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的基本概念
在通信领域,信号带宽指的就是该信号所包含的不同频率成份所占据的频率范围。注意,频带是相对基带而存在的概念,指经过调制后能在信道上进行传输通信的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一般我们也称通频带。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是指网络中链路传输数据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数据量。注意,计算机网络中带宽和吞吐量的概念非常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如下:
- 网络带宽:强调网络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即数据传输速率的理论峰值。
- 网络吞吐量:强调网络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
深入理解带宽
在通信领域,带宽的单位是赫兹,其本质是通信链路所允许通过信号的频带范围。因此可以这么说,在通信领域,带宽即为信道带宽,也就是说,信道的性质决定通频带。而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因为在计算机网络中,我们关心的不再是具体的物理媒体,而是信息传输的协议标准。在物理层上,我们用比特流来描述数据,这样做可以尽可能地屏蔽掉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得在更高的层中感觉不到这些差异。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同样的概念在不同领域中所使用的单位会不一样呢?难道不能都统一用赫兹作为单位吗?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通信线路采用的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如电话信号采用的标准带宽为3.1kHz(300Hz~3.4kHz)。然而,随着激光、光纤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我们不得不考虑光纤通信用于描述带宽的单位问题。而光纤通信采用的是激光脉冲信号,这是一种离散的数字信号,有别于传统连续的模拟信号,因此不宜用赫兹来描述带宽。也就是说,现代通信已经由传统的模拟信号,转变成了数字、模拟信号相结合的情况。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中,我们将这些通信线路的差异屏蔽,在物理层中统一使用比特每秒作为带宽的单位。
还有一点,通信领域中的带宽和计算机网络中的带宽本质上其实是统一的。在带宽的两种不同表述中,单位使用赫兹的是从频域上进行理解的,而单位使用比特每秒则是从时域上进行理解的。
带宽与宽带
外行人经常将带宽和宽带看成是同一个东西,但实际上这两者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带宽的英文是bandwidth,而宽带可不叫wideband,而是broadband。宽带是指到达一定数据传输速率的带宽。宽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不同的时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宽带的定义是会变化的,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在2015年1月7日年度宽带进程报告中将宽带定义为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上行3Mbps/下行25Mbps带宽的互联网连接。
带宽和网速之间的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带宽的单位为比特每秒(bps, Kbps ,Mbps),通常我们说的10M宽带表示网络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即带宽为10Mbps。而网速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单位为字节每秒(B/s, KB/s , MB/s),对于10M带宽,最高网速为1.25MB/s。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orget406/p/5560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