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news/2024/12/29 1:38:10/

一、硬盘原理之硬盘的组成   
     硬盘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是我们电脑储存数据和信息

的大仓库。一般说来,无论哪种硬盘,都是由盘片、磁头、盘片主轴、

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份组成。  

                   
   
1 硬盘组成图  
     所有的盘片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轴上,这个轴即盘片主轴。

而所有盘片之间是绝对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

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连在一个

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

动作,而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到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

这样磁头就能对盘片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2 盘片组成图  
     由于硬盘是高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必须完全密封。  
     二、硬盘原理之硬盘的工作原理   
     硬盘在逻辑上被划分为磁道、柱面以及扇区。  

 
   
图3 磁道、柱面以及扇区  
     硬盘的每个盘片的每个面都有一个读写磁头,磁盘盘面区域的划分如图所示。  

 
   
图4 磁盘盘面区域的划分  
     磁头靠近主轴接触的表面,即线速度最小的地方,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它不存放任何数据,称为启停区或着陆区(Landing Zone),启停区外就是数据区。在最外圈,离主轴最远的地方是“0”磁道,硬盘数据的存放就是从最外圈开始的。那么,磁头是如何找

“0”磁道的位置的呢?在硬盘中还有一个叫“0”磁道检测器的构件,

它是用来完成硬盘的初始定位。“0”磁道是如此的重要,以致很多硬盘仅仅

因为“0”磁道损坏就报废,这是非常可惜的。  
     早期的硬盘在每次关机之前需要运行一个被称为Parking的程序,

其作用是让磁头回到启停区。现代硬盘在设计上已摒弃了这个虽不复杂却很

让人不愉快的小缺陷。硬盘不工作时,磁头停留在启停区,当需要从硬盘

读写数据时,磁盘开始旋转。旋转速度达到额定的高速时,磁头就会因盘

片旋转产生的气流而抬起,这时磁头才向盘片存放数据的区域移动。  
     盘片旋转产生的气流相当强,足以使磁头托起,并与盘面保持一个微小的距离。

这个距离越小,磁头读写数据的灵敏度就越高,当然对硬盘各部件的要求

也越 高。早期设计的磁盘驱动 器使磁头保持在盘面上方几微米处飞行。

稍后一些设计使磁头在盘面上的飞行高度降到约0.1μm~0.5μm,

现在的水平已经达到 0.005μm~0.01μm,这只是人类头发直径的千分之一。  
     气流既能使磁头脱离开盘面,又能使它保持在离盘面足够近的地方,

非常紧密地跟随着磁盘表面呈起伏运动,使磁头飞行处于严格受控状态。

磁头必须飞行在盘面上方,而不是接触盘面,这种位置可避免擦伤磁性涂层,

而更重要的是不让磁性涂层损伤磁头。  
     但是,磁头也不能离盘面太远,否则,就不能使盘面达到足够强的磁化,

难以读出盘上的磁化翻转(磁极转换形式,是磁盘上实际记录数据的方式)。  

 
  
