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整个浪潮“集团”(它有许多分支机构)在“Inspur品牌”推动下,四处散发着勃勃生机,浪潮的“老面孔”完全看不见了,浪潮的“Inspur面目”浮出水面。所有浪潮人都在为新品牌“Inspur”而战。他们在思考,他们在行动。
“Inspur”是什么?是什么意思?这是国际知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给浪潮起的一个“外国名字”。“浪潮”一词,在国人眼里,让人想起“巨大的波浪”,气势宏伟,无法阻挡,意思不错。可是,外国人懂得这层意思吗?显然,他们不懂。那么,“浪潮”一词的汉语拼音“LangChao”,外国人怎么看呢?实际上,他们对于“LangChao”这个组合词也颇感费解,读起来也很感困难,他们对于“Chao”这个字符组合,甚至根本不会发音,也许还会联想起“Chaos”(混沌)一词。总之,“Langchao”不宜作为一个被外国人容易接受的公司名称和品牌。浪潮人终于发现,他们要想走出国门,“浪潮”的名字不灵了。起名字,有学问。浪潮请来了Interbrand公司,它是国际著名的“起名大师”。国际名称,很有讲究。国家名称,不能在这个国家好听,在那个国家难听。起一个好的国际名称,要精通许多国家的语言,确实很不容易。Interbrand给浪潮集团起了个很不错的外国名字“Inspur”。“Inspur”的读音由“Inspire”(鼓舞)+“spur”(激励)两个词的读音巧妙地合成一个词:“Inspur”。对于外国人,“Inspur”这一人造词,读起来,非常上口,仿佛在向远方呼唤着自己的一个孩子:“Inspur”!
今年4月18日,浪潮公司庄重地向世界宣布了自己的外国名字“Inspur”,同时起用了“Inspur浪潮”商标。在浪潮总部,到处都是“Inspur浪潮”标志。
从此,浪潮人在“Inspur品牌”推动下,精神焕发,“返老还童”,横扫一切暮气,创造全新天地。当今的浪潮人,人人心中有“Inspur”(激励奋进),目光全世界。浪潮人,把浪潮(齐鲁)变成浪潮(北京),走向浪潮(世界)。
“Inspur浪潮”定位于面向全球范围的服务器生产厂商。2005年,全世界服务器销售市场:Windows服务器177亿美元;Unix服务器175亿美元;Linux服务器53亿美元。服务器出厂要预装操作系统,这是常识。至于预装什么样的操作系统,这要依据用户的需求而定。如今,Linux服务器在南美、欧洲、澳洲、非洲和东亚地区出现强劲需求。“Inspur服务器”预装Linux操作系统,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甚至是必然的选择,不应视为“怪异行为”。当然,预装“商用”Linux操作系统,已有先例(比如:红帽、Novell);预装“自由”Linux操作系统(比如:Ubuntu),没有先例,这是事实。但是,“商用”Linux和“自由”Linux操作系统的区别在于对其有没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服务,其系统软件本质上是一样的,相差无几。比如:“红帽Linux”,是由红帽公司及其代理商提供技术支持;“Ubuntu Linux”,是由Canonical公司及其普遍全球的200多个代理商提供技术支持,两者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Ubuntu Linux”是“自由”的操作系统,是可以“自由使用”的操作系统,但是,它的技术支持还是要收费的呀,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当今,世界上已有200多万Ubuntu用户,而且每隔8个月,这个数量就要翻一番。今年6月1日,Ubuntu将发布它的第一个服务器版本,“鼓励”(Inspur)广大企业“自由采用”。Ubuntu在呼唤“Inspur”,“Inspur”将牵手Ubuntu,走向全世界,成为全球知名一个服务器品牌。从此,“Inspur”已不再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方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