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要分铅酸电池组和锂电池组,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就铅酸电池组的电动车而言,目前市场上卖的绝大多数充电器,是三段式的。如果再细分一下,还能分成带不带充满自己断电这一功能。在我十几年里,修理、改造电动车充电器近千台的过程中,铅酸电池充电器带充满自断电功能的,五年以前,市场上基本上没有。近几年才陆续有货。但是有的号称有此功能的充电器,却名不符实。有卖概念的嫌疑。因此本文讨论的,就以市场上主流充电器为主。其他的就暂且不论了。
对于铅酸电池组而言,严格地讲,是很难做到铅酸电池组和充电器完美地匹配的:因为铅酸电池本身有一个先天的不足。就是电池组的充满电时的电压,受温度高低的影响。是会“漂移”的。假如以摄氏20度作标准,温度每低一度,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就得每一单格提高4mV。反之亦然。
比如常见的48V铅酸电池组,就是由4个12V的铅酸电池串联形成的。每只12V铅酸电池,又是由6个单体串联起来的。因此,充电电压的变动,对于48V电池组来说,温度每升/降一度,充电器的充电电压就得降低/升高4×6×4mV。
比如到了冬天,室外气温是零下十度。充电器的充满电压,就得在原来按照二十度时设定的数值,自动上调。增加4×6×4×30mV。也就是2.88V。但是,绝大多数的充电器,不具备这种随着环境温度高低变化,自动调整输出电压的功能。因此,铅酸电池组就可以肯定地说,就没有一个非常准确地充满电的时候——不是没有充满,就是过充。只不过是没有充满/过充的程度不同罢了。
正因为如此,在使用和维修的大量实践中,我们就会发现:冬天,铅酸电池组在温度越低的时候,跑的里程越短(除了低温影响了内阻,充电电压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而到了夏天热的时候,充完电忘了拔充电器,第二天电池组就不能用了。拆开看,电池壳子都成了癞蛤蟆的皮肤了,高一块、低一块。凹凸不平——过充损坏了。
有鉴于此,因此在铅酸电池充电器电压设计选择上,很多的情况下都是宁肯冬天充不满,也要以防止夏天过充损坏电池组。毕竟充不满时,极板完全硫化,不是短时间内能形成的。要是过充了,一夜之间,电池组就报销了。
所以,现在的不少正规厂家的铅酸电池充电器,空载电压(也可以认为是涓流充电电压)在55.6V左右。也就是单体平均值在13.9V。而不会设定在理论上满电时的57.6V(4×14.4)。原因就是怕过充(市场上的劣质标称电压48V的充电器,空载电压还有59V以上的)。
所以,一旦铅酸电池转灯后,两个小时内,在春夏秋三季,要赶紧拨掉充电器。如果不这样干,直接的影响,就是电池组容量下降,甚至是报废;间接的影响就是口袋里至少又损失了二百多块钱。甚至是更多。
要是锂电池组,只要是保护板正常,电芯没有严重漏电的。充满电后不拨充电器,多少会耗点儿充电器空载的电。要是三元锂电池组,还是及时拔了吧。否则一旦保护板损坏了,或者是电池组漏液了。就可能引发一场火灾。影响有多大,就看连锁损坏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