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进阶——利益分配机制

news/2025/2/21 9:06:08/

识别冗余

之前讨论过,公司大了后,无效资源消耗会增多(技术如何转产品01——1+1>2?)

1a4439a017a33834c01ba8bd654c3887.png

而真实情况这里还会多出很多“维护成本”

633320f14804352c91aef033ce0ae3fe.png

这种维护成本一般由几部分组成:

1)之前十分重要的业务,迭代减缓,但依旧有很重的地位,需要持续维护;

2)之前不愠不火的业务,直接停止迭代,其中参与人员无事可做,却又因为一些因素(如架构调整、leader离职)没有得到妥善安排;

3)之前死掉的业务......

类似于这种业务以及之前的部分参与者,都会变成所谓的“维护成本”,这包括一些之前的“有功之臣”,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了,这种比例一大整体成本马上就变高了,接下来就会定期出现成本优化,HC冻结事项,那么冗余成本如何识别呢?

团队一旦大了,老板如何判断哪个团队该投入多少人,各个团队leader是否会因为本位主义而有“善意谎言”,于是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所谓的【公司级效率团队】。

但真要细究,这里有几个问题:

1)这种识别冗余团队的【效率团队】本身就是冗余,一旦冗余识别结束,是不是【效率团队】本身就是冗余呢?

2)效率团队多数情况只能算老板的传声筒,未必能深入业务、深入团队,所以多数时候能做的有限;

3)效率团队是建立在良好数据收集的前提下的,如果各个业务方初期项目数据收集工作都没做,那么也是没办法统计的;

所以,公司级的成本优化、效率提升,依旧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否则成本识别可能成为一笔死账,效率团队在左右横跳中陷入消亡。

这个顶层设计,最近老板刚好帮忙提供了一个......

团队优化

最近在聊业务优化、团队优化相关问题,出现了几种情况:

1)关注问题本身;

罗列很多问题,就特定问题本身来回拉扯,比如审批流是否一定要在48小时内结束,一些同学建议会上马上投票解决。

2)关注通用问题解决方案;

继续以审批流是否48小时内结束为例,一些同学直接在会议上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也有人认为整个审批流还是很复杂,可以设计一套机制以解决这类问题,比如OKR,让一些感兴趣的同学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设计清晰再落地执行,否则容易往复发生。

3)关注组成结构

这是老板提出的一个方案,也是新接触到的一种思路,他旨在将资源按照重新的比例分配,而在不停的微调中,一些问题似乎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其实单就团队管理一块,我之前一直有些“小心得”,而这个思路居然能引导我系统性思考,很有一些醍醐灌顶的感觉,马上记录下来,这里先回顾一些与之类似的问题:

Case 1,职能线比例

大概在一年多以前,B站的leader在设计团队招聘的时候,会宏观强调职能比例,比如前后终端有一定比例要求,否则容易出现某个端成为瓶颈的现象

d224848f5a43b7ae0bd58f3fcc548aa8.png

另外团队级别本身也会有一定比例要求,比如

T1:T2:T3:T4 -> 1:4:3:1

我们遵照这个比例去做事,也确实没有出现过某个端出现瓶颈的问题,除非突然某个端大批量离职。

Case 2,家庭收入配比

在某一段时间里,我的家庭关系处理的很糟糕,现在回想起来,除了最初主动作死之外,最大的矛盾点来自于跟老婆结婚后,由二人世界变成了两个家庭,而在家庭利益分配这个事情上总是达不成一致。

女人总是帮娘家的嘛,男人虽说会更顾全大局一点,但对自己原生的家庭依旧会有所偏移,于是就容易出现各为各家,鸡飞蛋打的结果。

后来生了个娃,大家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小家庭,一些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化解了......

Case......

一些问题消失了,他为什么消失,一些问题依旧存在,应该如何处理,有没有更宏观的视角?

利益分配机制

具体的触发点当然是团队优化了,表象可能是:团队裁员了。

就这个事情,又可能会分为几个视野:

1)一线员工:公司是不是没钱了;

2)leader视野:又瞎搞,我的XX重构做不了了;

3)大leader视野:团队可能确实已经产生冗余了,要进行成本优化,接下来需要聚焦,但是那些由于人力短缺做不了的项目怎么办呢?

4)老板最近提供视野:同样一笔钱,是要用于维护老旧业务还是要用于创新,这是一个问题,但相关的投入比例必须开始调整;

我们前面也说过成本优化是什么(这只是我的认知):

成本优化是很多公司(甚至这些公司并不缺钱!)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里的重要标志就是限制HC、限制成本,对于不缺钱的公司似乎很奇怪。

这是因为公司大盘有一笔账,他识别到整体的业务资源投入是完全够的(比如各团队多给10%资源用以解决冲突问题),但实际情况却是各个团队依旧在闹缺人缺资源,那么公司就会认为我们所付出的【维护成本】与【解决冲突成本】过高,公司会认为当下自身【结构出了问题】。

而事实上多余的人事物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甚至最终引起【死海效应】是公司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成本优化会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这里优化的不是成本,而是缓解系统性问题的一种手段。

最近跟老板沟通后,发现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这里有一笔费用(资源),那么首先应该盘清楚他会被用到几个地方;如果这个资源(钱)没被用到自己想要的地方,那么就要调整他的比例;比例调整的时候要慢慢替换,用新的结构替换老的结构,太快容易拉着蛋;最终拿到最优的分配比例。

具体到实际案例:

1)老板开始识别冗余,发现产研线一个月ROI较低;

2)老板约谈产、研负责人,要求做成本优化以及结构调整;

