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r.K 编辑|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本来以为“上岸”是年轻人的专利,没想到这两天却从一位42岁的朋友那里,听到了他老人家上岸的消息。这位朋友曾在阿里任职多年,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和一所大学接洽,酝酿入编上岸的事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近1年的运作,这哥们终于如愿上岸,成了一位高校老师。朋友好梦成真,K哥当然替他感到高兴,同时也对“职场的尽头是编制” (含行政编/事业编)这句话,有了更深刻和直观的认识。
01
国人没有编制,就像西方没有耶路撒冷?
国人不能没有编制,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这样的网梗段子多少有点夸张,但看看下面的数据,我们可能就会明白,这种“高于生活的”段子,其实是有着强大的现实基础的。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高达1076万,在未计入各省市省考、事业编、教师岗、国企等考编人数的情况下,仅国家公务员统考报名人数,就已高达212.3万人,创国家公务员报名人数新高,较2021年同期增长近50万人。而实际录取的人数,仅3.12万,平均报录比竟然高达68∶1。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2021年清华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该年度共有3669名毕业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其中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高达46.1%。换句话说,这所顶级大学近一半的毕业生,都进入了体制内工作。另外还有23.8%的毕业生,拿到了国企的offer。
不光是最顶尖的高校、最聪明的脑袋做了这样的选择,其他人为了能入编,同样是想破了脑袋,挤破了头,甚至“创造”出了“巡考”模式。也就是不管哪个省份哪个城市考试,只要符合条件,就报名参加,就赶过去考试。有心的考生算了一笔账,如果时间不冲突,一名应届生至少可以参加10场考公或者考编。而且这种“逐考点而居”的考生,不在少数,有媒体报道,某大学一个班40人,有近30人在巡回考编。如果说“职场的尽头是编制”,那么,这些年轻人正向着有光的尽头,全力飞奔。
02
老父亲和丈母娘最爱的“正经工作”
不管大家喜不喜欢,编制内的工作依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被主流大众打心里“接受”和“认可”的工作,也是我们上一代人眼中为数不多的“正经工作”,是可以依靠一辈子的铁饭碗、硬通货,其含金量甚至比“有车有房”都高。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上岸成功后的各种感受,其中最明显的体会,就是自己成为编内人士后,和家人的关系变得格外融洽了。周末睡懒觉老母亲也不催了,反而不断问自己早上想吃啥,老妈都可以现做;晚上熬夜打游戏,老父亲也不管了,还会贴心地泡杯浓茶,悄悄地放在儿子身边。以前没有考编,在普通公司上班时,同样的场景可是要被爸妈大骂“好吃懒做,不知上进”的。不少网友感叹,原来在爸妈眼里,“上进”的尽头就是入编,实在是有远见。
K哥认识一位小伙子,在一个不错的互联网企业工作,人长得也很精神,但由于家庭条件一般,一直没能在上海买房,个人问题也一直没解决。他曾经不止一次地给相亲对象们解释,自己的工资收入还是不错的,用不了多久就能攒够首付了,但最终还是被一些没有耐心的姑娘给Pass掉了。去年,这位小伙子竟然考编成功,顺利上岸,成了一名公务员。他的相亲之路也由此顺畅起来,一些女孩子还有她们的父母,好像一下子变开明了,对小伙目前没有婚房的状态一点也不介意,反而鼓励孩子们先处起来,房子总归会有的,实在不行女方也可以帮忙。现在的状态是,小伙子完全进入“反选模式”,对相亲恋爱一点也不着急。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对小伙来说,最大的变化不是资产,不是能力,而是工作。从“打工仔”到有了编制工作的“体面人”,这一步的跨越,甚至可以让动辄五六百万的上海房产,都显得无足轻重。“编制”的魔力就有这么大,谁看了不说香?
03
人在职场何以解忧?唯有考编
在很多人眼中,考编是“辛苦一阵子,幸福一辈子”的事。放手博一把,如果成功上岸,基本就能在30岁左右赢得一生的安稳了(小概率个别案例不计)。单凭这一点,放眼就业市场,有哪家企业、哪份工作能做得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环顾如今职场,比比皆是的996、007加班文化;不期而遇的35岁中年危机;突如其来地裁员风和失业潮。哪一点都足以让打工人焦虑的灵魂无处安放。现代职场的脆弱性,更加强化了年轻人对“编制”的强烈信仰。拥有编制的各个部门和单位,以其高福利、高稳定性,成了年轻人心中向往的最佳“模范雇主”。所以,才会有年轻人,甚至不那么年轻的人,都在用脚投票,想办法用各种手段,敲开编制之门,试图用稳定的编制,对冲普通就业市场的风险、安放迷茫不安的灵魂。
上面提到的K哥上岸的“大龄”朋友,就是如此。用他的话说,自己在职场“超龄服役”到这个阶段,已经算是幸运,财务上也算相对自由,以后就图个安稳,不想一把岁数了,还要经历职场上的颠沛流离。有事情做,有时间陪陪家人孩子,稳稳当当就知足了。简简单单几句话,是多少职场人的心声写照和遥不可及的梦想?