5 磁片原理  
     硬盘 驱动 器磁头的飞行悬浮高度低、速度快,一旦有小的尘埃进入硬盘密封腔内

,或者一旦磁头与盘体发生碰撞,就可能造成数据丢失,形成坏块,

甚至造成 磁头和盘体的损坏。所以,硬盘系统的密封一定要可靠,

在非专业条件下绝对不能开启硬盘密封腔,否则,灰尘进入后会加速硬盘的损坏。  
     另外,硬盘驱动器磁头的 寻道伺服电机多采用音圈式旋转或直线运动步进电机,

在伺服跟踪的调节下精确地跟踪盘片的磁道,所以,硬盘工作时不要有

冲击碰撞,搬动时要小心轻放。  
     这种硬盘就是采用温彻斯特(
Winchester)技术制造的硬盘,

所以也被称为温盘,目前绝大多数硬盘都采用此技术。  

三、硬盘原理之盘面、磁道、柱面和扇区    
      硬盘的读写是和扇区有着紧密关系的。在说扇区和读写原理之前先说一下和扇区相关的 盘面 磁道 、和 柱面   
1.盘面   platter 
硬盘的盘片一般用铝合金材料做基片,高速硬盘也可能用玻璃做基片。硬盘的每一个盘片都有两个盘面(Side),即上、下盘面,一般每个盘面都会利用,都可以存储数据,成为有效盘片,也有极个别的硬盘盘面数为单数。每一个这样的有效盘面都有一个盘面号,按顺序从上至下从“0”开始依次编号。在硬盘系统中,盘面号又叫磁头号,因为每一个有效盘面都有一个对应的读写磁头。硬盘的盘片组在2~14片不等,通常有2~3个盘片,故盘面号(磁头号)为0~3或 0~5。  
2.磁道  
磁盘在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 Track)。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顺序编号。硬盘的每一个盘面有300~1 024个磁道,新式大容量硬盘每面的磁道数更多。信息以脉冲串的形式记录在这些轨迹中,这些同心圆不是连续记录数据,而是被划分成一段段的圆弧,这些圆弧的角速度一样。由于径向长度不一样。  
所以,线速度也不一样,外圈的线速度较内圈的线速度大,即同样的转速下,外圈在同样时间段里,划过的圆弧长度要比内圈划过的圆弧长度大。每段圆弧叫做一个扇区,扇区从“1”开始编号,每个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入。一个标准的3。5寸硬盘盘面通常有几百到几千条磁道。磁道是“看”不见的,只是盘面上以特殊形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在磁盘格式化时就已规划完毕。  
3.柱面  
所有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一个圆柱,通常称做柱面(Cylinder),每个圆柱上的磁头由上而下从“0”开始编号。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即磁头读/写数据时首先在同一柱面内从“0”磁头开始进行操作,依次向下在同一柱面的不同盘面即磁头上进行操作,只在同一柱面所有的磁头全部读/写完毕后磁头才转移到下一柱面,因为选取磁头只需通过电子切换即可,而选取柱面则必须通过机械切换。  
电子切换相当快,比在机械上磁头向邻近磁道移动快得多,所以,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而不按盘面进行。也就是说,一个磁道写满数据后,就在同一柱面的下一个盘面来写,一个柱面写满后,才移到下一个扇区开始写数据。读数据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这样就提高了硬盘的读/写效率。  
一块硬盘驱动器的圆柱数(或每个盘面的磁道数)既取决于每条磁道的宽窄(同样,也与磁头的大小有关),也取决于定位机构所决定的磁道间步距的大小。  
4.扇区  
操作系统以扇区(Sector)形式将信息存储在硬盘上,每个扇区包括512个字节的数据和一些其他信息。一个扇区有两个主要部分:存储数据地点的标识符和存储数据的数据段。  

  
图6 扇区工作原理  
扇区的第一个主要部分是标识符。标识符,就是扇区头标,包括组成扇区三维地址的三个数字:扇区所在的磁头(或盘面)、磁道(或柱面号)以及扇区在磁道上的位置即扇区号。头标中还包括一个字段,其中有显示扇区是否能可靠存储数据,或者是否已发现某个故障因而不宜使用的标记。有些硬盘控制器在扇区头标中还记录有指示字,可在原扇区出错时指引磁盘转到替换扇区或磁道。最后,扇区头标以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作为结束,以供控制器检验扇区头标的读出情况,确保准确无误。  
扇区的第二个主要部分是存储数据的数据段,可分为数据和保护数据的纠错码(ECC)。在初始准备期间,计算机用512个虚拟信息字节(实际数据的存放地)和与这些虚拟信息字节相应的ECC数字填入这个部分。  
四、硬盘原理之硬盘的读写原理   
系统将文件存储到磁盘上时,按柱面、磁头、扇区的方式进行,即最先是第1磁道的第一磁头下(也就是第1盘面的第一磁道)的所有扇区,然后,是同一柱面的下一磁头,……,一个柱面存储满后就推进到下一个柱面,直到把文件内容全部写入磁盘。  
系统也以相同的顺序读出数据。读出数据时通过告诉磁盘控制器要读出扇区所在的柱面号、磁头号和扇区号(物理地址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磁盘控制器则直接使磁头部件步进到相应的柱面,选通相应的磁头,等待要求的扇区移动到磁头下。  
扇区到来时,磁盘控制器读出每个扇区的头标,把这些头标中的地址信息与期待检出的磁头和柱面号做比较(即寻道),然后,寻找要求的扇区号。待磁盘控制器找到该扇区头标时,根据其任务是写扇区还是读扇区,来决定是转换写电路,还是读出数据和尾部记录。  
找到扇区后,磁盘控制器必须在继续寻找下一个扇区之前对该扇区的信息进行后处理。如果是读数据,控制器计算此数据的ECC码,然后,把ECC码与已记录的ECC码相比较。如果是写数据,控制器计算出此数据的ECC码,与数据一起存储。在控制器对此扇区中的数据进行必要处理期间,磁盘继续旋转。  
五、硬盘原理之磁盘碎片的产生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先用一张ACS II码图来解释为什么会产生磁盘碎片。  

 
图7 ASCII图  
上面的ASCII图表示磁盘文件系统,由于目前上面没有任何数据文件,所以我把他表示成0。  
在图的最上侧和左侧各有a-z 26个字母,这是用来定位每个数据字节的具体位置,如第1行1列是aa,26行26列是zz。  
我们创建一个新文件,理所当然的,我们的文件系统就产生了变化,现在是  

