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某石油管廊自动化监测

news/2025/2/14 2:07:23/

1. 项目简介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油气管道建设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中国油气管道加快建设,2017年,在《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中对2025年和2030年油气管道发展目标均作出了相应的规划目标。另一方面,随着油气管道行业的发展,2019年,我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推动油气管道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2021年,我国油气管道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油气管道规划的省份主要在西气东输、一带一路的沿线城市。目前各省份以规划油气管道建设线路为主,同时加强油气管道开放化进程。其中青海提规划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辽宁推动建设能源互联网,鼓励建设智慧能源运行云平台,强化电力、天然气、热力管网等各类能源网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推动油气管网向开放化、智能化发展。

2. 监测指标

该石油管廊位于河北省某石油输送管廊,针对于主要部位对石油管廊进行结构监测,对管廊的建筑结构进行连续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构监测包括对管廊的地基、墙体、顶板等部位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裂缝、应变、变形、位移等。

本工程设计的监测内容为管廊管节结构竖向位移、管廊管节结构水平位移、表面应力应变等。测点结合管廊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特征、性质、破坏模式、变形情况、稳定状态及主体防治工程类型等综合考虑而布设。

3. 监测点布设

本次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管廊结构竖向位移:7台GNSS,管廊结构水平位移:8台GNSS(包含1个基准点),管廊表面应力应变监测:表面式应变计30支。

本次监测布点参照《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监测技术规程》T/CCIAT 0034-2021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选取关键断面进行监测时,在舱室顶板、承重侧壁上应至少布置一个监测点;

2.断面上的监测点宜对称分布布置;

3.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的纵向间距不宜大于50m;

4.当进行长期实时监测时,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纵向间距不宜大于100m。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断面四角或特殊部位应至少布置1个监测点;

2.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宜选择顶板或侧壁位置进行布置;

3.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的纵向间距不宜大于50m;

4.当进行长期实时监测时,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纵向间距不宜大于100m。

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宜与垂直监测点共用点位。

管廊结构的差异沉降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差异沉降监测断面应至少对称布置2个监测点;

2.断面宽度尺寸大于10m的管廊结构应进行横向差异沉降监测,横向差异沉降应布置不少于2个监测点。

对于具有一定高差变化或曲率变化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整体变形监测点布置时宜考虑转接和仪器量程精度的要求。

表面位移监测:采用GNSS进行管廊表面位移监测,其中GNSS为15台,含1台基准点。本次表面位移监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达到验收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应力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受力监测点应根据其设计受力特点进行布置。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受力监测区域宜与变形监测区域一致。

内力监测断面部位宜包含各舱室顶板、侧壁、底板构件部位。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围岩压力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测横断面上的监测点应选择各边中间部位、接缝部位、水土压力较大部位、地面荷载较大部位、变形较大部位、受力条件复杂部位、承重侧壁受力较大的部位等;

2.监测横断面的纵向间距应根据结构设计的受力特点、土质条件、线性特征情况确定,纵向间距不宜大于50m。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工程结构的预应力筋连接头、螺栓连接接头或承插式接头的螺栓宜进行受力监测。

当结构内力经计算论证具有明显对称性时,宜对内力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置。

当截面应力分布均匀时,可选取代表性区域进行内力监测点的布置。

在运营期间进行受力监测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其受力监测点宜根据实际结构的病害调整监测点的布置。

应力应变监测:采用表面式应变计进行管廊表面应力应变监测,其中表面式应变计30支。本次应力应变监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达到验收标准。

4. 监测设备数量

5. 现场图片

6. 岩创可视化平台数据展示 

本项目通过岩创可视化云平台观查数据,根据设置报警值,数据变化达到预警值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提供有效预警,使得相关人员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管廊的变化情况,构建一个全面的安全监测体系,以确保管廊的安全运行,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我们将持续创新,以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http://www.ppmy.cn/news/1571851.html

相关文章

课后综合练习

一、 拓扑 二、需求分析 1、根据下表完成相关配置 2、配置DHCP协议,具体要求如下 3、防火墙安全区域配置 4、防火墙地址组信息 5、管理员 6、用户认证配置 1、部门A分为运维部、高层管理、财务部;其中,财务部IP地址为静态IP。高管地址DHCP固…

PH热榜 | 2025-02-10

1. 2pr 标语:人工智能帮你把想法变成LinkedIn爆款 或者更口语化一点: AI帮你把点子变成LinkedIn上的热门帖子 介绍:用AI主持的访谈,把你的想法变成LinkedIn爆款帖子。录制你的想法,让AI帮你创作个性化、引人入胜的…

4.3 注入sidecar的mutatePod注入函数编写

本节重点总结 : serveMutate编写 准入控制请求参数校验根据annotation标签判断是否需要注入sidecarmutatePod 注入函数编写生成注入容器和volume的patch函数 serveMutate编写 普通校验请求 serveMutate方法body是否为空req header的Content-Type 是否为application/json v…

React 性能优化的核心方案

一、减少不必要的渲染 组件渲染控制 React.memo:对函数组件进行浅比较,避免相同 props 下的重复渲染。可以通过自定义比较逻辑进一步优化。PureComponent:类组件自动对新旧 props 和 state 进行浅比较,决定是否重新渲染。shouldCo…

Java常见排序算法及代码实现

1、选择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每次从未排序部分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将其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2、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Bubble…

数据可视化技术综述(4)衡量数据的性能指标的十大维度

数据可视化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业务决策效率。本文从技术实现与工程化视角,系统阐述衡量数据可视化性能的十大核心维度,包括渲染效率、数据吞吐量、内存占用、响应延迟、可扩展性、准确性、跨平台兼容性、交互流畅度、资源消耗及容错性。通过分…

技术革新让生活更便捷

量子通信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传递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量子纠缠和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指两个粒子即使相隔很远,一个粒子的状态改变会立刻引起另一个粒子状态的相应变化。量子密钥分发则是通过量子态传输实现加密密钥的安全交换。 在信息安全领域&a…

探索 Amazon Aurora DSQL:基本操作全解析(系列①)

1. 引言 在业务中,我使用 Aurora Global Database (PostgreSQL),通常配置为 东京(Act) 和 大阪(Sby),以便在灾害或大规模故障发生时能够进行系统切换。 在 Aurora DSQL 中,两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