05
考编,乌卡时代的终极救赎?
美国军方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当时的世界局势和特征,提出了VUCA(Uncertainty/不确定性、Volatility/波动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这一概念。以凸显当时那个时代的不可预测、不可解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近几年随着疫情的爆发,这个词再度成为被很多专家学者提及的高频词汇。
事实上,“乌卡时代”这个词用在今天,一点也不夸张,而是恰如其分。以K哥这一代人来说,我们活了半辈子,从没遇到像今天这样复杂的时期,世界层面的战争、对抗、疫情、经济下行...而这一切给社会和大众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和全方位的。
尤其疫情以来,经济形势下滑明显,很多企业开着开着就倒了,很多创业者创着创着就颓了。直到今天,我们的经济环境、就业市场也没有恢复元气;充斥报端的还是各种裁员、失业的新闻;全社会各个领域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也都肉眼可见地减少着。
更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和现状,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影响,也是对社会大众一次心理层面的巨大冲击和“再教育”。在以前,一些当打之年的年轻人,多少还有些桀骜不驯,有些敢想敢干的冲劲。但如今在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现实的一幕幕后,大家体内的激情,大都被无情放逐、抛至九霄云外。连带年轻人的生存哲学,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他们对生存和生活的风险偏好,变得更为保守。在择业选择上,所有的因素都统统让位于“稳”字;工作的性质,更是首选编制内,这时已很少有人会在乎编制内工作是否教条僵化,是否会束缚个性的发展。关于这些,都似乎变成了无病呻吟般的矫情。组织和编制,所给予的稳定感和安全感,早已压倒了一切。能在这个时代,给自己带来关于生存的“终极救赎”,这就已经足够了,还要啥自行车?
06
虽千万人吾往矣
K哥一个亲戚的女儿,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某985名校,刚进大学的时候她们一家就做好了规划:本科毕业接着读研,这样方便解决户口问题,然后进个大厂,拿个高薪,供房养车压力也不会太大…但今年面临毕业,孩子和家长的想法都变了,亲子之间非常罕见地达成了共识,不就业、不考研、就考老家公务员,一年考不上,来年接着再考。
用亲戚的话说,他们知道考公这条路竞争激烈,但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浪费几年时间考研,将来还不是要想办法找个有编制的工作?进企业就更不用说了,不管什么大厂小厂,将来还不是难逃被职场淘汰、重新谋生的辛酸之路?还不如现在就直奔考公,一竿子到底更实在。
至于从北京再返回老家,会不会有心理落差。亲戚女儿也看得很开,她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她考虑更多的是,哪里能更好安置自己的肉身,其他虚无缥缈的东西,她没有多想。能回老家能有份安稳体面的工作,还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觉得已经很好了。
这让K哥想起了几天前的一则热搜新闻。4年前因在搬砖工地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名噪一时的云南小伙林万东,即将清华毕业,被拟录用为云南省2023年定向选调生,去向单位为昆明市某区委办公室。
这则新闻引起不少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清华毕业的人才应该搞科研,当公务员是大材小用。”林万东在接受采访时却很坦诚地表示,自己没有做科研的天赋,而且想离母亲近些,于是就在毕业三条路(读研、去公司上班、当公务员)中,选择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一条而已。
K哥想说的是,不管是林万东、亲戚的女儿,还是其他一些有志于考编进体制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是聪明、理性的年轻人,只要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而不是不顾实际、盲目跟风,都应该像对那些想进BAT、TMD大厂的年轻人一样,对他们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唱高调,或者各种道德绑架,他们有权利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更安稳的人生道路。
我们大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有各种选择的机会,你又会让TA选择哪一条呢?至于这条路,会不会同样内卷到起飞,艰辛到无语,就交给时间、交给未来评判吧。至少现在,我们可以向那些为了自己的未来,选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坚持和定力,并非每人都有)的年轻人和不那么年轻人,表达我们的尊重和祝福。
号主简介
号主介绍:Mr.K,黄哲铿,国内知名IT管理专家,「顿悟山丘」咨询 创始人,科技媒体「技术领导力」创办人。畅销书《技术人修炼之道》《技术管理之巅》作者,曾担任壹药网 技术VP、1号店技术总监、海尔农业电商CTO。分享个体成长、团队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科技评论。
- END -
关注K哥视频号,看直播讲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