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料分类账定义及功能
SAP FICO中的“物料分类账”(Material Ledger)是一个用于管理和追踪物料成本的工具。它是与财务会计(FI)和管理会计(CO)模块紧密集成的,主要用于处理与物料相关的成本核算、存货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内容。
1、物料分类账的定义
指在一定时期内针对物料的收、发、存等一系列的后勤移动均采用物料主数据中所制定的标准价,到月末再根据订单发料、收货、发票校验等产生的差异通过物料账计算,在库存与已发出的产品之间进行分摊,使得月末物料的库存价值更接近于实际价值。 即:若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采用标准价格,会在整个移动过程中产生差异,在期末的时候通过物料分类账还原差异。
2、物料分类账的功能
1、多币种支持:物料分类账支持多币种核算,可以在多个货币单位之间转换,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会导致产生汇差。
2、实时成本核算:通过实时数据,物料分类账能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使得企业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物料成本。一般会在期末的时候统一进行。
3、库存评估:通过物料分类账,可以进行更准确的库存评估,将因采用标准价格产生的差异分摊至库存商品中,帮助公司了解库存的实际价值。
4、成本对象跟踪:物料分类账能够跟踪与成本相关的具体对象,确保所有费用都能正确分配。分析各个期间的实际成本和产品的实际料工费构成,进行实际成本的监控和分析。
5、存货调整:可以调整库存量与价值,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在SAP系统中启用物料分类账通常需要在公司代码和物料主数据的配置中进行设置。这会影响到物料的成本计算和会计处理流程。
二、标准价 (S价) 和移动平均价 (V价)
在SAP中,标准价(Standard Price)和移动平均价(Moving Average Price,MAP)是两种常用的物料价格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库存评估、物料成本核算以及财务报告。这两种定价方法在成本控制、库存管理和财务核算上有不同的应用和影响。
1、标准价(常用于自制的半成品和产成品)
a、定义
标准价格是指在生产或采购过程中预先设定的物料单价。它通常由公司管理层基于历史数据、预算或市场预测确定,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标准价格估算
b、特点
1)较为固定
标准价格是预先设定的价格,通常不会因为市场波动而改变,除非公司重新调整标准价格。
2)便于成本控制
有助于制定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和进行预期分析。标准价格不随采购或生产的实际成本波动而变化。
3)便于库存评估
库存物料的价值是根据设定的标准价格来计算的,而不考虑采购时实际发生的费用。
4)便于差异分析
标准价格与实际采购或生产成本之间的差异(称为“价差”)会作为差异项记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哪些地方超出了预算。
c、优缺点
优点:所有的库存都标准价格过账,至少能在一个期间价格维持一个常量,不会产生巨大差异。提供预算控制,有利于分析成本差异,简化会计处理。
缺点:价格差异不能及时调整到库存和消耗上。若使用标准价的物料很多,会大量计算物料分类账。
2、移动平均价(常用于原材料和低价值、高频次采购的物料)
a、定义
移动平均价格是一种基于库存中物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来计算的加权平均价格。每次进行采购或入库时,系统都会根据最新的采购成本更新物料的移动平均价格。
b、特点
1)动态变化
移动平均价随每次采购的成本变化而变化。每当采购新一批物料时,价格会根据实际采购的金额和数量重新计算,得到新的加权平均价格。
2)反映实际成本
按照实际采购成本计算的价格,能够实时反映了当前库存中物料的实际成本,因此能更准确地与市场价格相匹配。(SAP用的是实时移动平均,一来新的就计算,但是还有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的,这时也并不能实时反应实际成本)。
3)库存评估
库存物料的价值是根据实际的移动平均价计算的,因此当市场价格波动时,库存价值也会随之调整。价格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c、优缺点
优点:与市场实际成本挂钩,反映了物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对价格波动较大的物料尤为适用。
缺点:可能导致较为频繁的库存价值波动,不适合用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企业。
3、两者对比
4、在物料主数据中查看
三、物料分类账和标准价&差异
通过前面我们知道,在SAP中标准价和物料分类账是一起使用的。使用标准价格会和实际发生的成本产生差异,在月末结算的时候我们先进行生产订单结算、成本月结,然后运行物料分类账将差异进行结转。在差异结转之前,使用了某个存在差异的原材料的半成品的差异是不包含原材料的差异的,同理,产成品的差异也还暂时没包括半成品的。
1、使用标准价格的时候可能产生差异的地方
a、采购的时候
1)采购价格和标准价格不同产生差异。
