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 信息化建设为什么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域信息化与区
域信息化的结点。要实现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
济信息化,一个重要的战略措施就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因为企业是产业的细胞。因此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抓住了企业信息化,也就是抓住了国民经济信息化
建设的关键。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关于企业信息化的讨论逐渐热起来。这一方面说明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说明,部分企业
通过深化改革率先启动了企业信息化,他们应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促进产品结构
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实力,使企业在经济增长方式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因此,企业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的客观需要。
二、在机遇面前企业能做什么
我国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开始搞 信息化建设的。我们不是走先工业化再信
息化的老路,而是采用蛙跳方式,跃过某些阶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化,实现
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当前,信息产业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世界正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在党的十五大精
神指导下,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环境中,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发展信息化的良好机遇

1. 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先进信息技术,实现跨跃 式配备
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价格却连续下降,这就使得我国企业有可能花较少
的钱而得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当年发达国家的企业要在信息技术上投入高额资金,而我国
企业今天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则有后来者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信息技术配备方面的跨跃式
发展。
2. 企业可利用全球信息网,实现市场营销体系跨跃 式组建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分享网上的
信息资源,进行网上交易。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大企业,一般都拥有跨越国
家乃至遍布全球各地的队伍、机构,进行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提供服务,这是经过长期
大量投入积累而形成的。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假设没有因特网,要投入多
少人力、财力、物力,才能跻身国际市场?而今互联网技术帮助企业打破了地理、时间的
限制,创造了足不出国门就能进行网上国际信息交流和交易的机会。这就是市场营销体系
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涵义。
3. 企业 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三改一加强"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及资产重组是结合进
行的。当前,企业正实施"三改一加强",这就使得我国企业有机会把企业 信息化建设与企
业的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从而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
既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体制、机制,优化结构和工作流程,实现企业的高
效运营管理,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企业信息化意味着什么
1.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就是在生产、流通及服务等各项企业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
源和环境,逐步提高企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使科学技术对企业效益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的
过程。
企业 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
1. 计算机的广泛利用;
2. 企业内部网的建立并与外界实现网络互联;
3. 可方便访问和利用的信息资源;
4. 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
5. 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于设计新产品;
6. 企业生产、流通或服务信息系统有效运转并利用信息网络等手段与外界进行商务
往来;
7. 建立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8. 建设一支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
9. 制定、实施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
10. 其它。
就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其 信息化建设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例如,一个商贸型企业
或金融型企业就不必考虑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问题。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性质
、类别、规模、基础等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2. 企业信息化的过程特征和状态特征
从企业信息化概念中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的双重特征——过程特征和状态特征。企
业信息化从计算机的初级应用起步,到较全面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科学技术对企业效
益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这是一个不断扩充、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划分
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其具体目标。而无论总体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主要从效果和
效益来确定和评价。认识到这两个特征有利于在企业 信息化建设中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
性,从而不畏难、不急躁、不停顿地实现各个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
3. 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性和社会性
*S整体性:企业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各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既相
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内容而忽略
其它,是不可能顺利进行企业 信息化建设的。这类似于通常说的"木桶效应"。
*S社会性:企业 信息化建设与早期的计算机应用不同,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条件,而且
取决于企业外部条件或社会环境,例如国家信息网络和本地区信息网络条件,可供访问和
利用的公共及商用信息资源开发、配置情况,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的信息化进展情况,业
务关系密切的伙伴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定
及实施情况等。
企业一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社会信息化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对可
能遇到的困难及时采取对策。
四、企业 信息化建设要注意什么
1. 加强领导
要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转到依靠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进步和提高本企业员工素
质的轨道上来,首先需要领导班子特别是企业第一把手重视并亲自过问企业信息化。这就
是所谓第一把手原则。
企业领导班子中要设立信息主管(CIO),负责组织本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规划、计划的
制定和实施,以及相关措施、条件、环境的创造和保证。
2. 组织队伍
企业要设立信息部门,而且要有一支精干的信息技术队伍。这支队伍的主要任务不是
研究开发,而是掌握应用技术,保证本企业信息应用系统正常运转。要建立激励与竞争机
制,使用、提高和稳定信息技术队伍。较小企业若无条件建立本企业的信息技术队伍,至
少应该设专人负责信息技术工作。
3. 联合协同
信息服务企业要与用户企业紧密结合,要面向用户需求,提高性价比、实用性强的解
决方案。信息服务企业将伴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而使自身得到发展。
各种信息企业之间要开展联合、优势互补,而不是什么都从头干,这样有利于以较少
的成本较快地为用户企业提出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4. 讲求实效
企业信息化要兼顾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扩充性。所谓前瞻性是指采用的技术一定是
先进的,不要系统一建成就落后了。所谓实用性是指不片面强调什么都是最新最高才好。
归根结底,已投入的部分能充分用起来;系统中近二、三年或更长期间内都用不上的功能
就可能是盲目超前投资所引起的浪费了。可扩充性是指在已建成的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将
新功能扩充进去。问题的中心还是讲求实用、讲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