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标准答案,是不可救药的愚蠢
那么为了便于理解,我用一些典型的案例来讲解,什么是概率游戏,以及这个游戏,应该怎么玩。
比如典型的相亲,婚恋。人生大事,用标准答案来说,你的意中人独一无二,伟大的爱情,两情相悦,但现实往往不正确。找到合适的伴侣,本身就是一个概率游戏。
第一,增加接触面,也就是基数。
怎么增加,多参加线下相亲活动,多在交友平台注册,涛哥说的,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各种俱乐部活动,男女都有的诸如棋牌俱乐部,体育健身俱乐部等等,当然,胆子也要大一点,遇到不错的勇敢约饭局,约咖啡。就当开拓社交也行,增加异性接触面,总是首要的。
第二步,增加转化率。
那么有人肯定说了,啥叫转化率,难道要做海王,渣男么。其实这里的转化是可以是分步骤的,就好比广告的着陆页,用户产生点击,然后产生下载,到最后付费,是个漏斗模型,那么婚恋也是类似的,至少你要能增加第二次约会的转化率吧。
这时候就要不断复盘,看看如何提升自己的约会表现,着装,品味,话题,以及如何适度展现自己的优势。当然,健身保持身材也是很有意义的。
如果有关系不错,很铁但是没有婚恋关系的那种异性朋友,可以请个饭做个参谋,帮助自己做一些提升的建议,如何让自己在异性眼中更有魅力。
此外,也要换位思考,比如女生很多时候是缺乏安全感的,那么不是说非要拜金,但如何让她相信你们在一起可以在大城市定居下来,可以有长期生存,乃至于培养下一代的能力,都是你需要做出一定证明的。
当然,增加转化率需要一定成本,但也需要控制一下成本,一切都是度,一点成本都不准备付出,是不合适的,但是过度付出成本,这个也是不合适的。
所谓概率,也要评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成本高可以提升转化率,但成本高也会导致你无法承担过多的尝试。
前两步都达标了,能够不怵和异性接触,能够有较多的二次约会,三次约会目标的时候,才是所谓的第三步,过滤筛选机制,你就需要评估谁是真正可以长期一起生活的,是可以走的更长远的。然后开始侧重发展后续的关系。
这不是鼓励当海王,就好比非诚勿扰电影第一部里描述的,没有确定关系之前,大量的约会其实是非常合理的。
是的,人生很多选择都是类似的模型,比如找工作也是,第一步是大量的投递简历,发布简历,以及寻找社交关系和猎头推荐,从而增加个人的求职曝光。第二步是优化转化率,包括个人经验,技能的提升和包装,能力成长,从而获得更多面试机会,拿到更多offer,然后第三步才是筛选,哪些offer哪个才是你最终心仪的。
很多人还没开始投简历就跑来问,我应该怎么选择工作,拜托,你拿到offer了再来问啊。
当你理解人生的诸多重大决策,选择,都是概率和博弈,对,你在选择和下注,对手也是,无论是你和潜在的伴侣,还是你和潜在的企业,在双向选择中都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你希望用更低成本获得更高收益,不好意思,对方也是这么想的,然后博弈我旧文提过,谁是稀缺方,谁掌握定价权。所以前面说为什么你要多找一些可能性,只有你不是稀缺方,你才能掌握自己的定价权。
很不正确,但很现实。
概率游戏的一些要点总结一下。
第一,凡事并不是只有一条标准答案,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有概率,你做出选择的时候,要明确认识到这一点,一切皆概率,一切皆博弈。
第二,理解成本和预期,你要计算成本,什么成本,除了金钱之外,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你要知道,为了提高实现预期的概率,你愿意付出多少成本,你要清楚所谓预期是什么。
成本*实现预期的概率 ,是否大于预期的回报,大于的话我们称之为概率正预期,成本*实现预期的概率如果小于预期回报,我们称之为负预期。
其实我发现很多人会轻视成本,满脑子标准答案的人,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高昂的成本追求渺茫的预期,是为不智。
