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对象树(Object Tree)。
定义
组合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你可以使用它将对象组合成树状结构,并且能像使用独立对象一样使用它们。
前言
1. 问题
如果应用的核心模型能用树状结构表示,在应用中使用组合模式才有价值。
例如你有两类对象:产品和盒子。一个盒子中可以包含多个产品或者几个较小的盒子。这些小盒子中同样可以包含一些产品或者更小的盒子。
假设你希望在这些类的基础上开发一个订购系统。订单中可以包含无包装的简单产品,也可以包含装满产品的盒子。此时你会如何计算每张订单的总价格呢?
从上图可以看出,订单中可能包括各种产品,这些产品放置在盒子中,然后又被放入一层又一层更大的盒子总。整个结构看上去像是一棵倒过来的树。
2. 解决方案
组合模式建议使用一个通用结构来与「产品」和「盒子」进行交互,并且在该接口中声明一个计算总价的方法:
- 对于一个具体产品,该方法直接返回其价格
- 对于一个盒子,该方法遍历盒子中的所有项目,返回该盒子的总价格
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你无需了解构成树状结构的对象的具体类。你也无需了解对象是简单的产品还是复杂的盒子。你只需要调用通用接口以相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即可。当你调用该方法后,对象会将请求沿着树结构传递下去。
结构
- 组件(Component)接口描述了树中简单项目和复杂项目所共有的操作。
- 叶节点(Leaf)是树的基本结构,它不包含子项目。一般情况下,叶节点最终会完成大部分的实际工作,因为它们无法将工作指派给其他部分。
- 容器(Container)——又名“组合(Composite)”——是包含叶节点或其他容器等子项目的单位。容器不知道其子项目所属的具体类,它只通过通用的组件接口与其子项目交互。容器接收到请求后会将工作分配给自己的子项目,处理中间结果,然后将最终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 客户端(Client)通过组件接口与所有项目交互。因此, 客户端能以相同方式与树状结构中的简单或复杂项目交互。
适用场景
- 如果你需要实现树状对象结构,可以使用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为你提供了两种共享公共接口的基本元素类型:简单叶节点和复杂容器。容器中可以包含叶节点和其他容器。这使得你可以构建树状嵌套递归对象结构。
- 如果你希望客户端代码以相同方式处理简单和复杂元素,可 以使用该模式。
组合模式中定义的所有元素共用同一个接口。在这一接口的帮助下,客户端不必在意其所使用的对象的具体类。
实现方式
- 确保应用的核心模型能够以树状结构表示。尝试将其分解为简单元素和容器。记住,容器必须能够同时包含简单元素和其他容器。
- 声明组件接口及其一系列方法,这些方法对简单和复杂元素都有意义。
- 创建一个叶节点类表示简单元素。程序中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叶节点类。
- 创建一个容器类表示复杂元素。在该类中,创建一个数组成员变量来存储对于其子元素的引用。该数组必须能够同时保存叶节点和容器,因此请确保将其声明为组合接口类型。实现组件接口方法时,记住容器应该将大部分工作交给其子元素来完成。
- 最后,在容器中定义添加和删除子元素的方法。记住,这些操作可在组件接口中声明。这将会违反「接口隔离原则」,因为叶节点类中的这些方法为空。但是,这可以让客户端无差别地访问所有元素,即使是组成树状结构的元素。
优点
- 你可以利用多态和递归机制更方便地使用复杂树结构。
- 开闭原则。无需更改现有代码,你就可以在应用中添加新元素,使其成为对象树的一部分。
缺点
对于功能差异较大的类,提供公共接口或许会有困难。在特定情况下,你需要过度一般化组件接口,使其变得令人难以理解。
Component.hpp
#ifndef B842BDC6_FD59_41BB_ADCB_14F61135BC67
#define B842BDC6_FD59_41BB_ADCB_14F61135BC67
class Graphic{public:virtual void move2somewhere(int x, int y) = 0;virtual void draw() = 0;
};#endif /* B842BDC6_FD59_41BB_ADCB_14F61135BC67 */
Composite.hpp
#ifndef C9FCC670_FA18_4EA5_AEB1_3A11E300F917
#define C9FCC670_FA18_4EA5_AEB1_3A11E300F917#include <map>
#include "Component.hpp"// 组合类表示可能包含子项目的复杂组件。组合对象通常会将实际工作委派给子项目,然后“汇总”结果。
class CompoundGraphic : public Graphic {public:void add(int id, Graphic* child) {childred_[id] = (child);}void remove(int id) {childred_.erase(id);}void move2somewhere(int x, int y) override {for (auto iter = childred_.cbegin(); iter != childred_.cend(); iter++) {iter->second->move2somewhere(x, y);}}void draw() override {for (auto iter = childred_.cbegin(); iter != childred_.cend(); iter++) {iter->second->draw();}}private:// key是图表id, value是图表指针std::map<int, Graphic*> childred_;
};#endif /* C9FCC670_FA18_4EA5_AEB1_3A11E300F917 */
Leaf.hpp
#ifndef D829536F_1260_46D0_8D1A_F9809F1BCD83
#define D829536F_1260_46D0_8D1A_F9809F1BCD83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omponent.hpp"
class Dot : public Graphic {public:Dot(int x, int y) : x_(x), y_(y) {}void move2somewhere(int x, int y) override {x_ += x;y_ += y;return;}void draw() override {printf("在(%d,%d)处绘制点\n", x_, y_);return;}private:int x_;int y_;
};// 圆
class Circle : public Graphic {public:explicit Circle(int r, int x, int y) : radius_(r), x_(x), y_(y) {}void move2somewhere(int x, int y) override {x_ += x;y_ += y;return;}void draw() override {printf("以(%d,%d)为圆心绘制半径为%d的圆\n", x_, y_, radius_);}private:// 半径与圆心坐标int radius_;int x_;int y_;
};#endif /* D829536F_1260_46D0_8D1A_F9809F1BCD83 */
main.cpp
#include "Composite.hpp"
#include "Leaf.hpp"
int main() {// 组合图CompoundGraphic* all = new CompoundGraphic();// 添加子图Dot* dot1 = new Dot(1, 2);Circle *circle = new Circle(5, 2, 2);CompoundGraphic* child_graph = new CompoundGraphic();Dot* dot2 = new Dot(4, 7);Dot* dot3 = new Dot(3, 2);child_graph->add(0, dot2);child_graph->add(1, dot3);// 将所有图添加到组合图中all->add(0, dot1);all->add(1, circle);all->add(2, child_graph);// 绘制all->draw();delete all;delete dot1;delete dot2;delete dot3;delete circle;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