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在3G网的应用(转)

news/2025/2/16 5:54:39/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是目前最为热门的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享受网络服务的技术,而互联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读、可听和可视的信息内容。即将到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紧紧的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实现随时随地根据自己意愿访问任何信息的通信方式。

  3G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需要一些的先进技术来保证这么一个系统工程得以实现。在3G的数据业务实现方面,具体到用户的编址、寻址和路由技术,3G网络将会采用IPv6技术。IPv6是下一代互连网的编址、寻址和路由技术,他以IPv4为基础,他克服了IPv4技术的一些关键缺陷,特别适用于无线数据业务环境。

  3G网络是一个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数据业务的网络,各种数据应用,例如可视电话,MP3,游戏,网页浏览和电子邮件等,还是以IP包的形式承载。每一个数据业务的终端要接入网络获得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就需要得到IP地址来访问网络。今天我们中国的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了3个亿,假如有10%的用户采用数据业务,那也将是几千万的数据业务用户。因此3G业务的发展,尤其是数据业务的发展需要网络能够提供大量的IP地址作为技术保证。

  然而目前的IPv4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很难满足3G网络的地址需求。主要是因为IPv4技术面临着地址枯竭的困境。尽管IPv4 有32位地址空间,可以容纳4,294,967,296个地址,但是IP地址分配原则造成IP地址的大量浪费,这样实际上我们共用的IP地址只有几百万个。这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移动和固定用户的地址需要。针对目前可以分配的IP地址接近枯竭的状况,一些结构不得不采用私有的IP地址,这些机构的网络与其他机构的网络通过公共IP网互联时必须通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NAT)把私有IP地址转换成共有IP地址才能进行互联互通。NAT地址转换不仅造成网络性能上的瓶颈,而且有些应用是无法穿透NAT的,例如经过加密的数据包以及一些不使用UDP和TCP协议头的数据包。由此可见,IPv4的地址限制影响了网路的发展和应用的实现,尤其是在需要大量IP地址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IPv6的协议大大扩展了IP地址范围,这种新的技术采用128位地址空间,有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68,211,456个地址,是IPv4地址数量的296倍。 这麽巨大的地址空间可以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地址分配需要,这样的地址空间意味着地球上每平方米可以拥有665,570,793,348,866,943,898,599个地址,地球上的移动电话、汽车、仪表、电器设备,甚至每一粒沙子都可以具有多个IP地址。地球上的IP地址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采用IPv6技术后,不需要再采用目前采用的节省IP地址的手段,例如NAT技术,这给我们的网络设计和应用的实现都带来巨大的好处。由此可见采用IPv6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地址枯竭的问题。

  IPv6除了解决地址问题以外,与IPv4相比还具有以下好处:

  1)IPv6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设计,IP地址的层次结构可以表达全球网络结构和路由结构,这种分层次的IP地址设计大大减少了骨干路由设备的路由表。

  2)IPv6具有更加有效的自动分配地址能力,与IPv4相比,即使没有DHCP服务器,IPv6设备也可以自己自动配置IP地址,而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配置完成。

  3)IPv6能更好的实现IP QoS ,IPv6协议头里的流标签字段可以对IP流进行分类,使得IPv6设备能对不同的流进行不同的处理。

  IPv6以其巨大的技术优势,纵将会在未来的IP网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其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IPv6将会发挥重要的重要。3G网络的分组核心网(PS域)事实上就是一个IP接入网,通过 这个核心网移动用户可以接入到因特网上享受移动冲浪服务。在移动用户接入移动网络,享受信息服务之前需要获得IP地址,移动用户得到的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也可以是IPv6地址,但是采用IPv6技术能够避免巨大数量的用户享受移动数据业务时地址限制问题。

  IPv6技术固然有其巨大的优势,但是IPv6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我们大量的网络设备和应用都是基于IPv4设计的,并比支持IPv6,要实现IPv6需要分步骤稳步过渡,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可以将部分网络节点升级为IPv6和IPv4两种编址方式都支持的节点,然后在进一步升级为IPv6节点。在没有全网节点全部升级为IPv6节点前需要考虑采用隧道、地址转换以及双协议栈等方式过渡方案。