图8 ASCII图  
如图所示:”内容表”(TOC)占据了前四行,在TOC里存贮着每件文件在系统里所在的位置。  
在上图,TOC包括了一个名字叫hello.txt的文件,其具体内容是”Hello, world”,在系统里的位置是ae到le。  
接下来再新建一个文件  

 
图9 ASCII图  
如图,我们新建的文件bye。txt紧贴着第一个文件hello.txt。  
其实这是最理想的系统结构,如果你将你的文件都按照上图所表示的那样一个挨着一个,紧紧的贴放在一起的话,那么读取他们将会非常的容易和迅速,这是因为在硬盘里动得最慢的(相对来说)就是传动手臂,少位移一些,读取文件数据的时间就会快一些。  
然而恰恰这就是问题的所在。现在我想在”Hello, World”后加上些感叹号来表达我强烈的感情,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样的系统上,文件所在的行就没有地方让我放这些感叹号了,因为bye.txt占据了剩下的位置。  

http://www.ixpub.net/thread-2731481-1-1.html

 现在有两个方法可以选择,但是没有一个是完美的   

     1. 我们从原位置删除 文件,重新建个文件重新写上 ”Hello, World!!” 这就无意中延长了文件系统的读和写的时间。   
     2. 打碎文件,就是在别的空的地方写上感叹号,也就是 身首异处 ”– 这个点子不错,速度很快,而且方便,但是,这就同时意味着大大的减慢了读取下一个新文件的时间。   
如果你对上面的文字没概念,上图  

  
图10 ASCII图  
这里所说的方法二就像是我们的windows系统的存储方式,每个文件都是紧挨着的,但如果其中某个文件要更改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数据将会被放在磁盘其他的空余的地方。  
如果这个文件被删除了,那么就会在系统中留下空格,久而久之,我们的文件系统就会变得支离破碎,碎片就是这么产生的。  
试着简单点,讲给mm听的硬盘原理之读写原理简化版   

  
图11 硬盘原理简化图  
硬盘的结构就不多说了,我们平常电脑的数据都是存在磁道上的,大致上和光盘差不多。读取都是靠磁头来进行。  

   
图12 硬盘原理简化图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数据资料都是以信息的方式存储在盘面的扇区的磁道上,硬盘读取是由摇臂控制磁头从盘面的外侧向内侧进行读写的。所以外侧的数据读取速度会比内侧的数据快很多。  

 
图13 破碎的磁盘  
其实我们的文件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破碎的,在文件没有破碎的时候,摇臂只需要寻找1次磁道并由磁头进行读取,只需要1次就可以成功读取;但是如果文件破碎成11处,那么摇臂要来回寻找11次磁道磁头进行11次读取才能完整的读取这个文件,读取时间相对没有破碎的时候就变得冗长。  

 



http://www.ppmy.cn/news/534935.html

相关文章

硬件(磁盘):机械硬盘内部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详解

从理解磁盘IO开始 主轴让磁盘盘片转动,然后传动手臂可伸展让读取头在盘片上进行读写操作。每个盘片有两面,都可记录信息,所以一张盘片对应着两个磁头。 磁盘物理结构如下图: 硬盘的外部物理结构 一般硬盘正面贴有产品标签,主要…

硬盘的种类及运行原理

硬盘的种类可分为: 1、固态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储存; 2、机械硬盘(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储存; 3、混合硬盘(HHD),是把磁性硬盘和闪…

磁盘存储原理

最近学习linux内核源码,读到操作系统boot引导相关内容时,对于磁盘相关原理介绍引起我的兴趣。阅读相关资料后,对磁盘工作原理做一个总结,参考资料为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CSAPP)。 磁盘是广泛应用的数据存储设备&#x…

[硬件] 简单介绍磁盘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前言 最近学习DOS下的汇编语言用到了很多与硬件相关的指令,比如上一期写的int 13h(直接磁盘服务),其中接口参数中就有驱动器号,磁头,磁道,扇区的概念&am…

硬盘技术原理

**传统硬盘** 所有机械硬盘的原理相同。盘片被磁性材料覆盖,盘片上的磁性粒子被极化以表示一个二进制信息单元(或比特)。使用磁性材料来存储数据历史很久了,这种方式相对便宜,因此相对于其它存储技术而言,这…

磁盘的原理

磁盘的产生 增将圆形的磁性盘片装在一个方的密封盒子里 有了磁盘之后,人们使用计算机就方便多了,不但可以把数据处理结果存放在磁盘中,还可以把很多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数据存储到磁盘中,这样这些数据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

centos7镜像下载地址

centos-7-isos-x86_64安装包下载_开源镜像站-阿里云

l.sum().backward()梯度反向传播时为何要加.sum()函数

.sum()函数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用来求和,一个是用来降维。而在这里是用到了降维的作用。 Pytorch进行梯度的计算,只能对标量进行梯度计算,例如 y x 2 x 1 y x^2 x 1 yx2x1这是一个标量,是能够进行梯度计算的&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