为两个部分:一、宣说道之本体七觉支;二、宣说别相与寂止相联甚深智慧瑜伽。
第一个,宣说见道是什么呢?就是讲见道时有什么样的功德与智慧。
正念择法及精进,心喜轻安及等持,
等舍此七谓觉支,证得涅槃之善资。
修行人在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积累智慧资粮与福德资粮之后,终于成就了一地菩萨,也就是证得见道。见道时有七种菩提的觉悟功德——七觉支。阿僧祇劫谓无数极长之时节。阿僧祇在佛教中表示时间的概念,相当于10的140次方年。
念觉支,就是说一地菩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出定还是入定,都不会忘失正念。择法觉支,是指一地菩萨抉择一切法的实相为空性,辨别人无我与法无我、善与恶等的智慧无有障碍。精进觉支,对所修的善法精勤不懈,没有时而松、时而紧的现象,凡夫人则是缺少这种持之以恒的精进。得到一地菩萨时还要不断地精进,因为一地菩萨尚未成就,因为“未得成就之前永精进。”只要尚未获得究竟佛果,精进是永无止境的。喜觉支,是对善法的欢喜心、希求心非常强烈,而且由于心契悟于真法,时时处于喜乐当中。轻安觉支,身体在一个坐垫上住多久都没问题,心专注在哪一个所缘上都非常听话,想生信心、悲心就可以马上生起。心念并非是此起彼伏的。定觉支,心一缘安注于善法的境界中,不容易出现散乱、烦恼等各种违品。以及舍觉支,在修行过程中,内心寂静平等,不会出现特别强烈的贪心、嗔心等高低不平的心态。七觉支的“觉”,是指涅槃或成就,即一地菩萨的功德得以成就;所谓的“支”,则指依靠上面这些功德,菩提妙智可以显现出来,它是一种甚深的修行方便。
七觉支是一地菩萨的功德,但我们凡夫人也可以相似地具有。汉地智者大师说:“修此七觉,即得入道是也。”修持这七种觉支,未入道者可以入道。此处的“道”对凡夫而言,是指资粮道、加行道;对圣者而言,则是一地菩萨断除见惑而现前的见道。经庄严论》等大乘论典中,用了转轮圣王的七轮宝来对应一地菩萨这七种觉支:
念觉支喻为“轮王宝”,择法觉支喻为“大象宝”,精进觉支喻为“骏马宝”, 喜觉支喻为“神珠宝(摩尼宝)”,轻安觉支喻为“玉女宝”, 定觉支喻为“大臣宝”,舍觉支喻为“将军宝”。 大小乘均承认七觉支摄于无漏法,依靠这些法,不可能令你生起烦恼。
宣说别相与寂止相联甚深智慧瑜伽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略说:
当知无慧无禅定,无有禅定亦无慧,
何者定慧兼有之,轮回海成蹄迹水。
首先一定要有智慧,有了智慧以后,才有入定的机会。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禅定,同样也不会有真实的智慧。因为智慧是内心安住后才生起的,只有入于禅定,方可了达一切事物的真相。假如心都静不下来,则不可能生起通达一切的智慧。如果既具足通达万法为空性的智慧,又能在这种境界中安住,这才是定慧双运或定慧圆融,若能如此,无边轮回大海就会渐渐变成牛蹄迹的水洼,迟早都会干涸的。
《六祖坛经》也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智慧与禅定一味一体,禅定是智慧的本体,智慧是禅定的妙用,二者的关系犹如灯与灯光。佛在《法华经》中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陀所说的大乘境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但要得到的话,最主要的庄严是定慧双运,有了它,才能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这里,上师举了一个仙人的例子来说明若未以无我智慧来摄持,功夫再好、修行再高,早晚也会毁坏的道理。
释尊的赞叹文中说:“外道所谓的禅定境界,虽然暂时能压伏分别念,转生到天界中,可是终究会掉落下来,变成恶趣众生。而佛陀您以无我智慧摄持的禅定,究竟可以超离轮回。纵然是没有成就世间禅定的人,依靠无我智慧,也能获得超离世间的殊胜果位。”由此可见,定慧双运非常重要。萨绕哈尊者也说:“离开方便的空性不是正道,离开空性的方便也不是正道,何人具足这两者,则此人已得解脱道。”
广说)分二:一、宣说所净颠倒趋入实相之未授记见:二、宣说对治清净实相缘起之义。
巳一、宣说所净颠倒趋入实相之未授记见:
所谓十四无记法,世间日亲所言说,
于此等法莫思索,依之非令心寂灭。
《杂阿含经》第408经载: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一日以天耳遥闻众比丘在食堂讨论世间有常无常等十四个问题,便去往食堂教诫众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议论,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应讨论那能使人得到实益、趋向涅槃解脱的四圣谛。关于十四无记法,世间日亲(佛陀)郑重地说:“对于此等问题,可以了解一下,但没必要特别详细地探究。因为对智慧浅薄者而言,依此并不能得到符合真相的答案,这些法对他们不一定有利。” 对一般人而言,了知苦谛,断除集谛,以从生老病死中解脱,才是急需着力解决的迫切问题。就像身中毒箭者,赶紧找医生拔箭疗毒,才是当务之急。假如一直在研究毒箭是什么制成的、它从什么地方射来的……那没有等他弄清楚,可能已毒发身亡了。因此,佛陀在众生面前,尤其在外道、非法器者面前,倘若不会给他们带来利益,那么佛陀会闭口不言。这种方法,我们后学者也值得效仿,不要看见一个人,还不知道他是不是根器,就随便给他讲中观、密法、《上师心滴》。尽管我们不像佛陀有他心通,但也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观察,看对方与这样的佛法是否相应,这是很重要的。上师教导我们后学者也应尽量随学,别人问一些不该问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三缄其口、不用回答。
