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 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
-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
- 我们构建了我们的社会现实
- 我们总是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想要解释行为,对其归因,以使其变得秩序井然,具有可预见性,使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 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观察时总是带着信念与价值观的有色眼镜。
- 社会直觉通常强大但有时也危险
- 思维更多情况是在我们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思维、记忆和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作的:一个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另一个无意识的、自动的。
- 在多数情景中,"快捷省力"的直觉型判断方式足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是另一些情景中,当准确性变得很重要时——正如我们担心某件事,合理使用我们的资源时——我们最好用批判性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
- 社会影响塑造行为:外部的社会力量塑造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 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所说所想都在向他人学习。我们渴望彼此之间建立关联,渴望归属感,渴望得到他人的好评。
- 我们的文化有助于定义我们的语境:
- 你喜欢苗条还是丰满的身材,取决于你生活的地方和生活的年代
- 你把社会公正定义为平等(所有人的所得应相同)还是公平(多劳多得),取决于你的社会意识形态倾向。
- 你是侃侃而谈还是沉默寡言,不修边幅还是一板一眼,部分源于你的文化和种族
- 你是更关注自己——个人需要、愿望和道德,还是更关注你的家庭、宗教和公共团体,这取决于你受现代西方个人主义影响的态度。
- 个人态度和性格倾向塑造行为:内在的影响力也很重要,我们并非被动的墙头草。
- 内在态度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政治态度左右我们的投票行为。
- 性格倾向也会影响行为。面对同样的情景,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当因政治问题而被监禁数年而重获自由时,有人满腹怨恨,有人一笑泯恩仇。
- 社会行为有其生物性基础
- 人类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产物。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共同造就了我们。
- 我们遗传而来的天性会促使我们做出那些曾经有助于我们祖先繁衍生息的行为。
- 如果每一个心理时间(思想、情感、行为)都同样伴有一个生理反应,那么我们就可以探究社会行为背后的神经生物基础。
- 社会心理学可以点亮你的生活,让那些指引你所思所想的微秒力量暴露在眼前。我们还会看到,它帮助我们直到如何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赢得朋友,如何影响他人,如何化干戈为玉帛。
- 科学并非简单地对自然加以描述和解释,它是自然与我们的自我之间互相影响的产物;它对自然的描述基于我们向自然提问的方式。——海森堡
- 现在科学家和哲学家已经达成了共识:科学并非全然客观的。科学家并非仅仅是阅读自然这本书。更确切地说,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心理分类来解释自然。同样,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也是通过自己的先入之见来观察这个世界。
指导我们行为的不是客观的社会现实,而是我们构建的社会现实。 - 价值观会影响我们对最好的生活方式的看法。心理咨询方面的意见同样反映了咨询师的个人价值观。
- 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似乎显而易见的结论,因此它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实验表明,只有在事实揭晓之后结果才显得"显而易见"。这种后见之明偏差(我早就知道了现象)常导致人们过高评价自己的判断与预测。
第二章 社会中的自我
- 焦点效应:过分高估他人显眼的行为和外表。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 透明度错觉: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明显。
- 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交往是双向的。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回忆,也会影响对其他人的反应。而他人也有利于我们进行自我塑造
自我概念:我是谁
- 自我图式:自我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定义自我的那些特殊信念。我们的自我图式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比如身体强壮、聪明等。
- 可能自我:我们可能会成为什么样子,包括梦想成为的样子,比如富有、苗条等;也包括害怕成为的样子,比如失业,没有人爱。
-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和行为。当我们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我们可以很好的回忆它(自我参照效应)。自我概念包括两个因素:(1)指导我们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2)我们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自我
- 社会自我的影响
- 我们扮演的角色:
- 社会比较:我们周围的人会帮我们建立富有或贫穷、聪明或愚蠢的标准:我们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并思考自己为何不同。
- 其他人的评价:当别人认为我们很好时,我们也会认为自己不错。如果我们称赞某个小孩很有才华、刻苦学习或者乐于助人,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把这些观点融入其自我概念和行为中去。
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想象中他们如何评价我们。
- 如果生长在西方文化下,别人会告诉你,你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所做的决策、购买的商品、甚至刺青和身体穿孔来"表现自己"。当被问及语言的作用时,美国学生更可能提及它的自我表达功能;而韩国学生却注重语言如何促进与他人的交流。美国学生也会更倾向于把它们的选择视作表现自己的方式,并且会更加积极的评价自己的选择。
- 与个人文化不同,在相互依赖的文化中,社会生活的目标不是提升自我或独立做出选择,而是协调并支持所处的群体。
- 文化也会塑造自我。某些人,特别是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里,假定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还有一些人,主要存在于亚洲和第三世界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自我。这些不同观念有助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的自尊更多的是个人的而不是关系的。在集体主义中,高兴伴随积极的社会交往而来——亲密感、友好和尊敬。在个人主义文化中,高兴通常伴随着解脱的情绪——效能感、出众和骄傲。
- 当一种感觉存在的时候,他们感觉它好像永远不会走;当它消失以后,他们感到它好像从未有过;当它回来时,他们感觉好像它从未消失。
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
。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当观察者也无法发现我们行为的有力影响作用时,我们也会忽视它。这些控制我们行为的内部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我们也往往会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会低估心理免疫系统的力量,并且因此倾向于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自尊的实质及其动机力量
-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自我概念由很多因素所决定,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做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 自尊动机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 尽管一般来讲高自尊优于低自尊,但是研究者发现,很多社会破坏者的自尊都高于平均水平。一个高自尊的人如果遭到社会的排斥而感到威胁或沮丧时,他就具有潜在的攻击性。
