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解读《思考,快与慢》

news/2025/2/13 18:36:51/

这本《思考,快与慢》,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的代表作。特沃斯基与卡尼曼和塞勒共同开创了行为经济学,不同之处在于: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是从心理学攻入经济学阵营,而塞勒则是打开了经济学的大门,欢迎心理学的进入。
该书最重要的理论是一-“前景理论”和“框架效应”针对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误区,以及决策中我们忽视问题。这本书优点是用了大量例子和实验来验证理论,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缺点是,论证的篇幅较长,比较枯燥乏味,i这对普通读者不是非常友好。但如果你能耐心读下去,一定有所收获。对个人生活中的重大决策,提供了很多借鉴和参考。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


接下来,我们就分不同的章节用 思维导图来给大家分析 这本书


第一部分:系统1,系统2
什么是系统1和系统2?
它们并不真正存在,而是人的2种思维能力。系统1是快速的,没什么感觉,自主控制的。系统2 是一定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耗费脑力才能做的事情上。
通过实验观察系统1和系统2:瞳孔是人类思考的指示器,瞳孔放大说明系统2开始工作大脑付出计算量越大瞳孔也张的越大。
观察大脑的工作规律,当系统2处于高负荷工作时,会放弃次要任务实验举例: 计算白队传球次数时,会看不到出现的大猩猩。从任务1切换到任务2需要消耗算力,不断快速切换则会大幅损耗算力也就是效率低下(大脑工作区的空间中数据切换了),时间也是大脑付出努力的因素:如果同时需要记住多件事情就是,因为记忆工作区空间有限,不迅速结束运算就会忘掉,催你思考就是最消耗脑力的思考。


系统2的工作内容及规律:
工作内容包括: 认知努力和自我思想和行动的控制,认知努力包括哪些?学习内容具有挑战性,对困难问题的分析 (超出舒适区比较多),工作规律: 工作负荷加大后自我控制思想和行动的能力下降,举例: 当学习新的有挑战内容时,需要较困难的分析之类这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表现就是难以拒绝甜食,社交场合做出自私选择,进行肤浅的批评,自我控制力下降的因素还有物理方面睡眠质量下降或不足,大脑能量不足(饿了),保释官在饭后最容易通过保释,比较饿时肯定拒绝保释风险控制能力的变化。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启发法指的是人会随机事件之间进行联想,去人为找出因果关系.小数定律和大数法则:信任多于质疑的偏见,人只有针对事物,系统1会对不完整的信息自动补充并联想使信息连贯起来,小样本事件出错的概率可能高达50%:人会受亲身经历的小样本事件影响而认为到整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忽略掉大样本的统计数据的概率。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挺常见当我们先对事物进行预估,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和估算,最终估算就像船在船锚(预估值)附近波动,锚定效用的产生原理有2种情况1 是系统2的调整不足2 是系统1的启发效应而自动得出结论,对策,就是识别出锚定效用。表现会回归平均值,表现的构成天赋+运气,但是经常会被人的习惯性因果分析找出其他原因。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知道的错觉
人的思维有些特定功能,将几件事联系起来,即使没有真实线索也会编造线索,造成结果是连续的,叙事谬误:有缺憾的往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的和对未来的预期的.我们是如何观察这个世界的?我们不断尝试了解这个世界,能够吸眼球的的永远是那些通俗易懂分析,这些分析具体而不抽象,他们认为天资,愚蠢和意图的作用都要超过运气,他们关注的是少数几件已经发生的大事,而不是无数没有发生的事任何新近发生的有影响的事件都会成为我们编造因果关系故事的核心情节.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环境有规律,专家的直觉技能才能有效。直觉是对问题本质不清楚的情况下,在有规律的环境下反复训练的技能能根据问题的现象迅速估计可能的原因。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外推法是错误的我们片面根据眼前的信息去预测,会有很多漏洞,我们现在已经解决的部分有可能比较简单,但是后面遇到不可控的问题概率是很大的。导致规划错误的心理原因。根据基准预测是合理的,除非有类似的案例,才去参考类似案例的成功概率弗林夫伯格的预测方法叫参考类别预测。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公平性,又把心理学扯到社会公平上。把目标当成参照点,经常带来比较差的效果厌恶损失的强烈感觉会干掉积极完成目标的动力。禀赋效应,定义解释: 条件是拥有1段时间当1个人一旦拥有某个商品一段时间后,他对该商品的价值评估要比之前大大提高 (非理性)。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心理账户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善用框架效应。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第五章有以下几点重要的内容,如何测量体验效用?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你有多幸福?思考生活。

以上是《思考,快与慢》各部分章节的拆解与解读,思考快与慢 涉及的光环效应 锚定效应 损失厌恶 峰终定律 过程忽视。每一点都让人意识到大脑的不靠谱。 打破理性人假设,要承认人就是会被环境的变量或框架所操纵而并非综合理性抉择。认识并理解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它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系统二去修正系统一带来的[直觉]偏差。


以下是用ProcessOn 整理的不同版本《思考快与慢》的思维导图,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http://www.ppmy.cn/news/1148540.html

相关文章

了解5个区别,FPmarkets用烛台和Renko图实现交易翻倍

很多投资者不知道日本烛台图表和Renko图表的区别,在交易中出现好的机会而把握不住,今天FPmarkets就和投资者一起了解烛台图表和Renko图表的区别,在今后的交易中能第一时间抓住机会,从而盈利。 首先,Renko图表是平滑的…

RecyclerView 空白区域点击事件

在项目中使用RecyclerView展示列表数据,用了GridLayoutManager,在遇到item个数不满足一行时,会在页面右侧透出空白位, 如下图所示. 目前点击空白位是没有点击响应事件的,我们想实现点击响应以扩大用户可以进入LandingP…

蓝桥等考Python组别十六级008

第一部分:选择题 1、Python L16 (15分) a和b是两个集合,a&b表示a和b的( )。 并集交集子集差集正确答案:B 2、Python L16 (15分) 运行下面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大数据之Hudi数据湖_基本概念_时间轴_TimeLine---大数据之Hudi数据湖工作笔记0005

然后看一下hudi的,时间轴概念,很简单了,就是之前说的时间旅行,其实就是 比如在某个时间点,记录,这个时间点做了什么,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像回去看看的时候,可以找到这个时间点做了什么 一个时间点就是一个Instant (时刻 瞬间的意思) 可以看到时刻的解释 instant 时刻instant包…

蓝桥等考Python组别十七级004

第一部分:选择题 1、Python L17 (15分) 运行下面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def func(x, y): return (x - y) // 2 print(func(10, 4)) 2356正确答案:B 2、Python L17 (15

类图 UML从入门到放弃系列之二

1.劝退说明(开个玩笑) UML包含有许多小组件、修饰符以及其他小巧复杂的东西。UML的内容相当庞大,以至于你可以花大量的时间把自己修成一个UML语言律师,并能够完成所有律师能够完成的工作:编写出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文档。现在流行的敏捷开发倡…

Python实现文字识别OCR

Python实现文字识别OCR可选的库很多,这里介绍了Tesseract、ddddocr、CnOCR、paddleocr等。 Tesseract Tesseract是一个开源的ocr引擎,可以开箱即用,项目最初由惠普实验室支持,1996年被移植到Windows上,1998年进行了C…

java 常量、变量、数据类型

常量 * 指在程序执行期间其值不能发生变化的数据。例如数学中的π 3.1415……又如:整数123,小 数1.23,字符’A’,布尔常量 true、false等,程序开发中,常量名一般规则全部大写,声明常量时必 须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