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缓存(cache)的原理: 了解计算机架构与性能优化

news/2024/11/29 13:50:59/

计基之存储器层次结构

Author: Once Day Date: 2023年5月9日

长路漫漫,而今才刚刚启程!

本内容收集整理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一书。

参看文档:

  • 捋一捋Cache - 知乎 (zhihu.com)
  • iCache和dCache一致性 - 知乎 (zhihu.com)
  • Cache设计总结 - 知乎 (zhihu.com)

文章目录

      • 计基之存储器层次结构
        • 1. 概述
          • 1.1 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 RAM)
          • 1.2 局部性原理(principle of locality)
          • 1.3 缓存(caching)
        • 2. 高速缓存存储器
          • 2.1 通用高速缓存存储器的组织结构
          • 2.2 直接映射高速缓存(direct-mapped cache)
          • 2.3 直接映射高速缓存实例分析
          • 2.4 组相联高速缓存(set associative cache)
          • 2.5 全相联高速缓存
        • 3. 高速缓存性能分析
          • 3.1 写回问题
          • 3.2 真实缓存结构的剖析
          • 3.3 高速缓存参数的性能影响
          • 3.4 编写对高速缓存友好的代码
          • 3.5 分块(blocking)技术

1. 概述

在理想的环境下,存储器系统是一个线性的字节数组,而CPU能够在一个常数时间内访问每个存储器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实际上,存储器系统(memory system)是一个具有不同容量、成本和访问时间的存储设备的层次结构

  • CPU寄存器保存着最常用的数据。
  • 接着是小的、快速的高速缓存存储器(cache memory).
  • 然后是慢速,但容量较大的主存储器(main memory),里面存着指令和数据。
  • 再往下就是容量更大的磁盘、硬盘、云盘、磁带、网络等等实际或虚拟存储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程序一般偏向局部性原理,因此在大多时候,访问的都是某一段位置的内容,这意味这种层次的结构,可以在成本和效率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一般而言,存储在寄存器上的数据,0个周期就可以直接访问,存在高速缓存的数据需要4~75个周期,主存的数据需要上百个周期,而在磁盘上的数据,可能需要上百万个周期才能访问

1.1 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 RAM)

随机访问存储器分为两类:静态SRAM和动态DRAM。SRAM一般更贵,因此其容量较小,一般为几兆字节。

静态SRAM将每个位存储在一个双稳态的存储器单元里,每个单元是利用一个晶体管电路实现的,该电路有一个属性,可以无限期地保存在两个不同的电压配置或者状态下,其他任何状态都是不稳定的。即使遭遇电子噪声,也可以恢复到稳定状态。

动态DRAM将每个位使用电容存储,其更加敏感,有很多原因导致其电容电压改变,因此需要周期性刷新每一个位的值(数十毫秒)。

1.2 局部性原理(principle of locality)

一个编程良好的计算机程序常常具有良好的局部性(locality),倾向于引用邻近于其他最近引用过的数据项,或者最近引用过的数据项本身。通常有如下两种形式:

  • 时间局部性(temporal locality),被引用过一次的内存位置在不远的将来再被多次引用。
  • 空间局部性(spatial locality),一个内存位置被引用了一次,那么程序可能将不远的将来引用附近的位置。

局部性原理是一种通用的性能优化技巧,有良好局部性的程序比局部性差的程序运行得快。例如硬件高速缓存,操作系统用DRAM来缓存磁盘内容。

下面是一个数据引用局部性的例子,二维数组求和:

# 步长为1
for (int i = 0; i < M; i++){for (int j = 0; j < N; j++) {sum += g_data[i][j];}
}
# 步长为N=1000=M
for (int i = 0; i < M; i++){for (int j = 0; j < N; j++) {sum += g_data[j][i];}
}

