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网络的组成
- 互联网与因特网
- 端系统体系结构分层
- 物理层考虑的问题
- 链路层考虑的问题
- 网络层考虑的问题
- 传输层考虑的问题
- 应用层考虑的问题
- 计网的数据传输
- 电路交换
- 分组交换
- 对比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的组成
网络是由节点(node) 和 链路(link) 组成的。
- 节点:软硬件可裁剪的计算机系统,比如机顶盒,车载导航等。
- 链路:有线、无线方式将节点链接起来。
所以说只要用线将设备连起来,那么就称为一个网络。
互联网与因特网
- 若干网络通过路由器连起来就形成了互联网。
路由器的作用:由于每个网络的组网方式不同(异构网络),所以路由器将每个网络所传输的数据通过协议进行统一接口,最后提交给上层结构。
- 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路由器通过TCP/IP协议簇将身份信息统一为IP地址,在接入因特网。
- internet
- 通用名词,表示互联网,可以是任意通信协议。
- Internet
- 专有名词,因特网,特指TCP/IP协议簇。
-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即移动、电信、联通。
因特网让ISP来管理网络,ISP面向大众提供网络服务。
端系统体系结构分层
- 分层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若干简单问题
- TCP/IP 分层模型
边缘节点在各自网络(各种协议都有)内部处理数据,然后由路由器(统一IP接口)发送给骨干网,然后由骨干网再经过路由器最终发送给另一个网络。
物理层考虑的问题
- 用什么介质传输数据
- 用哪种接口
- 用哪个电气协议
链路层考虑的问题
- 如何直到数据是谁发来的(身份识别)
- 怎么从一堆 “ 01 ” “01” “01” 之间识别出哪个是格式,哪个是数据(数据封装格式)
- 协调对总线的占用(媒体介入控制)
- 数据是否有误(错误检测)
- 出现差错如何处理(可靠传输与不可靠传输)
- 接收方如何控制发送方注入的数据流量(流量控制)
- 以太网交换机的实现(自学习和转发帧,不太懂是啥)
网络层考虑的问题
- 如何对网络和网络中的主机进行标识
- 如何选择路由器
传输层考虑的问题
- 进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也就是你的数据是发给哪个进程的,是QQ还是微信
- 出现错误如何处理
应用层考虑的问题
- 不同数据格式、数据解析、数据处理
计网的数据传输
电路交换
- 建立链接,分配通讯资源
- 通话,一直占用通讯资源
- 释放链接,返回通讯资源
人话就是直接给你拉条专线,你不断连就一直占线。
分组交换
- 存储转发
通过将数据切成小包然后交给路由器传输,最终到达目的地。包含有首部,通过对首部的编号可知包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