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更新
一、 爬虫技术概述
1.1 什么是爬虫技术
1.2 爬虫技术的应用领域
1.3 爬虫技术的工作原理
二、 网络协议和HTTP协议
2.1 网络协议概述
2.2 HTTP协议介绍
2.3 HTTP请求和响应
三、 Python基础
3.1 Python语言概述
3.2 Python的基本数据类型
3.3 Python的流程控制语句
3.4 Python的函数和模块
3.5 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
四、 爬虫工具介绍
4.1 Requests库
4.2 BeautifulSoup库
4.3 Scrapy框架
五、 数据存储和处理
5.1 数据存储格式介绍
5.2 数据库介绍
5.3 数据处理和分析
六、 动态网页爬取
6.1 动态网页概述
6.2 Selenium工具介绍
6.3 PhantomJS工具介绍
七、 反爬虫技术
7.1 反爬虫技术概述
7.2 User-Agent伪装
7.3 IP代理池
八、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
8.1 数据清洗和去重
8.2 数据预处理和分析
九、 分布式爬虫和高并发
9.1 分布式爬虫概述
9.2 分布式爬虫框架介绍
9.3 高并发爬虫实现
十、 爬虫实战
10.1 爬取豆瓣电影排行榜
10.2 爬取天气数据
10.3 爬取新闻网站数据
二、 网络协议和HTTP协议
2.1 网络协议概述
2.2 HTTP协议介绍
2.3 HTTP请求和响应
网络协议概述
网络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控制、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内容。本文将详细介绍网络协议的概述,包括协议的分类、协议的层次结构、协议的功能和应用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网络协议。
一、协议的分类
根据协议的不同功能和应用领域,协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是指在网络通信中负责传输数据的协议,包括TCP和UDP两种协议。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适用于需要可靠传输的应用;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但传输速度较快,适用于实时传输应用。
2.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协议是指在网络通信中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的协议,包括IP协议和ICMP协议。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它为数据包添加IP地址和相关信息,以便在网络中进行路由和转发;ICMP协议用于网络中的错误检测和纠正,例如网络中的主机或路由器无法到达时,ICMP协议会返回相应的错误信息。
3.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是指在网络通信中负责传输物理信号的协议,包括以太网协议、无线协议等。以太网协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线局域网协议,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速率、控制等内容;无线协议是一种无线局域网协议,包括Wi-Fi、蓝牙等,它们定义了无线信号的传输格式、速率、控制等内容。
4.应用层协议
应用层协议是指在网络通信中负责应用数据传输的协议,包括HTTP、FTP、SMTP、POP3等。HTTP协议是用于Web应用的协议,它定义了Web页面的传输格式和交互方式;FTP协议是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它定义了文件的传输格式和控制方式;SMTP协议是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它定义了邮件的传输格式和交互方式;POP3协议是用于接收邮件的协议,它定义了邮件的接收格式和交互方式。
二、协议的层次结构
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是指将协议按照功能分成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层与层之间的协议交互完成数据传输。常见的协议层次结构有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1.OSI七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是一种理论模型,它将网络协议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负责物理信号的传输,如电压、频率等。
(2)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帧的传输,包括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帧的同步和错误检测等。
(3)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包括路由、寻址和分组等。
(4)传输层:负责传输数据流,包括数据的分段和重组、传输控制和错误检测等。
(5)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包括会话的开始、保持和结束等。
(6)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编码,包括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压缩等。
(7)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交互和数据传输,包括HTTP、FTP、SMTP等应用协议。
2.TCP/IP四层模型
TCP/IP四层模型是一种实际应用的模型,它将网络协议分为四层,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网络接口层:负责将数据帧传输到物理层,并接收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帧。
(2)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包括IP协议和ICMP协议。
(3)传输层:负责传输数据流,包括TCP协议和UDP协议。
(4)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的交互和数据传输,包括HTTP、FTP、SMTP等应用协议。
三、协议的功能
网络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数据控制、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1.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是网络协议的主要功能之一,它负责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协议需要确定数据的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方式等内容,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2.数据控制
数据控制是网络协议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负责控制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在数据控制过程中,协议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段、重组、排序和重传等操作,以确保数据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传输并且不丢失。
3.错误检测和纠正
错误检测和纠正是网络协议的必要功能,它负责检测并纠正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在错误检测和纠正过程中,协议需要使用差错检测码、校验和等技术来检测和纠正错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四、协议的应用
