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 PD则是一种快速充电标准,
USB Type-C只是一种接口形态,
USB3.1是一种传输标准,
即使是USBPD快充,如果要以超过5V或1.5A的电压电流进行快充,就必须是USB 3.1的USB Type-C接口,而现在的手机中使用Type-C USB 接口的并不多,甚至很大一部分使用了Type-C接口的手机实际上是USB2.0接口(接口形态和接口规范并不是捆绑关系,不是说用了最新的Type-C接口就一定是最新的3.1规范)
USB-IF组织发布了USB PD 3.0的重要更新,旨在一统快速充电技术规范的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实现了对高通QC4.0/3.0、联发科PE3.0/2.0、华为/OPPO等方案的收编
USB PD就是USB的快速充电标准, USB-PD协议则包含了高压、低压两大部分
规格方面,USB PD 3.0加入PPS(可编程)后,输出电压范围从5V扩展到3.0V~21V。同时,步进调幅电压为20mV,让低压大电流直充方式成为可能。
USB的接口形态可以分为
1) USBType-A,
2) USBType-B,
3) USBType-C,
4) USBMini-A(B),
5)USB Micro-A(B)
PD 3.0 芯片范例,LDR6022
为了规范快充标准,USB-IF(USB标准化组织)发布了USB PD 3.0的重要更新,旨在一统快速充电技术规范的PPS(ProgrammablePower Supply),以实现对高通QC4.0/3.0、联发科PE3.0/2.0、华为/OPPO等方案的收编,并且不允许USB接口通过非USB PD协议进行电压调整。如果厂商都把各自的快充协议写进PPS规范里头,那以后支持快充的手机,理论上使用其他手机品牌的快速充电头(PPS规范)也能实现快充。
PD是PowerDelivery,关注的是两个或者多个设备,甚至是一个基于USB接口的智能电网的电能传输过程,电能传输可以是双方向的,甚至是组网的,可以具备系统级供电策略。而QC是QuickCharge仅仅关注的是快速充电问题,电能传输是单方向的,不具备电能组网能力,不支持除了供电以外的其他功能。
当然,很多用户看了以后还是不了解其中的意义,简单的来说,如果PD协议得以普及,你又可以回到此前家里只用一个充电器就可以给所有手机充电的美好时光,甚至更美好的是这个充电器还可以给你的电脑和平板充电,而且手机也可以变身移动电源,这样,世界又重归清静,蜘蛛网消失吧!
4.USB PD快速充电通信原理
USBPD的通信是将协议层的消息调制成24MHZ的FSK信号并耦合到VBUS上或者从VBUS上获得FSK信号来实现手机和充电器通信的过程。
如图所示,在USB PD通信中,是将24MHz的FSK通过cAC-Coupling耦合电容耦合到VBUS上的直流电平上的,而为了使24MHz的FSK不对PowerSupply或者USBHost的VBUS直流电压产生影响,在回路中同时添加了zIsolation电感组成的低通滤波器过滤掉FSK信号。
US BPD的原理,以手机和充电器都支持USBPD为例讲解如下:
1)USBOTG的PHY监控VBUS电压,如果有VBUS的5V电压存在并且检测到OTGID脚是1K下拉电阻(不是OTGHost模式,OTGHost模式的ID电阻是小于1K的),就说明该电缆是支持USBPD的;
2)USBOTG做正常BCSV1.2规范的充电器探测并且启动USBPD设备策略管理器,策略管理器监控VBUS的直流电平上是否耦合了FSK信号,并且解码消息得出是CapabilitiesSource消息,就根据USBPD规范解析该消息得出USBPD充电器所支持的所有电压和电流列表对;
3)手机根据用户的配置从CapabilitiesSource消息中选择一个电压和电流对,并将电压和电流对加在Request消息的payload上,然后策略管理器将FSK信号耦合到VBUS直流电平上;
4)充电器解码FSK信号并发出Accept消息给手机,同时调整PowerSupply的直流电压和电流输出;
5)手机收到Accept消息,调整ChargerIC的充电电压和电流;
6)手机在充电过程中可以动态发送Request消息来请求充电器改变输出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快速充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