自我控制
- 努力做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注意力。
尽管自我的力量可以暂时被耗尽,但自我概念确实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在接受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后,如果你想象自己通过努力工作而获得成功,那么你在任务中的表现胜过那些想象自己是失败者的人。多想象一些积极的可能性,会让你更有可能制定和实施一个成功的策略。
- 自我效能:我们感觉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
-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儿童和成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他们还生活健康,并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 自我效能感会随着辛苦付出换来的成就而增强。
如果你相信你有能力做一些事,这就是自我效能。如果你由衷的喜欢你自己,这就是自尊。
自我控制:相信自己的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而不是环境控制的。这会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成绩,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心理更健康。
- 研究表明,促进个人控制可以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
- 自我决定
- 那些认为自己由自主选择权的人们,生活有更强的满足感。在人们拥有更多自由的国家里,感到满足的公民也更多。
- 习得性无助:当动物或者人经历无法控制的不利事件时,他们习得了无助和被动。
- 抑郁或者压抑的人变得被动,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作用。抑郁的人丧失了意志,被动顺从,甚至死气沉沉。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自我控制"肌肉"来获益。学会在某一生活领域如何发挥意志力时,也就更容易抵制其他领域的诱惑力。
- 无法控制的不利事件—>知觉到缺乏控制—>习得性无助
- 为人们提供较小的选择范围可能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认为,个人主义的现代文化存在"过度的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临床抑郁症的增多。过多的选择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
- 更多的选择可能会带来信息超载,也带来了更多后悔的机会。
- 成功推动了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的增长。
- 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
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服务归因: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
- 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避开对自我的影响,依次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 我们普遍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行为的了解多于对别人行为的了解,于是我们假设其他人的行为将不会比我们更极端。
- 与"多数人可能都遭受低自尊和自卑感的折磨"的假设相反,研究者们发现多数人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差。在实验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发现,人们总是在失败的时候怨天尤人,而在成功时安享荣誉。
- 我们在一些主观性和盲目赞许性的特征和能力方面,往往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要好。
- 过分相信自己,使我们显现出对未来的盲目乐观。
- 盲目乐观会让我们更加脆弱,由于相信自己总是能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
- 那些高估自己学习能力的大学新生经常会体验到自尊心和幸福感受挫的痛苦,而且更有可能退学。
尽管目标高远有利于成功,但是把目标定得太高的人会感到十分失望和抑郁,它们最终要学会使自己的目标更符合现实。
- 乐观主义确实比悲观主义更能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幸福感。作为天生的乐天派,大多数人相信自己在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幸福——这种信念有助于营造当前的快乐心态。
- 少量的现实主义可以使我们从盲目乐观的危险中拯救出来。会预见问题的发生并促使自己进行有效的应对。
- 我们高估自己的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虚假独立性)。
- 这一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动机,这一动机有利于我们抵制抑郁,但却会引起错误评价和群体冲突。
虚假普遍性效应: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或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 如果我们做错事或者在任务中失败,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些失误是正常的,以让自己安心。当某个人对别人说谎之后,他便开始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
- 虚假普遍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归纳性结论只是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而这个样本显然还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 虚假独立性效应: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超乎寻常的,以完善自己的自我形象。
- 自我服务偏差可以让我们尽情享受生活中发现美好事情,这点是可取的。但是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自我服务偏差会产生适应不良的影响,导致我们责备他人,或者因应得的东西没有得到而有受骗的感觉。
- 当发生好事时,相比于低自尊的人而言,高自尊的人往往更能尽情享受并保持良好的感觉。
- 不抑郁的人通常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差。不抑郁的人将他们的失败归于试验任务或者觉得它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而抑郁者的自我评价及其对其他人如何看待他们的评价都没有表现出夸大。
- 自我服务偏差也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
- 对自我的积极信念会激发我们去努力(自我实现预言),并在困境中保持希望。
- 英俊的人觉得自己丑陋,聪明人觉得自己傻,这并非谦虚。虚伪的谦逊其实是为了掩饰个体认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的想法(大多数人在认为自己不比一般人更优秀的时候,反倒在心里庆幸自己更加优秀!)。
真正的谦卑,与其说是虚伪的谦逊,而更像是不太在意自己。它一方面让自己为自己的专长而欣喜,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认可他人的专长。
悲观主义的思维和乐观主义的思维都具有力量。记住这句格言:学业上的成就既需要足够的乐观精神以支撑希望,同时也需要足够的悲观心态以激发关注。
- 别人的过错在我们眼前,而我们自己的过错却在背后。——塞涅卡
- 虚伪的谦逊是在假装渺小。真正的谦逊会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伟大的事业面前。
自我表露的管理
- 自我位于我们社会世界的中心,自尊和自我效能确实带来一些益处,而自我服务偏差会影响自我评价。
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 自我妨碍有利于我们把失败归于一些暂时的或外在因素(“我身体难受”;“我昨晚熬得太晚了”),而非自己的天赋或能力的匮乏,从而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和公众形象。
- 例如
- 给对手提供一些有利条件。给失败找理由
- 在那些关系到自我形象的困难任务中并不尽全力。
- 自我表露(自我表现)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 在熟悉的环境里,自我表露并不需要意识参与就能发生。而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例如我们想给宴会上的某个人留下印象或是在和异性聊天时,我们都能确切地意识到我们正在为自己营造印象,所以就不会像和熟识的老朋友在一起时那样谦逊了。
