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earning是一种无模型的强化学习算法,它允许智能体(agent)在与环境(environment)交互的过程中学习如何通过执行动作(actions)来最大化累积奖励(cumulative rewards)。
一、核心组成部分
- 状态(S):智能体可以处于的状态。在路径规划中,状态可以是栅格地图上的特定位置。
- 动作(A):智能体在每个状态下可以执行的动作。例如,在栅格地图中,动作可能是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移动。
- 奖励(R):智能体在执行动作后从环境中获得的反馈信号,用以评价动作的好坏。
- Q值(Q):表示在状态S下执行动作A的期望效用,即未来累积奖励的预期。
二、算法步骤
-
初始化:
- 初始化Q表,通常所有Q值初始化为0。
- 设置学习率(α)、折扣因子(γ)和探索率(ε)。
-
智能体执行动作:
- 在每个状态下,智能体根据ε-贪心策略选择动作:
- 以(1-ε)的概率选择当前最优动作(使Q值最大的动作)。
- 以ε的概率随机选择一个动作。
- 在每个状态下,智能体根据ε-贪心策略选择动作:
-
环境反馈:
- 智能体执行动作后,环境会给出一个新状态和对应的奖励。
-
Q值更新:
- 使用Q-learning更新公式更新Q值:
其中,S是当前状态,A是执行的动作,S’是新状态,A’是新状态下的最优动作。Q(S, A) <- Q(S, A) + α * [R + γ * max Q(S', A') - Q(S, A)]
- 使用Q-learning更新公式更新Q值:
-
重复:
- 重复步骤2-4,直到满足终止条件,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学习率下降到某个阈值以下。
-
策略提取:
- 在学习结束后,可以通过选择每个状态下Q值最大的动作来确定最优策略。
三、算法特点
- 无需模型:Q-learning不需要对环境的动态模型有任何了解。
- 离线学习:Q-learning可以用于离线学习,即在没有实际执行动作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数据来学习策略。
- 探索与利用:通过调整探索率ε,可以在探索新动作和利用已知好动作之间进行权衡。
四、基于Q-learning算法的栅格地图路径规划
1、初始化
- 状态空间:定义栅格地图上每个格子为一个状态,包括起点、终点和障碍物。
- 动作空间:定义智能体可以执行的动作,即上、下、左、右四个基本方向。
- Q表:初始化一个Q表,用于存储每个状态-动作对的Q值,通常初始化为0。
- 参数设置:设置学习率(α)、折扣因子(γ)和探索率(ε),这些参数将影响学习过程。
2、环境交互
- 选择动作:在每个状态下,智能体根据当前的Q表和探索率(ε)选择动作。高探索率意味着智能体更倾向于随机探索环境,而低探索率意味着智能体更倾向于选择已知的最佳动作。
- 执行动作:智能体执行选择的动作,并移动到新的状态。
- 获取奖励:根据新状态,智能体获得一个奖励。奖励可以是正的(如接近目标),负的(如撞到障碍物),或零(如在开放空间移动)。
3、Q值更新
- 计算最大Q值:对于新状态,计算所有可能动作的最大Q值。
- 更新Q表:使用Q-learning的更新公式更新当前状态-动作对的Q值:
Q(s, a) <- Q(s, a) + α [r + γ max Q(s', a') - Q(s, a)]
部分MATLAB代码:
for i=1:nfor j=1:ntempdata=rand(1,4);%上下左右Qtable{i,j}.data=tempdata/sum(tempdata);end
end
Apha=0.98;
Gamma=0.55;
result=[startX startY];
maxgen=800;
for iter=1:maxgeni=startX;j=startY;idxn=3;k=0;while~((i==goalX)&&(j==goalY))k=k+1;imagesc(~Map);
hold on
plot(result(:,2),result(:,1),'r-',LineWidth=2)
hold on
plot(startY,startX,'bo',MarkerSize=5,MarkerFaceColor='b')
hold on
plot(goalY,goalX,'go',MarkerSize=5,MarkerFaceColor='g')
text(startY-0.25,startX,'起点','color','k','linewidth',5)
text(goalY-0.2,goalX,'终点','color','k','linewidth',5)
colormap('gray')figure
plot(curve,'r-',LineWidth=2)
部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