2)发票校验的时候价格变更产生差异。
3)发票交易的时候汇率发生变化产生汇差。
b、价格重估的时候
标准价格一般在期中不进行修改。进行修改的时候价格变化,产生差异。
c、生产订单差异
生产订单的实际投入和产出的差异。
生产成本结算差异 = 生产成本投入 - 生产成本产出(月结的时候结转差异)
2、单层差异和多层差异
单层差异:单层差异指的是在物料成本核算中,仅分析某一层次上的成本差异,通常是直接材料成本的差异。这种差异分析方法只关注物料本身的价格、数量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多层差异:多层差异是指在物料成本核算中,分析多个层次上的成本差异。这通常是更为复杂的差异分析方法,它不仅关注价格和数量差异,还涉及多个成本要素之间的差异。会一直分配下去直到终点(举例:原材料差异->半成品差异->产成品差异)。
有产出的差异还原( 生产领料 ) : 多层差异 [不会还原到生产订单,还原到产品上]
没有产出的差异( 放到库存、直接卖原材料等 ) : 单层差异 [还原到成本中心、内部订单]
生产性成本中心月末计算实际价格、实际成本进行工费匹配之后,需要还原到生产订单的工费成本(设定一个科目)上,此时不可以还原到生产订单上,因为成本中心必须经过订单到产品,和产品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还原到生产订单上,前面提到过物料分类账的运行需要在成本结算之后,物料分类账运行之后产生又会产生差异,若给到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又需要结算,结算之后又要运行物料分类账,会一直循环下去,所以不会还原到生产订单上。
四、物料分类账有关配置
常用配置如下。
1、定义物料分类账类型
路径 :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分配货币类型并定义物料分类账类型
TCODE :OMX2
这里的物料分类账用系统自带的9000类型,选中点击定义单个字符可以看到所采用的定义的货币和评估分组。
2、分配材料分类帐类型给评估区域
路径: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分配材料分类帐类型给评估区域
TCODE :OMX3
评估范围就是指工厂,总账类型就选择系统中的9000。
3、激活评估范围的物料分类账
路径 :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激活评估范围的物料分类账→激活物料分类账
TCODE :OMX1
ML科目勾选表示使用物料分类账科目。
价格确定方式有 2-基于交易的、3-单/多级 两种,选择3表示该工厂下的物料需要进行价差还原。
在评估范围中价格确定的绑定,如果勾选上,表示该价格确定方式会关联该工厂下的所有物料上,和物料主数据里面的价格确定方式是对应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设置,如果存在非标准价的物料就不要勾选。一般是不会勾选的。
4、维护物料分类帐文档的编号范围
路径 :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维护物料分类帐文档的编号范围
a、物料分类帐凭证的编号范围:物料分类账运行业务时的编号,不是凭证的。
TCODE :OMX4
查看概览可以看到编号范围对应的ML业务。
b、 维护财务会计凭证类型:都是ML类型的凭证。
TCODE :OBF4
c、科目凭证号码范围:维护ML产生的会计凭证的编号。
TCODE :FBN1
查看对应公司代码下的凭证号码范围。点击笔的图标可以进行编辑。
5、定义材料分类账组的变化类型
路径 :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物料更新→定义材料分类账组的变化类型
这里的重估消耗类型有:1-总账科目的重估,表示差异直接结转到某个总账科目上(如主营业务成本差异);2-总账科目的重估和CO科目分配 表示找到原来的科目(配置的)和成本对象并结转到源头,而不是笼统的全部结转至某个总账科目上。
6、指定材料分类账组的变化类型
路径 :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物料更新→指定材料分类账组的变化类型
这里的业务类型组就是上面定义的MTG。给对应的移动类型指定业务类型组。
7、激活实际成本核算
路径 :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实际成本核算→激活实际成本核算→激活实际成本核算
这里的ActAct有三种:0-没有作业更新;1-作业更新不与价格确定相关,表示作业差异会还原到生产订单上面去(料工费中工费是实际的价格);2-作业更新与价格确定相关(作业差异不还原到生产订单上面去,而是通过物料分类账还原到产品成本上面去)
8、激活实际成本组件划分
路径 :控制→产品成本控制→成本对象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实际成本核算→激活实际成本组件划分
9、价差科目配置
TCODE :OBYC
与物料分类账有关的条目:
评估级别:物料的评估类
账户:结转的会计科目
五、总结
物料分类账是和标准价格一起使用的一个操作,常常在月结之后进行,对于差异进行还原,使得能够用到标准价的有点也能在期末的时候核算出实际成本。在SAP中价格控制和价格确定有①S+3 ②V+2两种。在实际运用时选择适合物料特性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分类。
如果全部物料都使用S+3将会在期末的时候进行大量的物料分类账处理,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