- 自我服务偏差、虚伪的谦逊和自我妨碍都揭示出个体十分在意自我形象。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始终在管理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无论我们是引人注意、胁迫他人还是表现出无助的样子,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总是在向周围的观众表演。我们渴望被社会接纳,这种渴望如此强烈,甚至可能让我们不惜伤害自己。
- 自我监控:对某些人而言,有意识地自我表露也许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断地监控自己的行为,注意他人的反应,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以获得社会赞许。
- 高自我监控的人(我倾向于成为人们希望的样子)表现得像社会中的变色龙——他们不断根据周围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和环境合拍,他们很可能会支持一些其实他们并不想赞成的观点。由于总是意识到他人存在,所以他们很少会依据自己的态度而行动。
- 低自我监控的人很少关心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们更多地受其内在的指引,从而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感觉和信念来说话做事。他们可能是粗野迟钝不敏感的。
- 自我效能可以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也不要轻言放弃,即使一开始就失败也要坚持下去,全力奋斗而不要因为怀疑自己而过于分心。高自尊也具有类似的适当性意义。当我们相信自己的美好未来时,我们就不容易沉沦,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成功。积极的思考和坚强的尝试是重要的。但如果你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或你因为自恋而疏远他人,请不要那么自信了。
-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服务偏差:任何一个单独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为世界是复杂的。任何一个真理如果脱离了和它互补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
第三章 社会信念和判断
社会世界的感知
- 我们并非如实地对现实进行反应,而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构建做出反应。
我们的记忆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结的网络,而启动就是唤醒或者激活其中的某些特定联结。
- 启动一个念头(即使个体对此无意识)可以影响个体的另一个念头,甚至是行为。
- 沮丧情绪可以启动负性联结。而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则会突然觉得自己的过去更有意义,前途更加光明。
- 我们对许多社会信息的加工是自动的。它是无目的的,不为肉眼所见,而且发生在我们意识之外。
- 身体的感觉也会启动我们的社会判断。当手捧热饮时,人们更可能评价别人更热情,自己也会表现慷慨。与受到热情款待的参与者相比,遭到冷遇的参与者会觉得实验室更冷。身体的温度会强化社会温度,社会排斥则会让人感觉寒冷。
- 我们的先入之见会强烈地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在许多被称为启动的现象中,人们事前的判断会强烈影响他们知觉和解释信息的方式。
信念固着这种现象是指,人们执着于自己先前所持有的信念以及这种认可这一信念的原因,甚至在这种信念的基础被否定时仍是如此。
- 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可能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
- 纠正信念固着的唯一方法是:解释相反的观点
- 我们的记忆系统并不是一个可以储藏过去的事实的地方。我们的记忆,事实上是在我们进行回忆时重构的,它受到所持态度的严重影响,并通过当前情感进行检索。
- 一旦你形成了某种信念,它就会影响你对其他所有相关信息的知觉。一旦你将某个国家视为敌人,你就倾向于将其模棱两可的行为诠释为表示敌意。
社会世界的判断
- 我们在自动、有效和直觉思维方面拥有很强的能力。我们的认知效率尽管在通常情况下适应良好,但偶尔也会以出错为代价。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进入我们头脑的错误,所以对我们形成和维护错误观念的途径进行鉴别这件事就显得非常实用了。
-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日常生活并不取决于清醒的意图和深思熟虑的选择,而是受内心心理过程的控制,它通过加工环境特征而起作用,并且不受意识和指导的控制。
- 首先,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判断。这种过度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人们更有可能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信念的信息。
- 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
- 别人眼中的我们比我们自己眼中的自己要更加接近客观现实。
- 规划谬误:今天你有多少空闲时间?我们总是乐观的估计自己完成任务的进度,因此错误的估计了自己拥有的闲暇时间。
- 验证性偏差:对于我们坚持的信念(可能错误),与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信念相比,我们更愿意寻找证实它们。
- 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即便当人们看起来十分确信自己正确的时候,他们也可能是错的
对过度自信的矫正:
即时反馈
为了降低"规划谬误"的过度自信,可以分解任务,并分别估算时间
让人们设想自己的判断可能出错的原因:迫使他们去考虑无法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
-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该低估人们的自信或摧毁他们的果断性。在那些需要人们表现出智慧的时刻,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无法毫不犹豫地说出或做出坚定的决定。虽然过度自信会让我们付出代价,但基于现实的自信是有适应意义的。
- 其次,当别人给我们提供很有说服力的逸闻,甚至毫无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经常会忽视有用的基准信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忆起生动的信息(易得式启发判断)。
- 我们有时需要在十分有限而宝贵的时间内同时加工众多信息,所以我们的认知系统是快速而简单的,它形成了专门化的心理捷径。
- 代表性启发判断:对于某人或某事物是否属于某个类属的快速判断。但可能忽视其他重要信息做出错误判断
- 易得性启发判断:我们越容易回想起某个东西,那个东西就越可能是真的(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快速判断)
- 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他们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的过程则是非常迅速的。
- 鲜活、容易记忆的事件(因而具有知觉易得性)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感知。这样的结果就是"概率性忽视",它会导致人们对错误的对象产生恐惧,比如,比起抽烟、开车或者气候变化,人们更害怕坐飞机或者恐怖主义
- 第三,我们经常在相关错觉和个人控制之间摇摆。在不存在相关的地方知觉到相关(错误相关)和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并控制随机事件(控制错觉)是那么诱人。
- 反事实思维:易于想象(认知上的易得性)的事件会影响我们对负罪、遗憾、挫败和宽慰的体验。假如我们队以一分之差输掉(赢得)了一场比赛,我们可以很容易想象出这场比赛的另一种结果,因此我们会感到遗憾(宽慰)。
- 绝大多数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少。
- 当我们期待发现某种重要的联系时,我们很容易会将各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从而知觉到一种错误相关。
- 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有联系的倾向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控制错觉——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我们的影响。
- 我们都喜欢控制感,因此,当觉得控制感丧失时,我们会设法创造某种预测感
- 趋均数回归:测试分数会在均值上下波动
- 当事情处于最低谷时,我们尝试任何行为,而无论我们尝试什么——去看心理治疗师,开始一个新的节食和锻炼计划,阅读一本自助书——都有可能带来改善而非进一步恶化。
- 反事实思维:易于想象(认知上的易得性)的事件会影响我们对负罪、遗憾、挫败和宽慰的体验。假如我们队以一分之差输掉(赢得)了一场比赛,我们可以很容易想象出这场比赛的另一种结果,因此我们会感到遗憾(宽慰)。