网络协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互联网、局域网、无线网络等。
1.互联网
互联网是网络协议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它使用TCP/IP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TCP/IP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FTP、SMTP等,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局域网
局域网是指在一个局限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使用各种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常见的局域网协议包括Ethernet、WiFi、Token Ring等,它们提供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为企业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支持。
3.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是指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的网络,它使用各种无线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常见的无线协议包括WiFi、蓝牙、Zigbee、NFC等,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场景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WiFi在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提供无线网络服务,蓝牙在个人设备之间提供短距离通信服务,Zigbee在物联网等领域提供低功耗、低速率的无线网络服务,NFC在移动支付、智能门锁等领域提供近距离通信服务。
总之,网络协议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HTTP协议介绍
HTTP协议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HTTP协议最初由Tim Berners-Lee在1991年提出,并在1996年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标准化。HTTP协议是Web应用程序的基础,它定义了Web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消息格式、请求和响应的语义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HTTP协议的各个方面。
一、HTTP协议的基础
- HTTP协议的定义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请求/响应模型的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HTTP协议是Web应用程序的基础,它定义了Web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消息格式、请求和响应的语义等。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协议,即服务器不会保存客户端的状态信息,每个请求都是相互独立的。
- HTTP协议的特点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包括:
(1)简单:HTTP协议的消息格式简单,易于实现和调试。
(2)灵活:HTTP协议可以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传输方式。
(3)可扩展:HTTP协议支持扩展,可以通过添加头部、方法、状态码等来支持更多功能。
(4)无状态:HTTP协议是一种无状态协议,即服务器不会保存客户端的状态信息,每个请求都是相互独立的。
(5)可靠:HTTP协议使用TCP协议作为传输层协议,具有可靠性和保证数据完整性的特点。
- 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
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请求和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返回HTTP响应。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过TCP/IP协议进行,客户端发送请求时需要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都是由消息组成的。HTTP消息由一个起始行、一些头部、一个空行和一个消息体组成。起始行包含请求或响应的方法、URI和HTTP版本,头部包含一些元数据,如cookie、user-agent等,消息体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
二、HTTP协议的请求
HTTP协议的请求是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它包含了客户端想要获取的资源、请求方法、请求头部等信息。HTTP协议定义了多种请求方法,如GET、POST、PUT、DELETE等,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语义和使用场景。
- HTTP请求的格式
HTTP请求由一个起始行、一些头部、一个空行和一个消息体组成。HTTP请求的格式如下:
<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header1>: <value1>
<header2>: <value2>
...
<headerN>: <valueN><message-body>
其中,<method>
表示请求的方法,如GET、POST等,<request-uri>
表示请求的URI,<http-version>
表示HTTP协议的版本号,头部包含了一些元数据,如cookie、user-agent等,消息体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
- HTTP请求的方法
HTTP协议定义了多种请求方法,如GET、POST、PUT、DELETE等,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语义和使用场景。
(1)GET方法:用于获取指定资源的表示,不会对服务器上的资源产生任何影响。GET方法的请求可以被缓存,多个相同的GET请求可以共享同一个响应。
(2)POST方法:用于向服务器提交数据,可能会导致服务器上的资源发生变化。POST方法的请求不会被缓存,每个POST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响应。
(3)PUT方法:用于创建或更新服务器上的资源,如果资源不存在则创建,否则更新。PUT方法的请求可以被缓存,多个相同的PUT请求可以共享同一个响应。
(4)DELETE方法:用于删除服务器上的资源。DELETE方法的请求不会被缓存,每个DELETE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响应。
(5)HEAD方法:与GET方法类似,但只返回响应头部,不返回响应消息体。HEAD方法的请求可以被缓存,多个相同的HEAD请求可以共享同一个响应。
(6)OPTIONS方法:用于查询服务器支持的HTTP方法和其他选项。OPTIONS方法的请求可以被缓存,多个相同的OPTIONS请求可以共享同一个响应。
(7)TRACE方法:用于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用于调试和诊断。TRACE方法的请求不能被缓存,每个TRACE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响应。
(8)CONNECT方法:用于建立与服务器的隧道,通常用于HTTPS协议。CONNECT方法的请求不能被缓存,每个CONNECT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响应。
- HTTP请求的头部
HTTP请求的头部包含了一些元数据,如cookie、user-agent等,用于描述请求的附加信息。HTTP请求的头部格式如下:
<header1>: <value1>
<header2>: <value2>
...
