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 - 张宏杰
读完了曾国藩传,总体感觉他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也不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感觉靠的就是他自己的这股韧劲。从七次科举的笨拙之路,到进京学做圣人的自我反省蜕变,展现出惊人的升官之道。而后,开始创办湘军,反思清军的腐败,励精图治,靠着结硬寨、打呆仗,历经安庆、天京击败太平天国,一举成为大清朝的最有权势的人。他没有特别花哨的地方,靠着笨拙的方法,自我管理,不断反省,不断调整,审时度势,一步一步达成目标。
曾国藩一生有很多我们普通人应该学习的地方:从不取巧,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邪道,不走捷径。他从最初的笨拙,到后期的大悔大悟,懂得变通。他虽然是一个清官,也没有走入极端的“清官”悲情的情节。他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
曾国藩这个人的一生,起点极低而抵达的高度很高。曾国藩的智商平常,一个秀才考了七次。身体禀赋很差,一生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出身也很平常,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年轻的时候,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这个过程是非常富有启发意义的。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曾玉屏当初送孩子读书的决定,现在看来不再荒唐,而是无比英明。
他坐在书房里,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要找出失败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自己太笨了。
当然,用力不能用蛮力。再重复老路不行了,他一定要从过去的学习思路中突破出来,寻求改变。主考官说我文理不通,怎么个不通法呢?以前的学习,有什么经验教训?他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要“学做圣人”
为什么要“学做圣人”
十月一日开始恭楷写日记。把一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要细细地过一遍,然后反省哪件事做得不对,哪句话说得不对,“痛自警醒”,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所以曾国藩说这就是“师友夹持。曾国藩把日记给朋友们看,主要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行为坦诚地公布在朋友面前,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
“立志”或者说确立一个终生的奋斗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惊人的进阶之道
曾国藩升官迅速的原因:
1 得益于他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2 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一个人获取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要靠朋友。所以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能有多宽广。
3 是中枢有人在背后帮他的忙。看曾国藩的一生,与上级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从不失态。他和穆彰阿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走动并不是特别勤,所以后来穆彰阿倒台,曾国藩也没有受到牵连。
4 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道光皇帝对他的欣赏。一旦有任务,曾国藩就会全力以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完成。他不会像那些眼高手低、有名士气文人气的翰林官员一样,看不起俗务。
曾国藩做事的作风是从不取巧,踏踏实实,不搞任何歪门邪道,不走捷径。事后证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湘军崛起
只有曾国藩一个人,一不要钱,二不要利,只想真正为国家分忧。这就触犯了官场潜规则。
湘军为什么牛气
事必躬亲:史载曾国藩“创建舟师,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不惮再三更制以极其精”[插图]。字字不虚。曾国藩身上有着突出的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勇于尝试,勤于尝试。做事讲究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特别强调要“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插图]。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建成十营水师。曾国藩建军,确实筚路蓝缕。
纪律严明:官军用命,勇敢无畏。除此之外,西式武器的运用也是湘军取胜的关键原因。
组织原则:其实很多时候做事不需要你有什么超天才的想法。你只要好好总结一下别人都犯了哪些错误,然后你反着来,你可能就成功了。
曾国藩痛于“败不相救”现象,制定了“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也就是说,他挑选他认识和欣赏的人做营官,营官再去挑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去做统领,这样一层层挑选下去,直到普通士兵。重视政治教育。曾国藩把军队的训练,分成了“训”和“练”这两个部分。所谓“训”,就是“训话”,也就是政治思想教育。“练”,才是练习军事技术。“训”和“练”相比,曾国藩更重视“训”。
其实成功之道,没有捷径,就是提前准备,深入分析,及时反馈调整
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在对事物进行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处理完了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做参考。“智慧愈苦而愈明”,是他的切身体会。
对于有志者来说,挫辱是最大的动力,打击是最好的帮助。咬紧牙关,把挫辱活生生吞下,就成了滋养自己意志和决心的营养。这构成了曾国藩生命经验中最核心的部分。
大悔大悟
