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数据结构
1 在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结点后造成了不平衡,设最低的不平衡结点为A,并已知A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一1,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则应作____型调整以使其平衡。
A. LL
B. LR
C. RL
D RR
答案:B
解析:二叉树中结点的平衡因子定义为它的左子树深度减去右子树深度。因为A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为一1,所以A的左孩子的右子树一定高于A的左孩子的左子树;而A的右孩子的平衡因子为0,所以A的右孩子的左、右子树同高。
现在需要判定被插入的结点是在A的左子树上还是右子树上。考虑到A是最低不平衡结点,因为A的右孩子现在的平衡因子是0,说明新插入的结点不会在A的右孩子的左右子树上,也就是插入的结点只能在A的左子树上。
再根据A的左孩子的平衡因子是一1,可以断定插人位置在A的左孩子的右子树上。因此是LR关系,即应做LR型调整。
拓展:
平衡二叉树(AVL树),或为空树,或为如下性质的二叉排序树:左右子树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左右子树仍然为平衡二叉树.
平衡因子BF=左子树深度-右子树深度.
几种平衡旋转法,请查看: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530557/article/details/113367016
计算机网络
2 在CSMA/CD中,如果网络中某个发送站点一旦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发冲突码,其他站点都会______
A.处于待发送状态B 相继竞争发送权C 接收到阻塞信号D.有可能继续发送数据
答案:C
解析:在CSMA/CD中,如果某个结点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检测出冲突,为了解决信道争用冲突,发送结点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发送“冲突加强信号”,以让网络中所有的结点都能检测出冲突存在并立即丢弃冲突帧。这样,就可以减少因冲突而浪费的时间,从而提供了信道的利用率。
操作系统
3 设有一个记录式文件采用链接分配方式,逻辑记录的固定长度 100 字节,在磁盘上存储时采用记录成组分解技术,物理块(盘块)长度为 512 字节。如果该文件的目录项已经读入内存,要修改第 22 个逻辑记录共需启动磁盘 ______次。
A 1B 2C 5D 6
答案:D
解析:第 22 个逻辑记录对应第 4 (22 × 100/512= 4 余 152 )个物理块,即读入第 5 个物理块的数据。由于文件采用的物理结构是链接文件,因此需要从目录项所指的第一个物理块开始读取,依次读到第 4 块才能得到第 5 块的物理地址,然后读入第 5 块中的数据,启动 5 次磁盘,此外修改还需要写回操作,还需要访问一次磁盘,所以共需要启动磁盘6次。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已知大写英文字母A的ASCII码为41H,现字母F被存放在某个存储单元中,若采用偶校验(假设最高位作为校验位),则该存储单元中存放的十六进制数据是_____
A. 46HB. C6HC. 47HD. C7H
答案:B
解析:F的ASCII码应为46H=1000110B。标准的ASCII码为7位,在7位数前面增加1位校验位。按照偶校验规则,偶校验位为1。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整个校验码(包括校验位和信息位)应为11000110B=C6H。
拓展:
偶校验英文简写EVEN,当实际数据中“1”的个数为偶数的时候,这个校验位就是“0”,否则这个校验位就是“1”,这样就可以保证传送数据满足偶校验的要求。在接收方收到数据时,将按照偶校验的要求检测数据中“1”的个数,如果是偶数个“1”,表示传送正确,否则表示传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