第三,理解博弈的底层逻辑,博弈的核心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共存游戏。正如劳资关系,就是典型的博弈理论的体现,当我几年前用博弈的思路讲解就业问题的时候,傻逼们只会在评论区贴所谓标准答案,事实就是,傻逼们自以为是的标准答案解决不了就业问题。事实就是,事实一直在沿着我的预测前进,而不是沿着所谓标准答案前进。所谓逻辑的价值就在这里,正确的逻辑是可以预测现实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标准答案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实事求是,满脑子标准答案的人根本理解不了现实问题,所以他们只能使用标准答案去归咎别人,只能等着别人拿标准答案来拯救自己,却对自己的现状无能为力。
当你试图达成自己目标的时候,你和你的老板,或者你和你的员工,或者你和你的潜在伴侣,或者是其他合作者,业务伙伴,都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理解双方的资源优劣,正确理解自己的稀缺性,正确的理解自己的博弈中的位置,才能合理的争取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突破信息茧房
在预判概率的过程中,最大的困境是信息茧房,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只有考上好大学才是出路,无论如何复读都是对的,因为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认知,只看到了这一条路,他们看不到更多的,更高维的信息,所以无法去认知其他的可能性。
几个典型的信息茧房。
其一,忽略时间参照系,时间是极为昂贵和重要的成本,也是判断产出回报的关键因素,但很多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忽略。
比如,无论任何时候我说,考研没那么重要,很多人都会说,你不知道,没有研究生文凭根本不好找工作。这个问题在哪里呢?
翻我的旧文,他们对比的同一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要对比的是当年的本科生和三年后的硕士生,更意识不到三年的时间成本未来在职场意味着什么。
比如很多海外房产中介经常宣传,某区域房价连年增长,其实对比的每年同区域新盘的开盘价格,但真实的情况是,你买入的房子每年折旧成本惊人,所以区域价格增长不代表你的投资增长,你应该对比的是某年买入后每年同楼盘二手房的价格变化,而不是新盘开盘价的变化。
忽略时间这个重要参照系,是最大的信息认知问题,也是诸多愚蠢决策的起因。
其二,非正常的才是新闻。
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很多人热衷于传播,诸如海外名校毕业生回国找不到工作,清北毕业生如何在职场表现不佳,为什么这些是新闻,因为不是普遍现象。所以才是新闻。
所以很多人看了某些新闻,听了一些个案,自以为是知道了世界的真相。
其三,容易传播的内容是迎合某些情绪的。
我之前提过的,“没有选择的人,觉得天选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最容易传播的是什么,海外留学回国没有竞争力的,海外移民混不好又回不来很惨的,对吧,我吐槽了几句新加坡物价飞涨就有人理解为我也后悔移民了。
所以你看到的热门传播的内容,都是迎合这样情绪的,如果有移民出去活得很舒服的,留学回国很有职场竞争力的,这种是不符合传播趋势的。
所以只有你能洞察这些,才能知道传播的信息有几分可信,真实的信息和传播的信息有多少差距。
其四,你要知道谁是提供标准答案的人,以及他们为什么提供那样的标准答案。
这部分我不展开了,抱歉。如果你真的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真的把握自己的人生。如果你不理解,继续安睡就好。
第五,理解多样性
什么是多样性,你的预期不应该只有一条路径。
比如说,有典型的言论是这样的,海外名校留学生回国在某大企业就业,hr根本不知道这个学校,毫无竞争力。那么结论就是,去读这个不如读211。当然,这种言论符合上面提到的迎合情绪,但读海外留学生的预期目标,难道就必须指定在回国某大企业就业一条路么?
