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面板技术解析与预测
目前市面上的液晶电视面板按技术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种: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技术)、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技术)。TN面板一般只用于入门级小尺寸(32英寸以下)液晶电视,IPS面板则包括LG S-IPS面板和日立IPS-α面板,而VA面板则包括夏普CPA面板、三星S-PVA面板和台湾MVA面板。夏普CPA液晶面板产自日本龟山生产线,像素点呈蜂窝状排列。三星S-PVA液晶面板产自由三星和索尼共同合建的S-LCD工厂,像素点呈较细的“>”和“<”形状。LG S-IPS液晶面板即常说的硬屏,产自LG面板工厂(LGD),像素点呈较粗的“>”和“<”形状。IPS-α液晶面板由日立2001年推出,像素点呈竖直的长方形整齐排列,在显示白色图像时,像素点则呈直线排列。台湾MVA面板以奇美VAextreme面板和友达AMVA面板为主,源自日本富士通开发的面板技术,像素点呈麻花状正方形直线排列,随着夏普技术授权奇美,奇美也开始生产类似蜂窝状排列的液晶面板。
夏普龟山八代液晶面板工厂
应用方面,夏普CPA液晶面板尺寸多为46英寸以上,主要运用于夏普中高端机型,如46和52英寸的GX50A、GE50A、RX1系列中,另外有极少部分52英寸面板出售给其它品牌使用,由于CPA面板价格高,相应液晶电视的售价也较高。三星S-PVA和LG S-IPS液晶面板,广泛应用于32-52英寸液晶电视中,一个显著的区别是S-PVA面板没有42、47英寸,而S-IPS面板则没有40、46英寸。IPS-α液晶面板使用机型较少,在松下、日立液晶电视中较常见,其中日立的Wooo超薄系列(47英寸除外)使用的就是这种面板。奇美屏和友达屏则在中低端、较小尺寸液晶电视中广泛应用,品牌包括三星、夏普等外资机型及大部分的国产机型。
2008索尼BRAVIA液晶电视冬季新品
夏普CPA液晶面板优点是色彩真实、黑色下沉能力较好,但价格较高。三星S-PVA液晶面板的优点是响应速度较快,拥有70%色彩还原能力。S-IPS和IPS-α液晶面板拥有相同的技术源流,优点是液晶面板通透感较强,颜色更加细腻,但响应时间较慢,黑色下沉能力稍显不足。台湾屏优点是视角宽广,响应快速。
今年面板方面最需要关注的是夏普开建十代面板生产线以及创维参股LGD广州液晶模块厂。笔者认为,目前LCD液晶面板技术已经日臻成熟,面板厂商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如何通过各种改进以降低生产成本,而国产厂商要在短时期内要改变面板技术缺失的局面不太现实。
液晶电视电路技术解析与预测
有了质量好的面板,还需要好的电路技术进行驱动,其中关键的部分包括图像处理引擎、倍速驱动技术、10-bit驱动技术等。其中图像处理引擎是核心,倍速驱动、10-bit驱动都有助于对图像画面进行优化。
图像处理引擎方面,今年推出的不少品牌旗舰产品都将其升级到了顶级的PRO专业引擎,例如索尼新旗舰X4500系列采用的是BRAVIA ENGINE2 PRO图像处理引擎、东芝新旗舰ZV550C采用的是Meta Brain PRO100超强核芯等等。以Meta Brain PRO100超强核芯为例,集结了多项“东芝影像”的技术,画质表现更加细腻逼真,细节表现力更加强大,并为东芝新推出的运算复杂的“超解像”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东芝Meta Brain图像引擎发展历程
由于液晶电视存在一个响应时间的问题,在图像显示上有相应的延迟,如果遇到高速运动的画面,反映在电视上就是拖尾现象的出现。100Hz/120Hz倍速技术(部分厂商称为倍频技术)主要的技术原理,是在液晶电视显示的两幅画面之间插入一个新帧,将现行的50Hz/60Hz电视画面显示频率提高一倍,以达到画面播放减少拖尾、更加流畅顺滑的目的。从理论上说,倍速技术实现方法有插黑帧、插运算帧和插复制帧三种,效果最好的是插入由前后两幅画面计算出来的运算帧,但这对相关电路技术要求也更高。今年倍速技术的运用可谓全面开花,在外资品牌中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以索尼即将上市的Z4500系列为例,史无前例地运用了Motionflow 200Hz四倍速技术,在原始画面中插入三帧运算帧,比100Hz倍速处理画面提高了一倍,达到四倍速处理。相比之下,国产品牌在倍速技术的运用上则稍显落后。