宣说对治清净实相缘起之义)分二:一、真实缘起;二、赞评彼之优点。
真实缘起:
无明生行行生识,由彼中生名与色,
由名色中生六处,从中生触能仁说。
触中生受彼生爱,由爱生取彼生有,
从有出生若有生,出忧病老求不得,
死与畏等剧苦蕴,生灭则令一切灭。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为十二缘起。若懂得十二缘起,就会明白在世俗中,不像顺世外道所说,人死如灯灭,死后什么都没有。众生乃至未得涅槃之间,以业力所牵,会在轮回中不断循环、漂泊。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里,把十二缘起归入最甚深的所量法藏之理中,若能通达此理,对世俗的缘起就会完全明白。从无明至老死之间,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牵连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无明灭了,那么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无明一灭掉,其他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最终可斩断轮回、脱离生死。这种修法非常重要,声闻缘觉以及大乘菩萨都是通过修持十二缘起,从而获得了觉悟。宗喀巴大师的《缘起赞》,主要是讲在这个世间中,唯有佛陀才能宣说这样的缘起法,其他任何一个智者,都没有能力揭示胜义中的空性缘起和世俗中的十二缘起。所以,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对十二缘起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定解。
赞评彼之优点:
此缘起乃佛语藏,弥足珍贵最甚深,
何者若能真见此,已睹真如佛法身。
十二缘起是佛陀四十几年说法中于浩如烟海的佛经里最精华、最珍贵的醍醐,恰似如意宝王一般。这些道理十分深奥,何人若通过闻思等途径完全明白了十二缘起的真义,并且始终不退转,那他已亲睹了如来智慧法身,或者说,他亲自见到了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释迦牟尼佛。
根登群佩大师圆寂之前,让弟子在他耳边念一遍《缘起赞》和《大圆满愿词》,听完之后就心满意足而示现圆寂了。
掌握十二缘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事业、家庭很重要,但这些只是你的迷乱显现,就好像你做梦时变成总经理,梦中的工作很重要,而你醒过来之后,原来的工作根本不存在。同样,我们世间的事情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解脱。想解脱就要通达胜义与世俗的真相,这对每个修行人来讲不可缺少。
通达十二缘起后,还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比如,遣除认为前世后世不存在的愚痴;断除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邪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对解脱具有向往之心;苏醒前世的种姓——往昔你曾于佛陀或圣者面前,听过空性和十二缘起法,可是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这个种子就像被放进箱子里,一直没有萌发,现在你把它播入地里,马上就可以让它苏醒。为什么有些人今生听到空性便开始痛哭?就是因为他苏醒了前世的种姓。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中也有很多大德,没有遇到善知识和佛法之前,他只是一般的俗人,后来依靠种种因缘,他的圣者种姓得以恢复、现前,很快时间就获得了圣果。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表面上看可能修行一般,但实际上,很多人以前依止过大乘佛法和诸佛菩萨,即生只需一点小小的因缘,马上就可以开悟,通达缘起真理。
宣说修道)分三:一、宣说道之本体八正道;二、宣说彼为道之理;三、教授彼道主要为见四谛之智慧。
宣说道之本体八正道:
正见正命与正勤,正念正定与正语,
正业正思八圣道,为获寂灭当修此。
这里讲修道的功德。所谓的修道,是从二地到十地末尾之间,因而此颂所诠释的八正道,是登地菩萨的境界。八正道中的“正见”,至少是二地菩萨以上才具有的功德,这对凡夫人而言望尘莫及,我们现在的正见、正业、正思、正语等,只是一些相似的功德罢了。
正见,正命,正勤,正定,正念,正语,正业,正思,此等即为八正道,是修道菩萨的功德。我们为了得到这八种功德,应该精勤努力地修行,这样才能获得如来的无上果位。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