海外名校留学回来发展,在一些特定的路径上,和国内知名大学相比,确实存在不足,这是事实,但其优势在于,其拓展了多种路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也是有预期价值的,当然有人说不,我的目的就是回来干什么什么,那么也许这个选择就是负预期的,但如果你希望保持多种可能,在未来寻求更多的全球社交链接,人脉资源和发展机会,那么也许这个回报就是正预期的,从我个人而言,我是希望给自己多一些可能性,多一些选择路径的,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只想追求确定性,很抱歉,概率游戏里,一切皆概率,没有确定性。
回到案例。
高考就是一个概率游戏,考上不同的大学,对应不同的概率,那么我知道很多人会因为考的不够理想选择复读,我不认为复读是概率正预期,或者说,我认为大部分复读不属于概率正预期。
为什么这么说,有一种复读我认为可能属于正预期,什么情况,你高考的时候拉肚子了,生病了,睡着了,考的一塌糊涂,远低于真实水平,这时候,复读大概率可以极大提升你的高考成绩,极大提升你的选校能力,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正预期(也只是有可能,因为还有其他选择)。比如TK教主高考就拉肚子了,远低于平时水平,但没有复读,也实现了人生的阶层跃迁。
如果仅仅是觉得自己还能考的再好一些,这一年的时间成本是很贵的。而潜在的回报可能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年轻在职场是巨大的优势,职场对年轻人的容忍度和对年长者的容忍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在一定的岁数走到职场足够高度,基本上就会遇到天花板。
一切皆概率,你要说个案,负预期也会有正面个案,总有人抬杠,我知道谁谁谁复读后成就特别好,对,还有人去澳门赌场赚了很多钱,但负预期就是负预期,概率游戏而已,永远记着这一点。
几年前提到考研的话题,也是很多人喷,但是今天回顾一下,几年前考研的孩子现在毕业了,就业情况比几年前的本科学位更好了么?就算有人会好一些有限,但你的时间成本真的无所谓么?你知道你职场黄金期总共有多少年么?考研还有二战三战的,我是完全不能理解,你出来后一把年纪还是职场新人,用不了几年就开始中年危机。
早点进入社会摸爬滚打是最好的成长,是产出回报最高的路径,你复读,你考研,对比的参照系是在社会的成长和工作经验积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负预期。当然,有人说,某些领域必须有研究生学历,当个学霸走学术路线不可以么,可以,如果你真走这条路,请告诉我为什么你没有免试推研的资格。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完全没有考研这个说法,而且几乎看不到复读生?(我所了解的只有韩国有这个,比例比中国还高,你们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么。)
再说一个好玩的案例,就是确定性和概率性的思维碰撞,中国高考,完全按照成绩排名,录取学校基于明确的录取成绩,录取与否和分数线之间存在确定性的关系。但是西方并不是,存在较大的偶然性,或者概率性。比如今天看到一个案例,国内有个学霸今年申英国名校,喜获剑桥offer,但是同专业的ucl居然把他拒了(ucl录取标准远低于剑桥),这个学霸有点较真,就写信argue这事,问问自己为什么被拒了。结果对方招办把邮件转给了报考专业内的教授,真的有个教授仔细阅读了他的成绩和背景,然后教授也一头雾水,说他的条件确实优秀,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拒掉,然后再转给了招办,招办老师也有点迷糊,说他们并不清楚当时的审核人员是基于什么标准发的拒信,但是表示如果对方有诚意来ucl,可以发给一个其他专业的offer。当然,没有意外,学霸最后还是选择了剑桥。
那为啥说这个案例,说就算是对方大学招办老师,也不一定十分明确录取的机会,A水准考试全A+的学生收到拒信的情况很常见。一切皆是概率,在海外大学申请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很多中学学生和家长按照中国确定性的思维报考海外名校,觉得自己成绩没问题,然后结果却大失所望,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常见。
所以,回到现实,早点接受概率性,早点理解人生是个概率游戏,早点学会如何在概率和博弈中做出选择,正确理解所谓标准答案的潜台词,你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前程。
多说一点,有人说,很多小城市,普通人有份工作,有每月固定收入,每天撸撸串喝喝小酒也挺不错的,有一说一,是的,大部分人其实也可以这样生存,你这么理解也可以,但这里有个问题,就一个小问题,就是,这种生活的容错性很低,能理解么,一场意外变故,一场大病,一场骗局,可能就会陷入非常绝望的境地,自身几乎没有容错性,所有容错交给社会和政府。
人生很长,从几十年来看,出现各种意外的概率并不是小概率,你看,又回到了概率游戏里,而社会是否能够保障这样的容错性,各自评估吧。标准答案是有的,我就不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