  在我们的3G网络也是如此,3G网络的IPv6最先可能在手机终端上实现,这也是业务先行的思路所致。如果3G终端帅先采用了IPv6技术,而现有的以特网没有采用IPv6技术,就需要过渡的办法,常用的过渡办法有用IPv4隧道承载IPv6包的技术,还有IPv6地址与IPv4转换技术以及双协议栈等多种技术。例如,如果3G终端采用IPv6编址,因特网的服务器然就是IPv4的服务器,那么就可以采用主机到路由器的IPv4隧道承载IPv6包的技术。在3G终端上将IPv6包封装在IPv4隧道里,然后透过IPv4的网络,或者在GGSN上进行封装将IPv6包通过隧道传送到目的主机。

  由此可见,要真正的实现IPv6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没有实现端到端的IPv6之前,IPv6的全部优势还不能正确发挥出来。对于3G网络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只在3G网络的分组域实现IPv6并不能真正的解决目前IPv4网络故有的问题。我们向IPv6的迈进需要一步一步实现。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294527/viewspace-12558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0294527/viewspace-125584/


http://www.ppmy.cn/news/247348.html

相关文章

【5G/4G】AT Command 详细教程(基于3GPP Spec 27.007)

文章目录 AT Command 使用指南 (针对3GPP Spec 27.007)一、AT Command 结构二、AT Command Response 和 result code 结构2.1 command V1 格式2.2 command V0 格式2.3 几类 Result codes 三、AT Command 使用举例 本人就职于国际知名终端厂商&#xff0c…

IPV6相关

目录 一、IPV6地址组成与专业术语 1.基础分类 2.本地链路地址范围区域概念 3.本地环回地址 二、centos配置IPV6地址 1.终端命令配置IPV6地址和网关 2.文件中配置IPV6地址 三、IPV6连通测试 1.全局单播地址进行ping 一、IPV6地址组成与专业术语 1.基础分类 IPv6基础知…

ipv6小综合

目录 实验要求中间IPV4部分ip及环回配置nat的配置 整个ipv6的配置ipv6 地址划分R1上面ipv6环回及接口ip配置ripng配置,连通左边R1上ipv6 路由汇总ipv4 ipv6 共存6to4 隧道口配置右边ipv6环回及接口ip配置ospfv3配置bgp的配置及内部联邦R6做反射器 实验要求 中间IPV…

IPv6专题系列:01. IPv6地址介绍

IPv6地址格式 IPv6地址从IPv4地址的32 bits扩展到128 bits,IPv6地址的表示、书写方式也从IPv4的点分十进制,如192.168.1.1,转变为: 即,16 bits一组,采用16进制表示,共8组字段,每个字…

IPv6+VRRP6

实验背景 如下图所示,在IPv6网络中,主机PC1、PC2通过接入层交换机LSW1接入网络,为了保证两台主机用户的业务在网络中不中断,在LSW2与LSW3上配置VRRP6主备备份功能,同时考虑到设备承载数据流量的压力,做VRR…

IPv6 — IPv4v6 综合组网技术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IPv4v6 综合组网技术(转换机制)双栈策略隧道策略IPv4v6 综合组网技术(转换机制) 对于大多数企业,必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现有的 IPv4 网络中分步引入 IPv6。因为 IPv4 和 IPv6 的协议头格式不同,因此两种协议之间无法进行互操作。但就当下而言,在大多…

3G是IPv6的3G(转)

人们在了解3GPP/3GPP2体系中的IPv6时经常会产生混乱,这是由于IPv6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造成的。首先是数据承载层面,在这里用户数据流量经过运营商PLMN从MS流向PDN。另一个是传输承载层面,它与数据承载层面是两个不同的逻辑层面。概括来讲&…

3G技术及IPV6

3G技术及IPV6 移动通信技术蜂拥而至!3G、2.5G等通信新名词的出现,令人眼花缭乱。那么,移动技术2.5G和3G技术究竟是什么?现就引给大家作一个初步介绍,希望通过阅读此篇文章,让您对移动通信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