3)产研leader私下商量,少裁点,毕竟那么多老旧业务要维护;

4)老板不买单,要求首先将总成本减少某个比例,其次将现有资源投入做重新布局;

这里举个例子,之前是有70%的人在维持老旧业务,30%用于新业务探索,老板认为老旧业务投入太大没有未来,于是希望把比例先调成5:5,然后在新体系开辟后逐渐改成4:6乃至3:7。

这里产研leader的问题是会被历史包袱束缚,并且这种历史包袱反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之前各种考核指标重点考核项,是KPI量化的体现。

所以单靠产研leader自己努力,很难跳出框架处理这个问题,老板的策略也很简单,直接调整投入比例,帮产研leader卸下了包袱。

这个案例再细化,老旧业务维护资源40%中,到底有哪些业务,这些业务依旧有一个比例,要再细分;创新事项、新体系建立事项也是可以穷举的,那么这60%的资源又该如何投入?

以这种利益分配思维思考下去后,会引发以下结果:

1)一些老旧业务不得不放弃;

2)创新会更有重点,不会想要大而全;

3)在不停的调整比例过程中会达成一个动态平衡,确实有一些老旧业务无论如何都必须存在,那么这个就会变成基建或者公共项;

4)在系统稳定后开始第二轮迭代;

规整一下老板的思路:

1)识别冗余;

2)格局梳理,识别利益分配者;

3)利益比例调整,结构替代法;

4)找到资源分配出去的方法,即如何将资源给到你想给的人事物;

5)确定稳态比例,并开始再迭代;

在这个基础上回顾下Case 1,事实上他是将技术预算,分给了不同的职能线,偶尔也会微调不同职能线资源占比,只要不出问题,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区间,比如:

我们发现前后端的比例在3:7和5:5之间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在某个特别需要后端建设的时候,便会尽量压缩到3:7,要知道底线在哪里,可操作空间在哪里,确定这个比例后,便形成了宏观的机制兜底,也是最外层的兜底。然后才是具体到前端团队的招聘中高级:中级:初级的比例问题,这个会形成第二层兜底,有了这几层兜底,便不容易出现端上瓶颈。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点是,比例一定要不断微调验证,一旦发现团队因比例减少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要开始回调。

Case 2也是同样,我们一笔资源,是花在我家,还是我老婆家,整个应该有一个比例,举个例子:

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父亲小家庭 = 2:3:5,大家都不开心,于是调整为3:3:4,双方父母倒是开心,但是我们夫妻不大开心,最后生一个娃后比例变成了1:1:8,于是我们自己的家庭和谐了,双方父母却有所怨言,当变成1.5:1.5:7的时候,似乎进入了一个稳态。

有了这个模型后,我们再观察下当前教育行业的改革,国家医疗的投入,教育的投入,似乎慢慢能看懂一些东西了......


http://www.ppmy.cn/news/158942.html

相关文章

go——内存分配机制

Go语言内置运行时(就是runtime),抛弃了传统的内存分配方式,改为自主管理。这样可以自主地实现更好的内存使用模式,比如内存池、预分配等等。这样,不会每次内存分配都需要进行系统调用。 设计思想 1.内存分配算法采用G…

三、JVM 内存分配机制

一、JVM 类加载机制二、JVM 内存模型三、JVM 内存分配机制四、JVM 垃圾收集算法 和 垃圾收集器五、JVM 调优工具 一、JVM 内存分配与回收 1. 对象优先在 Eden 区分配 大多数情况下,对象在新生代中 Eden区 分配。 当 Eden区 没有足够空间进行分配时,虚拟机…

笔记本配机

价位:6k CPU:i5以上 尺寸:15寸 系统:Win7 戴尔 Vostro 成就 1520(T520482CN) 该笔记本电脑属于 戴尔 Vostro 成就 1520系列 笔记本电脑屏幕尺寸:15.4英寸 处理器型号:Intel 酷睿2双核 P8700 显卡芯片:Intel GMA X4500 标配内存容量:2GB 硬盘容量 4 星…

网吧配机方案

小编刚刚听到东莞批下400个网吧牌照,马上接到商家报料,广州最具实力的电脑公司之一的广州三欣电脑今天启动了一个大型的团购活动:网吧装机首选AMD方案,同时还提供了一个INTEL的网吧方案,本次活动向工厂申请特价供应300…

3. 对象创建与内存分配机制

对象的创建过程 1. 类加载检查 虚拟机遇到new指令的时候,首先去检查这个指令的参数能否在常量池中定位到一个符号引用,并检查这个符号引用所代表的类是否已被加载、解析和初始化过。如果没有,则执行相应的类加载过程。 2. 分配内存 对象所…

Java高级——内存分配机制

内存分配 概述对象优先在Eden分配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长期存活的对象将进入老年代动态对象年龄判定空间分配担保 概述 对象都是在堆上分配,但实际上也有可能经过即时编译后被拆散为标量类型并间接地在栈上分配 分代设计下,新生对象通常会分配在新生代…

linux ida和idr分配机制

在看v4l2架构的媒体设备注册media_device_register_entity时发现调用ida_get_new_above分配id,虽然对继续阅读和理解整体代码完全没有影响,由于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决定看看,然而还是没看懂,直线救国,直接到网上…

linux(system V标准)信号量

目录: 1.什么是信号量 2.信号量的本质 1.什么是信号量 2.信号量的本质 什么是临界资源呢?? 凡是倍多个执行流同时访问的资源就是临界资源!!! 我们看一个问题,我们fork()之后创建一个子进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