在测试设备上,步长1的耗费时间仅为步长N的三分之一。

像第一个循环这样的顺序访问一个向量的每个元素,认为其具有步长为1的引用模式(stride-1 reference pattern),步长为1的引用模式也称为顺序引用模式(sequential reference pattern)。随着步长增加,空间局部性下降。

一般局部性的基本思想如下:

  • 重复引用相同的变量具有良好的时间局部性。
  • 对于具有步长为k的引用模式程序,步长越小,空间局部性越好。
  • 对于取指令来说,循环有好的时间和空间局部性。
1.3 缓存(caching)

一般而言,高速缓存(cache)是一个小而快速的存储设备,作为存储在更大,也更慢的设备中的数据对象的缓冲区域。使用高速缓存的过程称为缓存(caching)。

缓存命中:当程序需要K+1层的某个数据对象d时,如果d刚好缓存在第k层中

缓存不命中:如果第K+1层中没有缓存数据对象d,那么就是缓存不命中(cache miss)

当发现缓存不命中时,第K层的缓存会去第K-1层中取出包含d的那个块,如果第k层的缓存已经满了,可能就会覆盖现存的一个块。

覆盖现存块的过程称为替换(replacing)或驱逐(evicting)这个块。被驱逐的块也有时被称为牺牲块(victim block)

决定替换哪个块是由缓存的替换策略决定的,如随机替换和最少使用替换。

缓存不命中有如下种类:

  • 空缓存一般称为冷缓存(cold cache),此类不命中称为强制性不命中(compulsory miss)或冷不命中(cold miss)。
  • 限制性的放置策略同样会引起不命中,称为冲突不命中(conflict miss),因此这些数据对象会映射到同一个块中。
  • 程序每个阶段访问的缓存块集合是不一样的,即工作集。当工作集大小超过缓存大小时,缓存会经历容量不命中(capacity miss)。

一般L1/L2/L3高速缓存都是按照64字节的内存块来缓存

2. 高速缓存存储器

2.1 通用高速缓存存储器的组织结构

假设一个计算机系统,其每个存储器地址有m位,形成 M = 2 m M=2^m M=2m个不同的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机器的高速缓存被组织成一个有 S = 2 s S=2^s S=2s个高速缓存组(cache set)的数组,每个组包含E个高速缓存行(cache line)。每一个行都是由一个 B = 2 b B=2^b B=2b字节的数据块(block)组成,一个有效位(valid bit)指明这个行是否包含有意义的信息,还有 t = m − ( b + s ) t=m-(b+s) t=m(b+s)个标记位(tag bit),是当前块的内存地址的位的一个子集,唯一标识存储在这个高速缓存行中的块。

高速缓存的结构一般可以用元组(S, E, B, m)来描述,高速缓存的容量指的是所有块的大小的和,标记位和有效位不包括在内,因此 C = S ∗ E ∗ B C=S*E*B C=SEB

高速缓存将m位的地址划分成以下的结构:

|-(高位)--------------m位------------(低位)-|
|--标记(t位)--|--组索引(s位)--|--块偏移(b位)--|

一般有以下的符号参数:

参数描述衍生量
S = 2 s S=2^s S=2s组数 s = l o g 2 ( S ) s=log_2(S) s=log2(S),组索引位数量
E每个组的行数
B = 2 b B=2^b B=2b块大小(字节) b = l o g 2 ( B ) b=log_2(B) b=log2(B),块偏移位数量
m = l o g 2 ( M ) m=log_2(M) m=log2(M)(主存)物理地址位数 t = m − ( s + b ) t=m-(s+b) t=m(s+b), 标记位数量
2.2 直接映射高速缓存(direct-mapped cache)

根据每个组的高速缓存行数E,高速缓存被分为不同的类。每个组只有一行(E=1)的高速缓存称为直接映射高速缓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一个简单的系统,如cpu+寄存器+L1缓存+DRAM。当CPU执行一个读取内存字w的指令时,它向L1高速缓存请求这个字,如果L1高速缓存有w的一个缓存的副本,那么就得到L1高速缓存命中。