最后,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和坏的情绪会激发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经历的回忆。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 社会判断既包括有效但也容易出错的信息加工过程,也包括我们的感受: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 情绪会渗入到我们的思维中。在愉悦情绪的感染下,世界显得更友好,做决定似乎也更简单,人们也更容易回忆起好消息。然而如果心情阴郁低落,思维会转向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轨道,这时坏心情会启动我们对消极事件的记忆,我们的人际关系看似变质了,我们的自我意象骤然下降,我们觉得未来暗淡无光,他人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包含了更多的恶意。
社会世界的解释
- 基于我们的解释,我们会把某个人的示好行为解释成真心实意的友好或者虚情假意的逢迎。
- 归因理论包括我们怎样解释行为。错误的归因是指,将某一行为的发生归结于错误的方面,这种错误归因是性骚扰产生的重要原因,因为那些有权利的人(特别是男人)容易将他人善意的行为理解为性暗示
-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存在一种偏见:我们通常忽略情景所起的重要作用。
- 通常我们都会做出合乎情理的归因,然而,再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却常犯基本归因错误(对应偏见)。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的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他们是很显著的。如果一个气球的运动是由我们看不见的风推动所造成的,我们不认为它是有内在动力的。但人不是无生命的物体,因此当一个人在活动时,我们通常轻视环境的作用作用而集中考虑内在的动力。我们会犯这种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我们观察某个人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景上,这个时候情景就是可见的了,因此我们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社会期望的影响
- 自我实现的预言: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
- 我们的信念有时会产生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对别人的信念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但是对研究者偏见和教师期望的研究显示,认为某些人的能力超常(或能力不足)的错误信念会引导教师和研究者给予那些人特别的关照。这可能会引发他们做出更出色(或平庸)的表现,并且因此看起来似乎会确认一个实际上错误的假定。
- 与此相类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获得对自己期望的行为验证。告诉自己即将与之见面的某个人是聪明有吸引力的,那么最后我们对这个人所留下的印象很可能是那些聪明和有吸引力的东西。
- 对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研究揭示出:我们是怎样形成和维持信念的,这些信念通常对我们有益。但有时会令我们误入歧途。所以能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社会心理学既关注社会思维的优势,又看到其不足。
第四章 态度和行为
- 一个人的态度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人或事物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性反应,它通常根植于个体的信念,表现于个体的感受或者行为倾向中。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 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
- 我们所表露出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1)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2)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比如对投票的研究)紧密相关,(3)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以某一件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的经验意识到这点)。在这些情况下,我们所想所感与我们的所为会紧密相关。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 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影响态度。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许多研究可以证实这一点。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铸造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
- 言语变成信念:当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有时会调整自己的措辞,说对方想听的话,而后我们会相信自己说的都是真的。
- 简单地说,我们所说所写会强烈地影响我们随后所持的态度。
- 对登门槛现象研究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 某些人试图诱导我们——在经济、政治或性方面——表现出顺从。现实的教训在于:
在我们答应某一个小要求之前,考虑一下之后会发生什么。
- 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
- 人们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特别是当他们被哄骗而非被强迫做某事的时候。当我们自愿地认可某种行为时,我们会为它承担更多的责任。
- 道德行为,特别是当可以选择而不是被强迫接受时,会影响道德思维。
-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好。——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 我们由于行使正义而变得正义,由于练习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我控制,由于行为勇敢而变得勇敢。——亚里士多德
- 同样,我们的种族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我们的社会意识:我们不仅仅坚持自己相信的,我们也相信自己所坚持的。
- 政治和社会运动可能会导致旨在大规模态度改变的立法行为。【希特勒宣传】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 三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自我表露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
,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另外两种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促使真实态度做出改变。
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是,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出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失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失调,态度也改变得越多。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将他们这种乐事变为苦差(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 研究都证实了这两种理论的预期,这表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失调理论暗示父母应该以非强制的方式诱发期望行为,从而激发孩子内化正确的态度。
- 如果我们觉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我们的态度就会依从行为。
- 理由不足:认知失调理论预测,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我们可以通过相信自己的所做所为来减少失调。
- 如果我们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理由,并且给予他们报酬和赞赏,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我们也许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 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 如果我们想在某个重要的方面改变自己,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灵感。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开始去写那篇论文,去打那个电话,去见那个人——尽管我们非常不情愿那么做。