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地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第一,他变得和气、谦虚、周到了。
第二,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
第三,他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了。
湘军获胜
安庆这块难啃的骨头
笨人曾国藩的战术方法就是六个字,叫作“结硬寨、打呆仗”,或者叫“打死仗”。曾国藩后来自己总结说:“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其实曾国藩一生做事,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做得扎实,做得牢靠。这种作战方式,也是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因此曾国藩打仗的第一秘诀是“稳”,先立于不败之地。军事首重“自固”,就是先要保存自我,然后才能谈到争取胜利。
战略上有一条基本的原则,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要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战略安排行动,迫使对方跟着我们的步子走,而不是按照对方的战略安排行动。说白了,就是将战略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役
1.著名的“天京”攻坚战
在奕䜣和慈禧的联合主政下,曾国藩得到了坚定的支持,进入一生中难得的顺境。何桂清集团被彻底拔除,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巡抚全部成了曾国藩的嫡系。为了让湘军尽快建功,朝廷对曾国藩几乎是言听计从,全国范围内相关的封疆大吏进行调整也以是否能配合湘军作战或筹饷为转移。在两广,总督劳崇光因协饷不力被调离,换成和曾国藩关系很好的晏端书,之后曾国藩的好友郭嵩焘又署理广东巡抚。在四川,原湖南巡抚骆秉章调任四川总督,四川布政使刘蓉则是曾国藩同乡密友,在长江上游为湘军协饷。这番话,一是表明他不愿前来抢夺曾国荃的战功;二是催促湘军加快攻城动作,以减轻朝廷对他的压力。
权位
《易传》中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当一个人的地位、权势、声望达到顶点的时候,也就是要走下坡路的时候。稍微处理不慎,会带来无法预计的危险。因此,越是辉煌的时候,越应该努力保持清醒的头脑,趋福避祸。
失和之后,曾国藩从来没有公开说过左氏一句坏话,私下里也不怎么对人谈论他与左氏的是非短长,真的做到了“相忘于江湖”。
也就是说,曾国藩喜欢听好话,也能听坏话。做事能决断有霸气,但都是凭情理。用人处事,从大的格局到小的细节,都值得学习。表面上看很疏朗大气,其实思维极缜密。说话表面上听起来不着边际,实际上办事极精细。他曾经说,李榕只了解我的深处,不了解我的浅处。又说,古人办事,之所以不可及,只是能够举重若轻。为什么能够不动声色就改变天下大势呢?举重若轻而已。
两江总督的清与浊
不准大排场,只收小礼物因为官员送礼,送的不光是钱,还是人情。你一点儿不收,就显得你“不近人情”,这不符合曾国藩“和光同尘”的作风,也不利于他与下属建立基本的情感联系。所以在实在拒绝不了的情况下,他会从下属送来的礼物中挑一两样价值最轻的收下来。
曾国藩的“小金库”
从以上这些叙述,我们可以确认曾国藩是一个清官,他为晚清官场带来了一阵新风。但是人们在历数清代著名清官时,很少有人会提到曾国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曾国藩做官还有另外一面,就是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的一面。
曾国藩并非所有作为都如此光明正大,无可挑剔。有一些举动,很有“潜规则”之嫌。第一项是吃喝应酬。在官场应酬上,曾国藩并不标新立异,而是尽量从俗。刚刚就任总督时,他曾经拒绝一切“公款吃喝”,不久以后,他发现这种要求实在难以贯彻,所以后来有一些特殊的场合他也就随波逐流了。综观曾国藩一生,他的为官风格十分独特。一方面,曾国藩确实是一个清官。他的“清”货真价实,问心无愧。在现存资料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但另一方面,曾国藩的逸事中缺少“囊橐萧然”“贫不能殓”、在官府里种菜吃这样容易让人觉得悲情的极端化情节。
洋人也是人
这些事情,让曾国藩认识到,这些洋人,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没有文化根基的蛮夷。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信仰、文化系统和做事原则。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他认识到,“师夷智”不能停留在购买使用西式武器阶段,而必须深入学习研究西式武器背后的秘密,也就是进入学习掌握西方科学和技术阶段。只有把这些秘密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与洋人平起平坐乃至战而胜之的可能。
曾国藩第二个与众不同的观念是诚信外交。所谓诚信外交,就是对外国人也要讲信用。
人才大计:塑造李鸿章
人们提起曾国藩,一般认为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平定太平天国和兴起洋务运动。其实除此之外,曾国藩一生致力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培养人才。
就是说,做将帅的,一定要帮助下属立业成才。对待下属,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内心里希望他们发展得好,这样,他们才从内心感激你的恩德。
大清王朝最后的领航者
后世骂曾国藩为“汉奸”,主要原因是他对大清王朝的忠诚。他以汉人身份,镇压了反清起义。
曾国藩毕竟是一个坚忍到底的人。他知道,王朝命数之类的事,是上天做主的,自己不必代为做主。自己能做的,只是尽自己的人事。在生命的尽头,他用尽全力,又在洋务上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奏请派出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推动这个古老而多灾多难的国家向前走了一步。
听说曾国藩死前没有经过多少痛苦,一笑而逝,足证这是一个能上感苍天的圣人。活着的时候已经是完人,死后又盖棺论定为圣人。人生如此,夫复何憾。
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
不论如何,曾国藩用一生捍卫、守护了自己珍视的文化和信仰,他死在了补天填海的路上。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他无望的努力在人类精神征途上,树起了一座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