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位初出茅庐的新人最近犯了个常识性错误:
出差五六线城市,行程规划过于紧凑,没有为行程留下足够的冗余时间,只要一个环节没有按计划实现,整个计划泡汤,为项目造成了巨大的风险。
新人的这个错误更新了我对常识问题的思考:年轻人是否会习惯了一线城市的高效运转规则,而忽略了整个世界完整的游戏规则?
把事情办成的能力,也是现在大家经常提及的办事能力或执行力。本周的文章,就这一点谈谈我的理解。
理解游戏规则
我在警队服务了三十年,认识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 不过,在这三十年里,我学会了一件事 就是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无论明也好,暗也好,第一步,学会它。 不过很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 知道为什么?因为自以为是。 第二步,就是要在这个游戏里面找出线头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进取。 这样才能勉强保住性命。
——电影《寒战》
以上是电影《寒战》的一段台词,牛逼的职场生涯如此,牛逼的人生也是如此,每一步都是一道坎。
聪明人,在第一步中活下来,在第二步中进取,利用游戏规则打造自己的理想的局面。对于更牛逼的人,还有第三步,就是改变游戏规则,在改变游戏规则,与更多人协同合作,进入非零和博弈。这是另外一个宏大的话题,找机会详述。
对于创业者和职场新人而言都是一样的,第一步死亡是大概率事件,第二步进取是随机事件,随机不是敌人而是天赋和机会,能走到第三步的是小概率事件。
还是在电影情节里取材,在卡梅隆执导的电影《阿凡达》中,男主的双胞胎兄弟死了后,他也像个职场新人那样,每天穿上阿凡达的身体去上班,花了大量时间理解潘多拉星球的游戏规则并努力在规则中活下来,然后在夹缝中取舍之间进取,抓住关键性规则,以及随机性搭档,最后改变游戏规则,让系统规则走向理性。
而结合此次的新人错误来谈,则集中在误解了两点游戏规则:
- 团队真正的价值在于协同效应,在此次环环紧扣的出差计划中,这位新人,高估了协同配合各方的行动效率,以及不同社会合作模块间的配合效率。
- 只有对他人有贡献,让对方感觉有价值,工作本身才具有了价值。此次事件中新人低估了作为团队协调人员的价值,觉得自己无非就是定一下时间表即可。
了解所在的环境
环境条件各种各样,本次讨论先聚焦在如我们企业现状一般的“小公司”。
我所理解的“小公司”是几十个人的公司,职场新人去了这样的小公司之后,需要先理解小公司的发展特点。
小公司,不论做什么创业或者普通的买卖,本质上是试错效率与解题效率的问题。
小公司能否成长起来,甚至基业长青,其判断标准正是试错效率。
逻辑推导是,对于小公司而言,外部的市场条件是不可控的,唯一可控的是手中的资源如何分配。最直接的就是人才和钱花在哪些地方。那么成功成长起来的小公司,在资源分配上浪费的一定要少于同类公司。
但是,浪费却是必须的。因为成长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如果不浪费,根本就不知道路在哪里,不知道哪些机会可行。所以,小公司真正拼的是试错效率,优秀创业者的优势在于试错的效率高。
第二个层面是解题效率。
别人算不过来的账,你能算得过来,而且可整理出方法论来重复执行。解题试错可以,但大方向不能出错,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资源会被毫无效率地牺牲掉,**如果没有战略级的思考,就是在牺牲士兵的信任。**其次,好公司的反馈一定要短一定要快一定要冷静客观,要能快速纠正错误。说到底,无论是通过智慧、勇气、力量,还是运气,最终小公司是要找到自己的成体系的打法。
小公司对待失败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我们团队高度重视数据指标和办事清单流程,其实是乐于接受动荡、试验和混乱无常的精神。犯错所获得的经验,与后续学习到的优化方案,这算是职场新人一个极小的套利吧。
思考问题的方式
新人习惯盲目开展工作,有活干立马开始干,这很容易陷入傻干。此次排期事故的问题就在于此,已知项目上线时间和出差地点,凭直觉预测车程和上线项目所需时间。
职场新手要懂得,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
美国行为科学家 艾得·布利斯 提出过一个定理: 用较多的时间为一次工作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工作质量提升。
简单来说,花时间做计划的时间会提升工作效能。此次新手死扣一般的行程安排,将原本毫无风险的事情,搞得非常紧张,项目组像一群无头的苍蝇一样。与其盲目摸索、四处乱撞、风风火火、紧紧张张,倒不如事前多花费一些精力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用什么方法、分析哪些方面才能做好一份计划?