- 如果我们希望克服心中不欲的情感倾向,我们必须…冷酷地表现出我们渴望培养的相反性情的外在行为。
第五章 基因、文化与性别
自然天性和后天教养对人类的影响
- 我们人类有哪些异同点?为什么?演化心理学家研究自然选择如何使那些有利于基因延续的行为保留下来。尽管人类演化的部分遗产是学习和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演化的观点仍然强调人类天性中共有的亲缘关系。
- 文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差异性——用以界定群体并代代相传的行为和思想。
不同文化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其实是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
。然而,跨文化心理学家也试图寻找人类"内在的统一性"。例如,尽管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社会规范,如友谊中的尊重隐私和反对乱伦等。
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然而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却更为引人注目。
- 社会心理学家考察了独立性和关联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女性通常更关心他人,表达更多的同理心和情绪反应,以及用更多关系性的词汇描述自己。
- 男女两性似乎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支配性和攻击性。在世界已知的文化中,男人一般拥有更多的社会权利,且比女性更可能实施身体攻击。
- 性特征也是性别差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男人渴望并且会发起性行为,而女性的性行为通常是由强烈的感情引发的。
演化与性别:与生俱来的行为
- 演化心理学家提出,演化决定两性行为差异的理论,比如攻击行为和性活动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择偶行为要求男性对女性——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生殖力生理特征的女性——更加主动,而且要求男性通过攻击和支配行为来与其他男性竞争。女性由于生殖机会较少,所以会仔细考虑男性保护和抚育后代的能力。
- 批评者认为演化学派的解释是事后推测,而且无法解释文化多样性。同时,他们也怀疑是否有足够的实证证据支持演化心理学家的理论,担心这些理论会强化不合理的男性刻板印象。
- 尽管生物因素(如雌激素与雄激素)在性别差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社会角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天性赋予了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杰出能力,这一观点已得到学界公认。
文化与性别:文化塑造的行为
- 研究最多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反映了生物影响,但也体现了文化的强大力量。普遍的趋势是男性而非女性占据了社会主导者的角色
- 性别角色表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和时代差异
儿童受到的文化影响大部分来自同伴
生物、文化与人格各自的影响
- 生物与文化解释并不必然相互对立。实际上它们会交互作用。生物因素在文化背景下起作用,而文化则建立在生物基础之上。
- 如果撇开事实的另一面(个人力量),社会影响力量的重大事实就只是半个事实而已。个人和情景相互作用的方式至少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个体对既定情绪的解释和反应存在差异。第二,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第三,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
第六章 从众和服从
- 任何压制个性的行为均为专制,而不论名称是什么。 ——约翰 穆勒,《论自由》,1859
- 从众即由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个体自己的行为或信念,其表现形式有两种。顺从是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趋同但内心并不赞同;服从是顺从的一种,是指对直接命令的顺从。接纳是指内心认可社会压力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 有时错误的观念会因文化规范而得以延续。【有人说这样是正确的,后面的人也跟着说是正确的】
- 处于同一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也倾向于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肥胖、失眠、孤独、幸福和吸毒等。朋友起着社会系统的作用。
- 变色龙效应:我们会自然地模仿他人的姿势和语言,这能促使别人喜欢我们,但仿效他人的消极表情(如生气)除外。
- 对恶性的听之任之常常会使之日积月累,尽管我们并不是有意识地作恶
- 行为和态度会相互强化,小恶会助长态度,进而导致大恶。好人面对恶劣环境时,也会做出令人斥责的行为(即使恶劣的环境也会激发某些人产生英雄主义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到情景的力量。
- 同伴的支持极大地增强了一个人闯荡社会的勇气
- 组织凝聚力导致的从众也表现在大学宿舍里,随着住在一起的时间增长,大学生的态度变得与其身边的人更为相似。
- 塑造行为和信念的人地位越高,人们越容易从众
- 对某一行为和信念做出事前承诺,人们更可能坚持承诺,而不从众。
- 实验表明人们从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公开反应时从众度较高,这反映了规范影响的力量。
- 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提供的事实证据。遇到困难的决策任务时从众度也较高,这反映了信息影响的力量:我们希望能正确行事。
- 社会角色包含一定程度的服从,当个体跨入新的社会角色时,服从与这个社会期望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 社会心理学重视社会压力的力量,但同时必须关注人类自身的力量。我们并非被动的木偶。当社会强制变得过于高调、惹人注目,人们常常会表现出逆反心理——为了恢复自由感而公然违抗强制力量的动机。
- 与群体偏离太远,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是我们也不想与其他人太一致。于是,我们就会以那种坚持自己独特性和个性的方式行事。在群体里我们最可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第七章 说服
说服的路径
- 任何有效的宣传都必须限制在很少的几个点上,并且不断重复这些口号,直到每一个公众成员都理解为止。——希特勒《我的奋斗》
- 有时候说服是发生在人们关注于某个论题并且对其做出积极思考的时候。当人们自然而然地分析或者卷入问题时,这种系统性的或者"中心路径"的说服就发生了。
- 如果论题没有引发个体做出系统的思考,个体只是根据启发法或者偶然的线索匆忙下论断时,说服会通过速度更快的"外周路径"发生。
- 用于中心路径的说服经过深思熟虑,更为深刻,因此更加持久,也更有可能改变行为。
说服的要素
- 怎样说服他人才有效?研究者们考察了四个因素:说服者(信息传达方)、信息(说服内容)、说服渠道(信息传递的路径)以及说服对象(信息接收方)。
- 可信的说服者给人的感觉就是值得信赖的专家。讲话预期果断,语速较快并直视说服对象的眼睛,这样的说服者通常较为可信。说服者的观点如果与自身利益相悖则更为可信。魅力十足的说服者在品味和个人价值观等问题上也非常具有说服力。
- 说服信息能使人愉快就更有说服力。心情好的人做判断时更为爽快、不假思索。而能够唤起恐惧心理反应的说服信息也同样有效,如果说服对象感觉脆弱,能采取预防行为【解决之道】,尤其如此
- 主动的经历会强化人们的态度。我们采取行动时,会放大行为背后的观念,尤其是在产生责任感之后。更重要的是,来源于自身经历的态度通常更持久,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与被动形成的态度相比,基于经历的态度更加自信、稳定,更不容易改变。
- 说服信息与说服对象已有的观念的差异对说服者的影响,取决于说服者的可信度。单方正面信息与双方正反兼备的信息,何者更有说服力取决于:如果说服对象已经赞成该信息,而且过后不大可能考虑相反的一件,那么单方的正面观点可能更有效;而当说服对象心思较为缜密或者并不赞同该信息时,那么包含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则更为有效。
- 说过说服者涉及双方论战,首因效应通常使得最先呈现的信息更有说服力。而如果双方观点的呈现存在时间间隔,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近因效应,即后面呈现的信息胜出。
-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信息的传达方式。面对面的交流通常最有效。然而对于复杂难懂的信息,书面文字的媒介则更为有效。如果问题无关紧要或比较陌生,大众传媒则较为有效。
- 最后,信息的接收方也很重要。说服对象的年龄也有影响。年轻人的态度更容易改变。说服对象接受信息时想到什么?他们在考虑有利的想法吗?抑或做出反驳?他们是否被事先警示了?
