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五大变化1
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的变化
考试科目:
改革前,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理)、外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
改革后,实行“3+1+2”模式,即全国统考科目3门(语文、数学、外语),
首选科目1门(物理/历史),再选科目2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
考试时间:
改革前,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共2天。
改革后,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9日,共3天。
考试成绩构成的变化
改革前:高考文化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笔试120分+听力30分),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改革后:高考文化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其中全国统考科目成绩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笔试120分+听力30分)。
首选科目物理、历史成绩以原始分呈现,每科满分100分。
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成绩以等级赋分呈现,每科满分100分。
志愿填报方式的变化
改革前:以“院校”为基本单位填报志愿。
改革后: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填报志愿。
这种变化扩大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使选科更为优化和合理。
录取规则的变化
改革前:普通类按照文理科分别划线、分别投档录取。本科批次区分一本和二本。
改革后:普通本科合并为一个录取批次,不再区分一本和二本,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按照物理、历史两个学科组,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单独投档录取。
其他变化
加分政策变化: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考生加分分值由10分调减为5分。
艺术类本科批次合并:艺术本科A段、B段合并为艺术本科提前批和艺术本科批。
军队院校招生变化:本科提前批的军队院校招生实行平行志愿,设35个志愿。
体育类志愿数量增加:体育类专业各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设置的志愿数量由去年的12个增加至35个。
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取消:特殊类型招生志愿由原来的“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3类变为“高校专项计划和高水平运动队”2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