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导航
- 个人基本信息
- 为了节约你的时间,请先看这一段
- 我能为公司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程序员
- 我会的和我不会的
- 个人经历和个人想法
- 工作履历
- 关于我在上一家公司“创业”
个人基本信息
标题 | 信息 |
---|---|
姓名 | 保密 |
性别 | 男 |
学历 | 本科(浙工商计算机专业) |
工作经验 | 6年 |
技术栈 | vue,ts,可视化,小程序… |
为了节约你的时间,请先看这一段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我的工作能力,可以根据目录跳转到 我能为公司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程序员
如果你想了解我的技术栈和代码能力,可以根据目录跳转到 我会的和我不会的
如果你实在有空,可以看看个人经历和个人想法里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内容
我能为公司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程序员
以下观点是我对工作的自负认知,如有较大出入,建议点到为止。
作为前端程序员,在我可以胜任的范围内,我的工作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基础内容:
- 帮助需求方将可视化的需求通过代码转达给电子设备,让电子设备实现可视化部分的交互和功能
- 得知需求后可以快速评估完成需求所需要的合理工时并妥善安排时间
- 能在得到需求的第一时间就及时发现需求中的可能“难点”,将完成需求所需要的“工时风险”成本及时告知
- 在合理工时内完成需求内容,并为自己预留一定的“自测”和“他测”空间
- 可独立完成以上工作内容,也可通过合作完成以上内容
我会的和我不会的
关于“会”与“不会”的说明:简而言之就是会的东西我不一定会,但可以会,我不会的东西我不想会,但也可以会。
用一个更合适的例子介绍会与不会。
以vue为例,截止目前为止我只在一个非常小的项目里使用过一段时间的3.0版本,后来这个项目失败了,因为这个项目需要引入一个只有2.0版本的“复杂插件”,好在及时止损了。所以如果你问我会不会用vue3.0,我说不会,但我后面会备注一句:“我看一下就能上手,大概需要(n<7)天”。
以react为例,这个框架我确实不会,有人说vue3.0借鉴了react的xxxx,过渡一下也很快,时间成本和vue2.0过渡到3.0也差不多,我个人的想法是:抱歉,不(想)会。
我也遇到过“不会”但被强制会的需求,目前该需求已经完成,感兴趣的可以参考目录关于我在上一家公司创业
综上所述,我将一些我会的技术栈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和评级,如下表:
技术栈 | 个人评价 |
---|---|
html | 标签习惯很差,当我得知有自定义标签之后就基本都用div,我个人更喜欢用class去解释标签本身 |
css | 完整的看过一遍css世界那本书(博客里有内容),看过跟没看过的区别就是,有进步,进步不大 |
js/ES6 | 书也看过一遍,总体来说不熟,我个人对编程的理解就是循环和条件语句组合,剩下的都是工具函数 |
typeScript | 在用,前提是一个人用,跟别人合作并使用typeScript,重复的部分简直灾难,感觉anyscript也很难避免 |
vue全家桶 | 2.0全家桶,学的时候看的比较多,现在只能说熟练使用,3.0上手不难,可自学一礼拜再上岗,个人经验最好不要在大型项目里使用新框架 |
其他 | 做过可视化,erp,小程序,h5等等,目前能想到的没接触过的领域大概是网页音频直播这块 |
面试部分 | 基础:是能百度到的那种吗?算法:这就涉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能笔写代码吗:笔写中文都费劲了现在。能聊下vue4.0怎么改进吗:我是业务流,不是技术流,了解技术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业务,我不会创造技术本身 |
个人经历和个人想法
工作履历
很多人记录工作履历都是记流水账,无非是xxxx - xxxx,在xxxx,做了xxxx,担任xxxx一角,然后重复&重复&重复…我没干过正规HR,但我也有招募过人,说实话我自己看别人简历的时候基本上看到工作经历就懒得看了,无非就是我上面说的那样套模板记流水账。
我发现很多人记录工作经历的作用就是为了在面试的时候让面试官问一句:你做过xxxx,你能说一下你在xxxx干过xxxx吗?感觉怎么样之类的。那真的是没得聊了,面试官也没啥准备,实在没啥问的,只好问一些面试官自己可能也不怎么感兴趣的内容。
为了避免此类浪费双方时间的情况出现,我简单概括一下我的工作履历,挑重点说:
- 没在知名大厂干过,收到过最大的厂的offer是大华给的,大概两年前的事情,没去,原因是为了涨薪而选择“试试机会”
- 没做过什么用户体量特大的应用,所以不存在那种面试官很感兴趣的应用。
- 工作前几年基本都在研究技术写博客,工作比较轻松,近几年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主要是自我鞭策能力也下降了。
- 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大三到毕业左右基本做的H5+ERP比较多,出来工作一年半左右以可视化+小程序+H5为主,剩下的时间就是刚刚创业完结的这家,基本上都在做ERP,对于我近几年在做什么感兴趣的可以参考目录关于我在上一家公司创业
关于我在上一家公司“创业”
通常情况下,我管创业失败的叫做被裁,创业成功的才叫创业,但我恰好处于两者之间,目前的情况就是:团队做出了一款可以稳定运营稳定盈利的产品,但是不需要“更新”了。所以,基本就用不着技术人员了,于是乎我拿到了应有的报酬和一份后续维护合同后下岗了。总的来说这次创业所达到的结果也基本符合我们团队的经济预期。
除了经济层面符合个人预期,就技术层面而言,虽然身处一支小团队,没有很好的机会接受业界大佬的指点,但是通过这几年对项目的迭代,重构和维护,我自己也慢慢对项目架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不断改进之后,也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清晰简洁更适合团队合作开发的项目架构。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事情还是我们的项目确实帮助我们的客户(工厂)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利用现代科技帮助工厂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站在机械层面我不敢说,但是在互联网大数据这个方向,这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帮助工厂节约人力成本不是简单的输入数据,用计算机计算总和那么简单,这样的系统只值一个“算盘+统计员”的价格,甚至,你还需要各个环节上的人抽出时间来帮你输入数据,这么平摊下来,工厂还不如不用。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的创业本就建立在“很多软件”失败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改进,至于改进了啥我就不细说了(部分成果图链接),只能说我们现在的产品有一定的技术壁垒保障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