极端说服:邪教的洗脑方法
- 邪教的成功让我们有机会见识了强大的说服过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方法如下
- 引发行为上的承诺
- 运用有效的说服原则
- 将人们孤立在思想同化的群体之中。
抵制邪教说服的方法
- 人们应该如何抵制说服呢?预先公布自己的立场(这可能是受到别人对自己立场轻微的攻击而引发出来的),会导致个体抵制随后的劝说
- 温和的攻击还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使个体对可能到来的更强烈的攻击做好反驳的准备。
- 结论看似矛盾:加强现有态度的方法之一竟然是对其发出挑战;当然,这种挑战的强度必须适中,不至于颠覆已有的观点
- 要抵制洗脑,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对当前信念进行更大强度的教化灌输。如果父母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成为邪教分子,那么他们最好能够给孩子讲解各种邪教,并帮助孩子抵制那些诱人的请求。
- 开明但不幼稚,批判性的思考者。
第八章 群体影响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 他人在场问题是社会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于该问题的早期研究发现,观察者或者共事者的存在会提高个体的作业成绩。另一些人则发现他人在场会降低个体的作业成绩。扎荣茨用一个著名心理学定律把这个发现融合了起来。这个定律就是: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由于他人在场能引发唤醒状态,所以,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其优势反应是正确的)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其优势反应是错误的)的作业成绩。
- 置身于拥挤的人群同样会引起唤醒和促进优势反应。
- 然而,我们为什么会因为他人在场而唤醒呢?实验表明:这种唤醒部分来自于评价顾忌,部分来自于内心——注意他人和注意当前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另一些实验(包括一些动物实验)表明,即使我们不存在评价顾忌或者分心,仅仅是他人纯粹在场也会引起唤醒。
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
- 社会助长研究的是个人作业成绩能单独评价时人们的行为表现。然而,在许多工作情景中,人们要集合个人的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个人的努力却无法单独进行评价。
- 研究表明群体成员在完成这样的"集体任务"时,就不会那么努力了。这正如我们平常所见的:如果个人的责任被群体分散了,那么就容易导致个体成员搭群体便车的现象。
- 然而,当目标十分重要,奖励巨大,存在团体精神时,人们在团体中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 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体感。
- 当个体处于一个大的群体之中或者身穿有隐蔽作用的服装时,会被唤醒,或者分心,进而体验到一种匿名性,在这样的情景中,尤其可能发生去个体化现象
- 自我觉察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觉察的人,以站在镜子或摄像机面前的人为例,会表现出更加的自控,这时候他们的行为也能够清晰反映他们的态度。
- 其结果就是自我观察和自我约束减弱,而对积极或消极的直接情景因素的反应性增强。
群体极化:群体对自我观点的强化
- 群体讨论可能带来积极或消极的结果。在你试图理解群体讨论会加强个体的冒险性这一有趣的现象时,研究者发现群体讨论实际上加强了原先的主导观点,无论是冒险的还是谨慎的观点
- 在日常情景中也同样,群体交流会强化观点。群体极化现象为研究者观察群体影响打开了一扇明窗。
- 研究者证实了两种群体影响: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从讨论中收集起来的信息大多有利于大家最初的选择,因此会强化对其的支持。
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
- 对几大国际事件失败决策的分析表明,群体凝聚力可能会掩盖针对情景的真实评价。如果群体成员强烈地渴望一致,或是他们与相反的观点相隔绝,又或是领导暗示了自己的意愿时,尤其如此。
- 对和睦过分的关注,称为群体思维,其症状表现有(1)无懈可击的错觉(2)合理化(3)对群体道义无可置疑(4)对对方立场的刻板印象(5)从众压力(6)对疑虑的自我审查(7)一致同意的错觉(8)保护群体不受不愉快信息干扰的"心理防御"。对贾尼斯的群体思维模式的批评指出,该模型的某些方面(例如支配型领导方式)与错误决策的联系要大于其他方面(例如凝聚力)。
- 但是,无论是在实验中还是在历史事实中,群体有时候也会做出英明的决策。这些案例说明了预防群体思维的方法:坚持公正无偏;鼓励"魔鬼"提出立场;分组然后一起讨论做出决策;寻求外部力量的投入;在执行决定之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
- 对于群体问题解决的研究表明,群体能比个体更正确;如果群体的规模很小,或者大群体中个体的头脑风暴在群体的头脑风暴之后进行,群体也能提出更多的好想法。
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
- 尽管少数派的意见往往占上风,但有时候少数派能影响甚至推翻多数派的立场。即使多数派不接受少数派的观点,少数派的讲话仍然可以增加多数派的自我怀疑,促使他们考虑其他可替代的方法,这往往会导致更好、更有创意的决策。
- 在实验中,当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行动传递者自信,引起多数派的背叛时,少数派的影响力最大。
- 任务型领导通常是支配型——如果领导能睿智地发出指令就能很好的完成工作。社会性领导通常具有民主风格——他们代表权威,接纳团队成员的一件,并且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能避免群体思维。
- 转变型领导:激励他人认同并承诺完成团队的工作任务。转变型领导绝大多数都是有魅力、充满活力、自信而且外向的,他们通常会阐明他们的高标准,激励人们分享他们的愿景,并提供人际关注。在组织中,这类领导风格最经常的结果是形成参与度高、相互信任和有效率的工作团队。
- 任务型领导与社会性领导,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那些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并且表现出自信领导气质的人们,通常能赢得信任并鼓舞其他人追随自己。
- 实验表明,特定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加上周期性的进程报告会促进高成就的实现
- 如果一个人不屈不挠地坚信自己的才能,并且一直坚持,那整个世界就是他的。——爱默生
第九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
- 偏见是先入为主的负面态度。刻板印象是有关其他群体的信念,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或者过度概括,但是它是基于事实核心的。歧视是不合理的负面行为。种族歧视和个体歧视指个体的偏见态度,或者歧视行为,或者压制性的制度实践(即使并非有意带有偏见)
- 偏见既是微妙的、无意识的形式,也是公开的、有意识的形式。研究者设计了微妙的调查问题和间接方式去评估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检测他们无意识的偏见。
偏见的社会根源
- 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
- 社会情景以多种方式滋生并且维持着偏见。一个具有社会和经济优越性的群体,往往会以偏见的信念来保护他们的地位
- 孩子同样也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宗教、宗教团体及更广阔的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
