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AI裁员”的话题上了知乎热搜:
据统计,这家名叫 Xsolla 的俄罗斯公司已经用AI裁掉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员工。
对于这种充满争议的反常举动,一些知乎er已经开始了合理“阴谋论”:
“这算个P的AI,无非就是加权加法的简单数学题,非常无脑。”
“大概率是某个时间段业务量剧增,不得已招了一批远程打工的,现在业务量没那么大了,就把AI搬出来背锅。”
还有人表示震惊:“今天他们敢用AI来裁员,明天他们会用AI干什么,我想都不敢想。”
这种规模的裁员本身就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人工智能来确定个人是否有足够的生产力来继续工作,已经让不少人倍感震惊。
更绝的是,那些被裁员的员工收到的离职通知邮件的措辞,冰冷到不近人情。
下面是内容提要:
“你收到这封电子邮件是因为我的大数据团队分析了你远程工作期间的活动,并将你标记为不敬业和效率低下的员工。”
“换句话说,当你远程办公时,你并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工作。你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震惊,但我真的相信 Xsolla 不适合你。”
信中唯一显得“人性未泯”的地方,是结尾:
Xsolla 已与多家人力资源机构合作,以“帮助您找到一个收入更高、工作更少的好地方”。
该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leksandr Agapitov (亚历山大·阿加皮托夫)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任何问题。
Why?
在采访中,他给出了这些理由:
1. 我们只是参考了其他企业的常见做法。
“公司裁员决定的灵感来自 Netflix、Harward 和其他组织,这些组织定期解雇 10% 最不敬业和效率最低的员工。”
2. 不针对任何人,而是说在座的各位……
“公司平等地裁掉了不同领域的专职人员:最差的程序员、最差的营销人员、最差的办公室经理、最差的管理员,甚至最差的会计师。”
3. 很多人远程工作就是在摸鱼。
“如果有人批评这次裁员决定,那只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就是效率低下的员工。”
4. 算法做决策更加公平公正。
“我们基于算法的解决方案尽可能无偏见。因此,从美国媒体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根据算法解雇一个人)比某些经理根据他们自己的观点这样做要好得多”
从这些回答中,能看出,阿加皮托夫并不担心离职员工,也不担心这些措施是否会损害公司前进的士气。
他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此次裁员的根本原因是公司近6个月的增长放缓,低于40%的增长目标。
在与经理讨论后,被AI“开除”的60名员工可能仍留在公司。
那些真正离开的人将保留医疗保险,并将获得相当于4~6个月工资的遣散费。
对他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危机,甚至随后还在社交平台发文:要么努力工作要么滚。
翻译:*俄罗斯脏话
而事实显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
媒体们更多地将此次事件称为“丑闻”,舆论质疑声不断。
被裁员的员工们也无法接受这些解释和结果,拿起了法律武器起诉他,要求复职、损失工资和100万卢布精神损害赔偿(超过 13,500 美元)。
而在此次裁员中被推上风口浪尖的AI,也被质疑是否用错了地方。
翻译:这种事真的不需要大数据或者AI
其实,AI裁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美国最大科技公司之一亚马逊早已全线启用AI监工,基层员工可以因为AI的判断而自动被开除。
争议从未停止,但是类似的事层出不穷。
或许,正如亚历山大·阿加皮托夫所说,他不过是顺应趋势,做了一件天底下资本家都在做的事。
AI、大数据、云计算……这些层出不穷的前沿技术究竟是服务人类,还是奴役人类?
就此次事件来说,或许真相就像开头那位网友的“阴谋论”一样,只是打着AI的幌子,单纯地想裁员罢了。
但是,在接连经历了“岗位可能被AI取代”、“可能突然被AI裁员”等惊吓后,程序员们心里的危机感和学习动力,可能超级加倍了。
这些魔幻事件背后,终究体现着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以及职场上越来越明显的马太效应。
敲代码之余,抓紧时间积累资产、进顶级公司、学习前沿技术……
否则,下一位“赛博时代受害者”,可能就轮到自己了。
相对比市面上面的培训班,科班的学习往往更能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海外硕士不仅仅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工作技能,也可以给自己的简历上镀一层金。但是出国留学近两年由于疫情原因愈发困难。在线硕士开始发力了,毕业后拿的是全日制的学位证,学费还便宜,对比起来简直不要太香。很多人可能会纳闷在线硕士,难道就是上网课吗?我想绝对不会这么简单,不然就配不上硕士这个学位了。
现在美国名校伊利诺伊理工大学2022年春季招生,中国区专属体验营来了,体验一下在线计算机硕士的福利待遇吧!限时两周,限30名!点击下方链接,锁定体验营资格吧!在线计算机硕士体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