<headerN>: <valueN>
常用的HTTP请求头部包括:
(1)Host:指定请求的服务器主机名和端口号。
(2)User-Agent:指定客户端的浏览器类型和版本。
(3)Accept:指定客户端能够接受的响应的MIME类型。
(4)Cookie:指定客户端发送的Cookie信息。
(5)Referer:指定请求的来源页面。
(6)Authorization:指定客户端的身份认证信息。
- HTTP请求的消息体
HTTP请求的消息体包含了实际传输的数据。HTTP请求的消息体格式取决于请求的方法和资源类型。
三、HTTP协议的响应
HTTP协议的响应是由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的,它包含了服务器返回的资源、状态码、响应头部等信息。
- HTTP响应的格式
HTTP响应由一个起始行、一些头部、一个空行和一个消息体组成。HTTP响应的格式如下: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header1>: <value1>
<header2>: <value2>
...
<headerN>: <valueN><message-body>
其中,<http-version>
表示HTTP协议的版本号,<status-code>
表示响应的状态码,<reason-phrase>
表示状态码的原因短语,头部包含了一些元数据,如cookie、user-agent等,消息体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
- HTTP响应的状态码
HTTP响应的状态码用于表示服务器处理请求的结果,可以分为5类,分别是1xx(信息响应)、2xx(成功响应)、3xx(重定向)、4xx(客户端错误)和5xx(服务器错误)。
常见的HTTP响应状态码包括:
(1)200 OK:表示请求成功,服务器已经成功处理了请求。
(2)201 Created:表示请求成功,服务器已经创建了新的资源。
(3)204 No Content:表示请求成功,但服务器没有返回任何内容。
(4)301 Moved Permanently:表示请求的资源已经被永久移动到新的URL。
(5)302 Found:表示请求的资源已经暂时移动到新的URL。
(6)304 Not Modified:表示客户端缓存的资源未过期,服务器未返回任何内容。
(7)400 Bad Request:表示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有错误,服务器无法处理。
(8)401 Unauthorized:表示客户端未经授权,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9)403 Forbidden:表示客户端未被授权访问请求的资源。
(10)404 Not Found:表示服务器无法找到请求的资源。
(11)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表示服务器处理请求时发生了错误。
(12)503 Service Unavailable:表示服务器暂时无法处理请求,一般是由于服务器过载或正在维护。
- HTTP响应的头部
HTTP响应的头部包含了一些元数据,如cookie、Content-Type等,用于描述响应的附加信息。HTTP响应的头部格式如下:
<header1>: <value1>
<header2>: <value2>
...
<headerN>: <valueN>
常用的HTTP响应头部包括:
(1)Content-Type:指定响应消息体的MIME类型。
(2)Content-Length:指定响应消息体的长度。
(3)Set-Cookie:指定服务器发送的Cookie信息。
(4)Expires:指定响应的过期时间。
(5)Cache-Control:指定响应的缓存策略。
(6)Location:指定重定向的目标URL。
- HTTP响应的消息体
HTTP响应的消息体包含了服务器返回的实际数据。HTTP响应的消息体格式取决于响应的状态码和资源类型。
四、HTTP协议的缺点和改进
虽然HTTP协议已经成为Web通信的标准协议,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不断改进。
- 安全性问题
HTTP协议的数据传输是明文的,容易被中间人攻击者窃取、篡改或伪造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TTPS协议应运而生,通过采用SSL/TLS协议对HTTP协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性能问题
HTTP协议的性能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HTTP请求和响应的数据量大,导致网络带宽占用高。
(2)HTTP请求和响应是逐个发送和接收的,导致请求和响应的延迟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TTP/2协议应运而生,通过采用多路复用、二进制分帧、头部压缩等技术,提高了HTTP协议的性能。
- 可扩展性问题
HTTP协议的可扩展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HTTP协议的头部信息很多,导致HTTP请求和响应的数据量大。
(2)HTTP协议的头部信息不易扩展,导致HTTP协议的可扩展性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TTP/3协议应运而生,通过采用QUIC协议、二进制分帧、头部压缩等技术,提高了HTTP协议的可扩展性。
五、总结
HTTP协议是Web通信的标准协议,它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数据,支持多种请求方法和响应状态码,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虽然HTTP协议存在一些缺点,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HTTP协议的性能和可扩展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HTTP请求和响应
HTTP请求和响应是Web通信的基础,也是HTTP协议的核心内容。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HTTP请求和响应的具体内容,包括请求方法、请求头、请求消息体、响应状态码、响应头和响应消息体等方面,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HTTP协议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HTTP请求
HTTP请求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消息,它包含了请求方法、请求头、请求消息体等内容。HTTP请求的格式如下:
<method> <request-target> <version>
<header1>: <value1>
<header2>: <value2>
...
