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SOLO耳机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始于2009年,随后SOLO从07版进化到了SRG版,期间有几次细微又精妙的电路改进,虽然我并不特别喜欢SOLO的声音,但是我意识到设计这款耳放的Graham Slee老先生的功力非常深厚,调声手段极多而且理论与实践兼备,研究他的电路设计,每隔几年就有一些新的发现,是一趟妙趣横生的旅程,而且让人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的原帖最早于2011年发布在耳机俱乐部,名称是:“SOLO电路变迁史”,原帖现在仍然可见,那时SOLO刚刚发布了超线性版,这个版本将运放模块黑盒子化,用黑色塑胶材料密封了机器,给我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模块的密封只是困难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在于新的设计涉及到了通过外围元件改变运放内部的工作状态,用大哥的话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我跟踪研究SOLO的电路版本演进已经有近十年,最近两年才终于理解了运放内部的大部分原理,也基本理解了超线性版本的设计思路,因此把文章更新在知乎。
SOLO采用的是运放做电压放大级,分立元器件做输出级电流放大,这是种教科书式的经典电路,许多出名的耳放如Lehmann Audio Black Cube Linear,Bayerdynamic A1都是这样的设计。SOLO的独特之处在于电路有很多独到的细节和高超的调音技巧。读懂这篇文章需要扎实的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相关材料请翻阅教科书,不过多照顾初学者,但我会尽量让读者,看懂或者不懂,都有收获。
文章一边陈列一些SOLO历年以来的产品内部图,以及逆向出来的电路图。同时分析SOLO的改进思路和电路设计中具体的技巧。重点在于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对于声音的影响,和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的哲学。04版之前的SOLO
04版之前的SOLO相关资料国内非常少,年代久远也很难买到当年的机器了,不过从早期的一些资料来看,这一阶段SOLO的调整主要集中在元器件上,主要是电容,并且最终定型为07版。下图是我找到的最早的一张SOLO照片,时间可能早至2003年,可以看出设计做工相当原始,在原件的搭配上有许多探索。但是从图片上已经大致可以看出电路和07版基本一致。SOLO 已知最早版本
04年之前的版本只找到这一张图片。就上图而言,反馈回路耦合使用了钽电容,主输出退耦电容使用了ELNA的RE系列,输出耦合电容也使用了ELNA的RA系列。这一系列可以算作是便宜大碗的普通级音频电容。SOLO 04版SOLO 04版
04版起,SOLO的外壳就基本固定了,PCB结构也固定并保持了很多年,然后元器件的搭配还在反复试错中。SOLO 07版SOLO 07版07 版电路图
从07版开始SOLO的设计定型了很多年的时间。
从元器件搭配的角度讲
电源滤波电容和输出级退耦电容使用了松下的标准品M系列,铝脚,小体积,低阻抗/高纹波电流/长寿命三项特性一概没有。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一般音频应用而言,这算是松下这个牌子应用最广的基本款。
值得一提的是输出耦合/反馈耦合/运放的退耦,这3处电容使用了松下AM系列,虽然从参数上看并无特别,但这是明确标注为音频级的电容,同时价格便宜。
相比04版输入耦合电容从EVOX变为汤姆逊,频率补偿电容继续使用rifaSOLO 07版和SRG版之间的过渡
07版之后SOLO进入了SRG版本,这段时间SOLO进入了大调整时期,输出级,反馈回路变化非常大而且非常频繁,难以追踪。SOLO的这一阶段调整的原因据我推断有2个,第一,根据耳机俱乐部小白透露,Graham Slee老先生这一时期的音源从黑胶切换成了CD,因为音源音色的差异,合理的推断是黑胶唱片远比CD醇厚耐听,因此耳放需要变得更醇厚更温润才能搭配。第二,据说这一时期法国的飞利浦5532运放工厂失火,并且飞利浦不打算重建,得知这个消息老先生迅速收藏了世面上能买到的所有飞利浦5532运放,因此他要围绕5532这个运放的特性打造SOLO,至于为什么老先生谜之迷恋5532,这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去官网blog看。因为SRG版本在前,5532版本在后,SRG的运放反复变化最终定型在了5532,因此估计是因为第一个原因SOLO开始了SRG的改版,几经变化,最终因为第二个原因定型在了SRG ll 搭配5532运放这个版本。这一版是应该是SRGI,使用了两只型号不明的单运放。
SRG系列保持了输出级不变,虽然中间有一个版本输出管有了变化,但最终还是停留在了最初的输出级,SOLO使用的是印度UTC生产的BC337/327对管。最大的变化出现在反馈回路上。
与07版相比,SRG版本将原本的大环路负反馈的反馈量缩小了大约一倍,同时新增了一组大环路负反馈将输出电容和输出电阻包括在内,即反馈回路的参考点更接近耳机本身了。简单说,这增强了放大器对耳机的控制力,尤其是低阻耳机的控制力。相关数学推导我们放在后面再说。SOLO 超线性版
SOLO 钻石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