首先,要有基础的常识作为前提,否则后续的计划都是纸上谈兵。此次事件新人做了普通人不会犯的错,比如人的体力精力是有限的,合适价格合适时间段的车票机票资源也是有限的,快递是会因为天气人员等各方面出现延误。
其次,要训练结构化思维,学会俯瞰全貌学会取舍,以下举例说明:
-
无遗漏无重复的提炼论点。以永恒的“减肥”问题为例,首先回归到问题的本质,减肥就是消耗与摄入的问题,所以第一层思考就是增加能耗、减少摄入,或直接清理库存(抽脂)。
-
然后接着对这三个问题逐一分析,增加能耗的办法,一个是增加消耗一个是加速代谢;去库存就是去脂肪以及其他多余的;减少摄入,就是减少热量摄入降低热量吸收。
-
进入第三层的拆分,将第二层的维度都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增加消耗的方法有增加肌肉比例进行相应力量训练等,增加活动量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等。
-
接着,在继续找出行为关系以及相关重点,其实最关键的当然是减肥的人本身,除了自身的自律自控力还有就是如何接受改变。
-
这里,要练习假设性思考,比如假定一个自身所能接受的生活节奏变化和调整的幅度,然后执行一下假定,如果偏离假定则更新假定重新,重新调整计划。
有效沟通的逻辑
职场新人如果被人觉得很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沟通能力有问题。很多新人习惯了令行禁止的单向沟通,真正有效沟通的逻辑是,无论与客户,还是和同事在一起,双向沟通才有意义。所有的沟通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职场沟通的场合、方式一定要作有效设计,朝向有利于预期目标实现的方向,考虑沟通双方的需求,让对方听得懂。
广泛应用的沟通技巧,是**“请先从结论开始说”**。新人习惯了讲故事的“演绎法”陈述逻辑,按前因后果的沟通。比较好的陈述,是写论文的“归纳法”陈述逻辑,先给结论再论证的“总-分-总”结构,这是企业要严格要求职场新手保持的习惯,落实到日常邮件、会议、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等工作中。
大石哲之在《靠谱-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中将该“总-分-总”结构,论述成 P-R-E-P 原则,P 代表 Point,R 代表 Reason,E 代表 Example,最后一个 P 还是 Point,就是表明观点时要先说结论,然后用数据化的内容来说明这个结论的可信程度,再用一个例子强化大家的印象,最后还要重复一遍你的核心论点,完成一次完整的表达。
总结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做事的一套方式,这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所练就的,它或来源于过去我们触达成功的经验,或总结于我们失败过后的复盘。有一点,我希望身边的年轻人都可以明白,这办“事儿”的方式是有优劣之分的。我们身旁从不乏一些人就是可以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即使偶尔失败也不会造成大面积的损失;也有另外一些人,他们总做不到自己心中理想的成功,犯的错误会让所有人都焦头烂额。
在我看来的真正努力,就是勇于与自身做抗争。
勇于试错,发现不足,把自己的行事方式刻意练习优化,才是真正地升级系统,从而取得真正的“成长”。
而这骗不了自己,也靠不了别人。
Andy 芦苇科技创始人、CEO
芦苇科技-广州专业软件外包服务公司
提供微信小程序、APP应用研发、UI设计等专业服务,专注于互联网产品咨询、品牌设计、技术研发等领域
点击访问 www.talkmoney.cn 了解更多
万能说明书 | 早起日记Lite | 凹凸壁纸 | 言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