- 社会制度(政府、学校、媒体)也支持偏见,有时是通过公共政策,有时是出于无意的惯性。
偏见的动机根源
- 人的动机会影响其偏见。挫折滋生敌意,人们有时候会将这种敌意发泄到替罪羊身上,有时会更直接地针对竞争性的群体来表达这种敌意
- 人们还有一种动机,即认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群体比其他群体优越。即使很普通的群体成员身份,也会使人们喜欢自己的群体要胜于喜欢其他群体。自我形象受到威胁会增强这种内群体偏爱,归属感的缺失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 人们倾向于积极地描述自己的群体,以便于能够积极地评价自己。
- 从相对乐观的角度看,避免偏见的动机能够引导人们打破偏见习惯。
- 指责受害者源于一个公认的假设:因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了它们应得的一切(公正世界现象)。
- 人们之所以对社会不公,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公正,,而是因为他们眼里看不到公正。那些相信世界是公正的人,认为被强奸的受害者一定行为轻佻
偏见的后果
- 偏见和刻板印象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当它非常强烈的时候,在判断不了解的个体的时候,在就整个群体进行决策的时候。
- 预先判断引导我们的注意和记忆
- 预先判断还能引导我们对事件的解释
- 标签的作用犹如一个拉响的汽笛,它让我们对所有平时能感知到的细微差异充耳不闻。
-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永久存在,并且抗拒改变。它们还会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创造出相应的现实
- 偏见通过让人担心其他人会刻板化地看待自己,利用刻板印象威胁妨碍一个人的表现
- 刻板印象,特别是强烈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我们感知他人和解释事件的方式。
第十章 攻击:伤害他人
攻击的理论
- 攻击(定义为意在伤害他人的言语和肢体行为)有两种形式:敌意性攻击,由愤怒等情绪引起并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是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 关于攻击的三种主要理论。与弗洛伊德和洛伦兹关系密切的
本能观点认为攻击性的能量会在体内不断积累
,就像水在大坝后积聚一样。虽然这种观点很少有直接证据的支持,但攻击确实受到遗传、血液化学成分和大脑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
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
,如果存在攻击性的线索,这种愤怒就可能激起攻击。挫折感不仅来自剥夺本身,还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的
攻击是习得的
。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别人的成功,我们会习得攻击的好处。社会学习使家庭、亚文化和大众媒体都能对攻击产生重要的影响。
攻击的影响因素
- 很多因素会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其中之一是厌恶事件,厌恶事件不仅包括挫折,也有不适、疼痛,以及身体言语上的人身攻击
- 几乎由任何一种来源,甚至包括身体锻炼或性刺激导致的唤醒,都能被转化成愤怒。
- 攻击线索(如一把枪的出现)增加了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 观看暴力节目不仅会导致攻击行为出现一定的增长,尤其是在被激怒的人中,而且还会降低观众对攻击的敏感度和改变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觉知。这两个发现和对观看暴力色情作品的研究是一致的:观看色情作品会增加男性对女性的攻击,并且扭曲他们对于女性对性胁迫的态度的知觉
- 电视渗透到了上百万人的日常生活中,电视也描绘了相当多的暴力行为。相关和实验研究得出一致的结论:观看过多的电视暴力与攻击行为有关
- 反复玩暴力游戏则会引发更多的攻击性想法、情绪和行为,因为游戏体验和其他媒体相比,需要更多的主动参与。
很多攻击行为是群体产生的。激怒个体的情景同样可能激怒群体。通过分散责任和极化行为,群体情景能够增强攻击反应。
减少攻击行为
- 我们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攻击?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
- 社会学习观点建议通过消除引发攻击的因素来控制它: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以及引发与攻击行为不一致的反应
第十一章 吸引与亲密:喜欢他人与爱他人
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
-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最好的预测因素是他们相互之间的接近性。接近性有利于双方不断曝光,从而进行相互交往,这也促使双方去发掘两人的相似之处,感受彼此的喜爱
- 决定吸引力的第二个因素是外表吸引力。对约会陌生人进行的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都表明,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外表有吸引力的人。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实际上愿意选择那些大体上与自己的吸引力匹配(或者,对方魅力不足但具有其他补偿性品质)的人结婚。对有吸引力的人的积极归因形成了关于外表吸引力的刻板印象————也就是“美即是好”的假设。
- 双方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会极大的增进一方对另一方的喜欢。相似导致喜欢,对立则很少能产生吸引
- 我们也很可能与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友谊关系
- 根据吸引力奖赏理论,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奖赏。或者那些与奖赏事件相联系的人。
爱情的种类和要素
- 研究者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和承诺构成。激情之爱是狂喜与焦虑、兴奋与痛苦的混合体。情绪的两因素理论认为,在一个浪漫的情景中,任何刺激(甚至疼痛)造成的唤醒水平都可以被解释为激情。
- 在最完美的感情中,最初的浪漫兴奋会逐渐成为更加稳定、更加深情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就被称为相伴之爱。
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
- 从婴儿到老年,依恋都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安全型依恋会使婚姻长久,生活美满
- 如果双方觉得相互关系是平等的,他们的付出与奖赏是成比例的,相伴之爱就能更持久。
- 相伴之爱的一个好处就是彼此有机会进行亲密的自我表露,这是一种双方随着对方表露程度的提高而做出回应从而逐步达到的一种状态。
亲密关系的结束
- 爱情并不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由于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研究者探明了婚姻解体的预测因素,包括强调感受重于承诺的个人主义文化,以及双方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和相似性等
- 研究者页弄清楚了夫妻分手或重建其婚姻关系的过程。他们也在试图弄清楚健康而稳定的婚姻所需要的积极的、非对抗的沟通方式。