索尼Motionflow 200Hz四倍速驱动技术解析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大部分液晶电视机的色彩渐变为8-bit,在表现细微过渡色中容易产生色阶。10-bit液晶面板驱动技术则能呈现更加平滑顺畅,饱满生动的画面。有不少网友质疑10-bit驱动是否真正有用,主要原因在与10-bit驱动效果主要体现在细节方面,从整体上看并不明显。
8-bit与10-bit面板图像对比
笔者认为: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强大的主观感受,这无疑给厂商带来长久的升级动力。展望09年,厂商将继续对现有的各项技术进行升级,专业图像处理引擎或许也会像电脑芯片一样推出双核(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四倍速或许会普及?当然,也难保会有更多更新的技术推出。在电路技术上,凸显了国产品牌的又一软肋,国产大部分机型不能实现全高清点对点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国产要与外资相抗衡,除了在面板上不能受制于人,同时也要加强研发投入,扩展思路加速电路技术升级换代,这也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液晶电视背光源技术解析与预测
液晶电视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的图像画面来自于它对背光源光线调制的结果。背光源是位于液晶面板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背光源决定了液晶电视的亮度、颜色、使用寿命等特性。
CCFL与LED背光源系统色域对比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液晶电视一般采用冷阴极荧光管技术(CCFL)背光源,虽然其技术成熟,寿命也较长(3-5万小时),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一是色域(即色彩表现范围)较小,一般只能达到NTSC(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色域标准的72%;二是冷阴极荧光管中含有汞,不符合环保标准;三是漏光现象较普遍,低温启动困难,相应时间慢。
CCFL背光源系统
针对CCFL背光源色彩表现范围较小的缺点,不少厂商推出了广色域背光源。如索尼WCG-CCFL亮艳色彩背光源,主要改进方向是提升红色系表现范围;东芝WCG-CCFL广色域WCG背光源,主要改进方向则是提升绿色系表现范围;而夏普的做法则另辟蹊径,那就是在液晶电视的背光源的三原色中添加深红,因而可以表现更加自然,层次更加丰富的红色。这些背光源技术相对于普通的背光源技术有效提升了色域,能达到NTSC标准的80%左右。
RGB-LED背光源系统
而LED背光源系统则能够彻底克服CCFL背光源系统的缺点,首先是LED背光源可以提供多种基色而不仅限与红、绿、蓝三原色,色彩表现力为NTSC标准的105%甚至更高,对比度能够达到10000:1与等离子电视相媲美,寿命达到了10万小时,此外,它工作元件不含汞元素,更加环保。当然,LED背光源也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成本高、价格昂贵,目前只运用于各品牌旗舰系列,如夏普新推出的XS1A系列、索尼旗舰X4500系列均采用RGB-LED背光源系统(基色仍为红、蓝、绿三原色)。
展望明年背光源系统的改进方向,一是继续沿用CCFL系统,但厂商必须在如何加大色域范围、如何降低使用汞元素中花费更多的工夫;另一方面就是采用LED背光源技术,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降低LED背光源的成本系统,目前的RGB-LED背光源与真正意义上的白色LED背光源仍有一定的差距,也算是折中选择。
小结:从今年末部分厂商推出的新系列液晶电视,可以对明年主流的液晶电视画质技术略窥端倪,一方面是改进图像处理核心,速度更快更加专业的核心将不断推出并应用,另一方面是以倍速技术为代表的优化技术的更多更广泛应用,最后就是LED背光源系统等革新性技术有望在更多产品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