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实验
CMI
码型变换实验
一、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
并不是所有码字都能在信道中传输。
例如,
含有丰富直流和
低频成分的基带信号就不适宜在信道中传输,
因为它有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
同时,
一般
基带传输系统都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流中提取收定时信号,
而收定时信号却又依赖于传输的
码型,如果码型出现长时间的连“
0”
或连“
1
”符号,则基带信号可能会长时间的出现
0
电
位,
从而使收定时恢复系统难以保证收定时信号的准确性。
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还可能提出
其他要求,
因而对基带信号也存在各种可能的要求。
归纳起来,
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的主要
要求有两点:
1
、
对各种代码的要求,期望将原始信息符号编制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
2
、
对所选码型的电波波形要求,期望电波波形适宜于在信道中传输。
前一问题称为传输码型的选择;
后一问题称为基带脉冲的选择。
这是两个既有独立性又
有互相联系的问题,也是基带传输原理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
传输码
(传输码又称为线路码)
的结构将取决于实际信道特性和系统工作的条件。
在较
为复杂的基带传输系统中,传输码的结构应具有下列主要特性:
1
、
能从其相应的基带信号中获取定时信息;
2
、
相应的基带信号无直流成分和只有很小的低频成分;
3
、
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即能适应于信息源的变化;
4
、
尽可能地提高传输码型的传输效率;
5
、
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等等。
满足或部分满足以上特性的传输码型种类繁多,主要有:
CMI
码、
AMI
、
HDB3
等等,
下面将主要介绍
CMI
码。
根据
CCITT
建议,在程控数字交换机中
CMI
码一般作为
PCM
四次群数字中继接口的
码型。
在
CMI
码模块中,完成
CMI
的编码与解码功能。
CMI
编码规则见表
4.2.1
所示:
表
4.2.1 CMI
的编码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