如果高速缓存不命中,此时L1高速缓存会向主存DRAM请求包含w块的一个副本时,CPU必须等待

最终L1高速缓存里面会包含w块的一个副本,然后从该缓存块中抽出字w,并返回给CPU。

缓存确定一个请求是否命中,然后抽出来被请求字的过程,分为三步:

  • (1) 组选择
  • (2) 行匹配
  • (3) 字抽取

如下所示,直接从w的地址中间抽取出s个组索引位,这些位被解释成一个对应于一个组号的无符号整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s个组索引位组成的索引,即可找到对应的缓存块。对于直接映射高速缓存,因为每组只有一行,因此直接判断有效位和标记是否匹配。如果有效位被设置,且标记匹配,那么这一行中包含w的一个副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所示,如果(1)(2)两步判断不成立,那么就是缓存不命中。地址的最低几位是块偏移位,其大小受块大小限制,一般的cache line大小是64字节,因此偏移位一般为6位。

直接映射高速缓存不命中时的行替换策略很简单,直接用新取出来的行替换当前行即可

2.3 直接映射高速缓存实例分析

加深对高速缓存运行过程的理解,最好的方式是实际模拟一下具体的情况。

假设一个实例如下:
( S , E , B , m ) = ( 4 , 1 , 2 , 4 ) (S,E,B,m) = (4,1,2,4) (S,E,B,m)=(4,1,2,4)
即高速缓存有4个组,每个组一行,每一行的缓存块有2个字节,地址位有4位,字长(word)为1个字节。下面列出全部情况:

地址m标记位(t=1)索引位(s=2)(二进制)偏移位(b=1)块号
000000
100010
200101
300111
401002
501012
601103
701113
810004
910014
1010105
1110115
1211006
1311016
1411107
1511117

从上图可以看出:

  • 标记位和索引位唯一标识了内存中的每个块。
  • 一共有8个块,但只有4个高速缓存组,因此多个块会映射到同一个高速缓存组中,这些块具有相同的组索引。
  • 映射到同一个高速缓存组的块由标记位唯一标识。

下面执行一次模拟运行:

  1. 初始时,高速缓存是空的,因此四个缓存组情况如下:

    |------|---有效位----|----标记位----|----[0]----|----[1]----|0	  	 01		 02		 03		 0
    
  2. 读取地址0的字,此时发生缓存不命中,属于cold cache,此时高速缓存从内存中取出块0,并把这个块存储在组0中,即地址m[0]和m[1]的内容,然后返回m[0]的内容。

    |------|---有效位----|----标记位----|----[0]----|----[1]----|0	  	 1				0			m[0]		  m[1]1		 02		 03		 0
    
  3. 读取地址1的字,此时命令高速缓存,因此直接从高速缓存组[0]的块[1]中拿取m[1]的值。

  4. 读取地址13的字,由于组[2]中高速缓存行不是有效的,所以有缓存不命中,高速缓存行把块[6]加载到组[2]中,然后从新的高速缓存行组[2]的块[1]中返回m[13]。

    |------|---有效位----|----标记位----|----[0]----|----[1]----|0	  	 1				0			m[0]		  m[1]1		 02		 1				1			m[12]		  m[13]			3		 0
    
  5. 读取地址8的字,这会发生缓存不命中,组0中的高速缓存行虽然有效,但标记不匹配,高速缓存将块4加载到组0中,替换原来的数据,然后从新的块[0]中返回m[8]。

    |------|---有效位----|----标记位----|----[0]----|----[1]----|0	  	 1				1			m[8]		  m[9]1		 02		 1				1			m[12]		  m[13]			3		 0
    