第十二章 帮助行为
帮助行为发生的原因
- 三种理论解释利他行为。社会交换理论把帮助行为看做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由对代价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所驱使的。收益也可以是内部的。人们在做错事后,通常会更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悲伤的人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最后,存在着显著的好心情————好行为效应:快乐的人一般乐于助人。社会规欧同样要求人们帮助他人。互惠规范促使我们帮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社会责任规范召唤我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他们值得帮助,即使他们不能回报,我们也无所谓。处于危难中的女性,部分原因是她们看起来更需要帮助,因此通常会比男性接受到更多的帮助,特别是来自男性的帮助
- 进化心理学假定,有两种形式的帮助行为:奉献于亲属和奉献于有互惠关系的人。然而,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自私的基因比自我牺牲的基因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因此,自私是人类的本性,社会必须教导人们去帮助他人。
- 这三种理论将亲社会行为描述成基于投桃报李的互惠交换或无条件的帮助行为,我们可以据此对这三种理论进行评价。虽然每一种理论都有循环论证和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它们也提供了一致的框架,以囊括我们对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结果。
- 除了由内部和外部的回报所驱动的帮助行为,以及为躲避惩罚和痛苦而做出的帮助行为以外,似乎还存在着真正的、基于同理心的利他主义。由于同理心的唤起,许多人被驱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处于痛苦中的人,即使他们的帮助是无人知晓的,即使他们的心境不会受其影响。
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
- 几种不同的情景都对利他主义起着限制或促进的作用。随着紧急情景中旁观者人数的增加,任何一个旁观者都会(1)更少的注意到这个事件;(2)更不把其解释为紧急事件;(3)更不认为自己拥有干预的责任。有关帮助行为的实验引发了伦理两难困境,但这些实验也使得研究者通过揭示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履行了改善人类生活的使命
- 人们什么时候更容易提供帮助呢?当看到别人在提供帮助时,人们也更有可能提供帮助行为
- 当潜在的帮助者有闲暇的时间时,他也更有可能提供帮助行为。当他时间紧迫时,他提供帮助行为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更愿意为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提供帮助行为。
帮助者的特点
- 与潜在的情景因素和心境因素不同,人格检测分数对助人性只有中度的预测力。但是,最新的证据表明,一部分人能够持久地比其他人更乐于帮助
- 人格和性别的影响可能依赖于环境因素。。例如,在危险环境中,男性会伸出援手,而女性更可能称为志愿者
- 宗教信仰能够预测长期的利他主义,如志愿者工作和慈善捐赠
增加帮助行为
- 三种方法增加帮助行为
- 首先,我们可以转变那些抑制帮助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步骤来减少紧急事件的模糊性,以产生个性化的诉求,并增加旁观者的责任感
- 第二,我们甚至可以采用谴责或以退为进的技巧来激起人们的内疚感或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 其次,我们可以教化利他主义。对电视中亲社会的榜样形象的研究,已经显示了媒体在教化积极行为上的力量。观看帮助行为的孩子们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如果我们想诱导人们的利他行为,我们还应当记住过度辩护效应:强制行善常常会减少行善者对善行的自发之爱。如果我们给决定做好事的人提供足够的奖励,但又不过分的话,做好事的人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利他动机,从而更乐于帮助。对于利他主义的学习,如你刚刚所做的,也会使人们做好准备,更好的知觉他人的需要并进行反应。
第十三章 冲突与和解
引发冲突的原因
- 当两个人、两个群体或两个国家交往时,它们就可能因为需要或某个目标产生冲突。当人们将个人利益看得比集体利益更重要时,很多社会困境就会出现,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很好的诠释和这种个人与集体利益间难以抉择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正如在实验中那样,我们的解决办法包括:通过指定法律规则限制利己行为,通过划分较小的社会群体使人们有更多责任感,通过增加交流减少不信任感,通过改变激励机制使合作行为能得到更多回报,以及倡导利他的行为规范
- 当人们为了某种稀缺资源而竞争时,人际关系也常常陷入偏见和敌意。在谢里夫著名的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非赢即输式的竞争使陌生人迅速称为敌人,即使对那些正常而优秀的男孩,都会引发彻底的争斗。
- 当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冲突常常会爆发。根据公平理论,人们以付出和获得的均衡来定义公正,当人们认为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时,他们就会感到不公正,并产生冲突。
- 在冲突中,双方真正的目标或行为上的对立只是冲突的一小部分,不过由于对对方动机或目标的误解,使冲突往往显得更加严重。此外,群体的冲突常常会发生镜像幻觉,即双方都相信"我们爱好和平,而他们则具有侵略性。"在这种误解下产生的行为,往往会强化原有的误解。而在国际性的冲突当中,"领导邪恶————民众善良"也是一种常常被信以为真的假象。
获得和平的途径
- 尽管冲突经常被社会困境、竞争和误解所引发,但是一些强大的力量,比如接触、合作、沟通与和解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尽管一些早期的研究结果非常鼓舞人,但其他的研究表明,在学校中,仅仅废除种族隔离对于改变民族态度并无多大影响。但是,当种族间的接触促进了与其他种族的个体之间的情感纽带,并且这种接触是建立在地位平等的情况之下时,敌意通常能够减少。
- 当人们为了克服同一个困难或者实现一个超级目标而在一起工作时,接触会变得特别有益。一些研究合作性接触的试验中,研究小组把竞争性的课堂变成了合作学习的乐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 冲突的双方还可以通过直接谈判,或者第三方调解人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第三方的调解人可以促使敌对的双方把他们竞争性的"非输既赢"逻辑变成更富有合作性的"双赢"取向。调解人还可以创造消除误会、增加互相了解和信任的沟通氛围。当协商不能达成共识时,冲突的双方可能就需要一个仲裁人来做一个决定,或者从他们提供的最后建议中选择其一。
- 有时候,冲突的气氛太紧张了,以至于实质性的沟通变得完全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某一方的一些小小的和解行为可以引发对方回报性的和解行为。其中的一种调和策略就是GRIT(逐步、互惠、主动地减少紧张)的行为,致力于减少国家之间的紧张状态。调解劳资矛盾和国际争端的人有时也使用其他的和解策略。他们在冲突进行时指导参与者了解冲突与和解的机制,就好像这一章指导你的一样,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建立并享受和平的世界,以及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