<headerN>: <valueN><entity-body>
其中,表示请求方法,表示请求目标,表示HTTP协议的版本号。下面分别介绍HTTP请求的各个部分。
- 请求方法
HTTP协议定义了多种请求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GET:请求指定的资源。
(2)POST:提交数据,如果请求成功,会创建新的资源。
(3)PUT:上传文件,如果资源已经存在,则会更新资源。
(4)DELETE:删除指定的资源。
(5)HEAD:请求指定资源的头部信息。
(6)OPTIONS:获取服务器支持的HTTP方法。
(7)TRACE: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用于测试和诊断。
(8)CONNECT:用于代理服务器,将连接转换为管道方式。
不同的请求方法有不同的语义,客户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请求方法。
- 请求头
HTTP请求头包含了客户端发送的附加信息,用于描述请求的元数据。HTTP请求头的格式如下:
<header1>: <value1>
<header2>: <value2>
...
<headerN>: <valueN>
常用的HTTP请求头包括:
(1)Host:指定服务器的主机名和端口号。
(2)User-Agent:指定客户端的类型和版本号。
(3)Accept:指定客户端接受的MIME类型。
(4)Accept-Language:指定客户端接受的语言。
(5)Accept-Encoding:指定客户端接受的压缩算法。
(6)Referer:指定发送请求的URL。
(7)Cookie:指定客户端发送的Cookie信息。
(8)Authorization:指定客户端发送的身份验证信息。
(9)Content-Type:指定请求消息体的MIME类型。
(10)Content-Length:指定请求消息体的长度。
- 请求消息体
HTTP请求的消息体包含了客户端发送的实际数据。HTTP请求的消息体格式取决于请求的方法和资源类型。
二、HTTP响应
HTTP响应是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的响应消息,它包含了响应状态码、响应头、响应消息体等内容。HTTP响应的格式如下:
<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header1>: <value1>
<header2>: <value2>
...
<headerN>: <valueN><entity-body>
其中,表示HTTP协议的版本号,表示响应状态码,表示响应状态码的文本描述。下面分别介绍HTTP响应的各个部分。
- 响应状态码
HTTP协议定义了多种响应状态码,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200 OK:表示请求成功,服务器已经成功处理了请求。
(2)201 Created:表示请求成功,服务器已经创建了新的资源。
(3)204 No Content:表示请求成功,服务器已经成功处理了请求,但没有返回任何内容。
(4)301 Moved Permanently:表示请求的资源已经永久移动到新的位置。
(5)302 Found:表示请求的资源已经暂时移动到新的位置。
(6)304 Not Modified:表示客户端缓存的资源仍然有效,服务器没有返回新的内容。
(7)400 Bad Request:表示客户端请求有误,服务器无法理解。
(8)401 Unauthorized:表示客户端未经授权访问资源。
(9)403 Forbidden:表示客户端没有权限访问资源。
(10)404 Not Found:表示请求的资源不存在。
(11)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表示服务器发生了错误。
不同的响应状态码有不同的含义,客户端需要根据响应状态码处理响应。
- 响应头
HTTP响应头包含了服务器发送的附加信息,用于描述响应的元数据。HTTP响应头的格式如下:
<header1>: <value1>
<header2>: <value2>
...
<headerN>: <valueN>
常用的HTTP响应头包括:
(1)Content-Type:指定响应消息体的MIME类型。
(2)Content-Length:指定响应消息体的长度。
(3)Server:指定服务器的类型和版本号。
(4)Set-Cookie:指定服务器发送的Cookie信息。
(5)Location:指定重定向的URL。
(6)Cache-Control:指定缓存策略。
(7)Expires:指定响应过期时间。
(8)Last-Modified:指定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 响应消息体
HTTP响应的消息体包含了服务器返回的实际数据。HTTP响应的消息体格式取决于响应的状态码和资源类型。
三、HTTP请求和响应的交互过程
HTTP请求和响应的交互过程包括了多个步骤,如下所示:
- 建立TCP连接
客户端需要先建立TCP连接,才能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建立TCP连接的过程包括三次握手,即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包,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SYN+ACK包,客户端再向服务器发送ACK包,完成连接的建立。
- 发送HTTP请求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包括请求方法、请求头和请求消息体等内容。客户端将HTTP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服务器处理HTTP请求
服务器接收到HTTP请求后,根据请求方法和请求目标等信息,处理请求并生成HTTP响应。服务器需要根据请求的资源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 发送HTTP响应
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HTTP响应,包括响应状态码、响应头和响应消息体等内容。服务器将HTTP响应发送给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关闭TCP连接
HTTP请求和响应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关闭TCP连接,释放资源。
以上就是HTTP请求和响应的详细介绍,包括请求方法、请求头、请求消息体、响应状态码、响应头和响应消息体等内容,以及HTTP请求和响应的交互过程。HTTP协议是Web通信的基础,对于Web开发者来说,深入了解HTTP协议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