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机器视觉的时间也不断了,但我做的几乎都是软件部分,一直以来对相机与镜头选型都没有过多的接触,最近抽空重新进行学习。
凸透镜的成像公式是 1/u+1/v=1/f 其中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物距就是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是像到平面镜(或透镜的光心)之间的距离。
对焦即是改变镜头光心与底片ccd(或cmos)的距离,实现图像清晰地显示出来,变焦利用凹透镜與凸透镜的叠加,通过调整相互的距离改变焦距。两者很容易弄混,同样都是改变距离,但对焦是改变整个镜片组与底片的距离,而变焦是改变镜片组里面每个独立镜片之间的距离。(这两个定义之前经常搞混)
光圈是照相机上用来控制镜头孔径大小的部件,以控制景深、镜头成像质素、以及和快门协同控制进光量。有时也表示光圈值的概念。表达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不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光圈口径。 光圈对照片的影响:光圈值f越大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
景深是指相机对焦点前后相对清晰的成像范围。在光学中,尤其是录影或是摄影,是一个描述在空间中,可以清楚成像的距离范围。虽然透镜只能够将光聚到某一固定的距离,远离此点则会逐渐模糊,但是在某一段特定的距离内,影像模糊的程度是肉眼无法察觉的,这段距离称之为景深。当焦点设在超焦距处时,景深会从超焦距的一半延伸到无限远,对一个固定的光圈值来说,这是最大的景深。 景深通常由物距、镜头焦距,以及镜头的光圈值所决定(相对于焦距的光圈大小)。增加光圈值(缩小光圈)则会增加景深;减小光圈值(增大光圈)则会减少景深。
在一个小视野的工作环境,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景深浅,在工业检测中自然不希望存在因为景深而导致出现图像模糊的现象,当然第一部大家都会选择更小的光圈,但除了调整光圈增大景深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小视野的拍摄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长焦镜头远距离对物体进行拍摄,另一种就是缩短与物体的距离,用微距镜头进行拍摄,两者都不可避免出现景深变浅。在一般的工业场景,确定视野范围是镜头选型的首要步骤,也即是确定了放大倍率,结合1/u+1/v=1/f ,B=u/v 可以得出当放大倍率确定时,焦距与物距是正比例关系。带入景深公式,进行参数的替代,发现在倍率一定时,焦距越小,景深越大(此处在草稿纸运算推出)。而对比两种实现小视野的方法,明显微距的方案景深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