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藝術的風格 卡拉瓦喬 拿著一籃水果的少男(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 約 1593 油畫 70 x 67 cm Galleria Borghese,羅馬 卡拉瓦喬出生在米蘭近郊的卡拉瓦喬鎮,因此以地名命名。1584 至 1588 年,他曾在西蒙‧佩特札洛﹙Simone Peterzano﹚門下習藝,大約在西元 1592 至 1593 年,卡拉瓦喬便搬到羅馬。他是一位脾氣非常暴躁、無視於社會秩序的人。終其一生,與爭吵為伍,時常抵觸當權者,有時甚至受到牢獄之災。他的作品充滿暴力並顯示出對當權者的不敬,他很快的便得到了不妥協的寫實主義者之名。 他的早期作品多為靜物畫,另有一些戲劇化的小幅自畫像。西元 1596 年,卡拉瓦喬開始著迷於與他同住一道者,他為自己及其他的同道畫了一系列半身的男孩,或拿著裝了酒或花卉的玻璃水瓶,或捧獻一籃籃的水果。在這些作品中有「年輕酒神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As Young Bacchus﹚和「拿著一籃水果的少男」﹙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和「酒神」﹙Bacchus﹚。這些肖像筆法平順,有著溫暖的背景。他的著色是平滑的,靜物部份用較明亮的色彩,將外觀的細節和質感表露無遺,但卻暗示出肖像人物在空間置放上的不確定。是風俗書,卻非寫實的作品,那些男孩們有著一種無力的優雅和他們年輕的清純之美摻合著,明顯地缺少了無邪的喜悅。 1590 年代,他受僱於蒙第樞機主教﹙Cardinal del Monte﹚,繪製了一些風俗畫;1599 年,可能也是受蒙第樞機之託,為在羅馬的聖路易吉底.法蘭且西教堂的小禮拜堂作裝飾畫,描繪聖馬太的生平。這是他第一件公開的作品,但完成之後,遭遇了一些困擾,包括因處理不妥被拒的祭壇畫「聖馬太和天使」圖﹙S. Matthew and the Angel﹚,以及兩壁被徹底重畫的「召命」﹙Calling﹚和「殉道」圖﹙Martyrdom﹚。原因出在他不習慣在大畫布上作畫,也未能兼顧兩壁作品的關聯,造成人物大小不成比例。現在的祭壇畫已取代了原件。這些年間,他也為帕羅布的聖母堂畫了 「聖彼得殉道圖」﹙Martyrdom of S. Peter﹚和「聖保羅皈依圖」﹙Conversion of S. Paul﹚,但似乎都被拒收,而更換為其他題材的畫。 受抨擊最烈的三件大祭壇畫是「羅雷托的聖母」﹙Madonna di Loreto﹚、「聖母、聖子與聖安妮」﹙Virgin and Child with S. Anne﹚和「聖母之死」﹙Death of the Virgin﹚;受排拒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大不敬的表現,如朝聖者汗漬斑斑的頭巾及跣足髒腿;聖子裸身,聖母和聖安妮如農婦模樣;把粗俗的農夫類型搬到使徒身上;聖母的遺體浮腫,論者認為他畫的是從台伯河撈上岸來的溺斃的娼婦。這些非難﹙包括如祝卡洛 [Zuccaro] 等學院派後期矯飾主義畫家對他的反對﹚主要在於他那生動的寫實精神,採用時裝及現實背景,排斥理想化、簡單直截的表現,以及內容繁複,對比強烈的新手法。雖然這些表現正合「反宗教改革」新藝術觀的理想,但是卻與卡拉契﹙Carracci﹚主張的形式與觀念水火不容。不過他所有被排拒的作品很快地被一些樞機主教和貴族們購去,而對他大逆不道和煽情主義的責難也不再有了。 使他的暴戾瘟神的名聲更加嚮亮的則是,1603 年巴里歐列﹙Baglione,他的傳記作者﹚寫了一些下流詩文誹謗他,令他的惡名昭彰;其次是他性子火爆,常跟警察打鬥,而成為無人不曉的人物。1606 年,他在一次網球比賽中和對手發生爭執,並刺殺了對方,因此使他在羅馬的事業留下了不光彩的結局;事件發生後,他逃往那不勒斯,在該地畫了數幅作品。 西元 1607 至 1608 年,卡拉瓦喬住在馬爾他,受聘於耶路撒冷的騎士雇主。在與馬爾他的有關當局發生過節後,就離開馬爾他,轉往西西里﹙Sicily﹚,而後又返回那不勒斯。西元 1610 年,在前往羅馬的途中因發燒而與世長辭。 卡拉瓦喬沒有收任何學生,他的模仿者,也沒有將他的手法形成一種畫派。主要的追隨者有:歐拉吉歐.簡提列斯基﹙Orazio Gentileschi﹚及女兒阿特米謝﹙Artemisia﹚、曼夫列迪﹙Manfredi﹚、波賈尼﹙Borgianni﹚、沙拉契尼﹙Saraceni,「聖母之死」被拒後,由他繪製替換品﹚等人;另有一些模倣他的作風的次級畫家,他們無法超越他的光影效果及寫實精神。他也曾影嚮了古伊多.雷尼﹙Guido Reni﹚和桂爾契諾﹙Guercino﹚,並且對烏特勒支派﹙Utrecht School﹚和那不勒斯的繪畫有決定性的影響。 他的影響也傳至義大利北方、西西里和法國。很多那個時期的大藝術家,魯本斯﹙Rubens﹚、林布蘭﹙Rembrandt﹚、委拉斯蓋茲﹙Velazquez﹚、拉突爾﹙La Tour﹚和維梅爾﹙Vermeer﹚都深受其藝術的影響。 【作品集錦】
|
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系虛擬劇場實驗室編製 July 15,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