  6. 读取地址0的字,这又会发生缓存不命中,前面替换过块0。这是典型的容量足够,但由于缓存冲突造成的不命中。

这种高速缓存反复地加载和驱逐相同的高速缓存块的组的现象,一般称为抖动。如下所示:

float dotprod(float x[8], float y[8])
{float sum =0.0;int i;for (i = 0; i < 8; i++) {sum += x[i] * y[i];}return sum;
}

虽然上面这个函数具有良好的空间局部性,但是如果x地址和y地址之差刚好等于高速缓存大小的整数倍,那么就会映射到同一个缓存组上,容易产生缓存冲突

2.4 组相联高速缓存(set associative cache)

直接映射高速缓存中冲突不命中造成的问题源于每个组只有一行,组相联高速缓存放松了该限制,每个组都保存有多于一个的高速缓存行,即 1 < E < C / B 1<E<C/B 1<E<C/B,称为E路组相连高速缓存。

组相连高速缓存的组选择和直接映射高速缓存没有区别,都是使用组索引位标识组

不同的是组相连高速缓存中每个组有多个行,可以将每个组看成一个相连存储器,即(key, value)的数组,返回对应的value值,key即由标记位和有效位组成。

组相连高速缓存的每个组中任何一行,都可以包含任何映射到这个组的内存块,因此高速缓存必须搜索组中的每一个行,寻找一个有效的行,其标记与地址中的标记相匹配

如果CPU请求的字不在组的任何一行中,那么就是缓存不命中,高速缓存必须从内核中取出包含这个字的块。如果该组中存在空行,那么直接替换空行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该组中没有空行,必须从中选择一个非空的行,策略一般如下(一般代码编程是无需关心此点):

  • 随机替换策略
  • 最不常使用策略(Least-Frequently)
  • 最近最少使用策略(Least-Recently-Used, LRU)
2.5 全相联高速缓存

全相联高速缓存(fully associative cache),是由一个包含所有高速缓存行的组( E = C / B E=C/B E=C/B)组成的。

全相联高速缓存中的组选择非常简单,因为只有一个组,地址中没有组索引位,地址只被划分为一个标记和一个块偏移

全相联高速缓存的行匹配和字选择与组相联高速缓存是一致的,但是构建一个又大又快的全相联高速缓存很困难,一般来说容量较小。典型的例子是虚拟内存系统中的翻译备用缓冲器(TLB)

3. 高速缓存性能分析

3.1 写回问题

相比较于读取高速缓存,写回的问题会更加复杂一些。

假设写一个已经缓存的字w(写命中,write hit),在高速缓存更新了它的w副本以后,如何更新更低层次的副本呢?如下:

  • 直写(write-through),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立即将w的高速缓存块写回到紧接着的低一层中。缺点是每次都会引起总线流量。
  • 写回(write-back),尽可能推迟更新,只有当替换算法要驱逐这个更新过的块时,才把它写到紧接着的低一层中。缺点是会增加处理逻辑的复杂性。

当面临写不命中时,有以下的处理方法:

  • 写分配(write-allocate),加载相应的低一层块到高速缓存中,然后更新这个高速缓存块。该方法试图利用写的空间局部性,但是缺点是每次不命中都会导致一个块从低一层传送到高速缓存。
  • 非写分配(not-write-allocate),避开高速缓存,直接把这个字写到低一层中。

直接高速缓存通常是非写分配的,写回高速缓存通常是写分配的

现代CPU的高速缓存一般使用写回策略。写回策略是指在修改高速缓存中的数据时,不立即写回主存,而是将修改后的数据标记为“脏数据”,并等待下一次需要替换该缓存行时再将脏数据写回主存。这种策略可以减少对主存的写入次数,提高系统性能。

相比之下,直写策略则是在修改高速缓存中的数据时立即将其写回主存,这会导致频繁的主存写入,降低系统性能。

因此,写回策略通常比直写策略更为常见,也更为优秀。但是,写回策略也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缓存一致性协议设计来解决。

一般可以假设现代系统使用写回和写分配的方式,这与读取的方式对称(但具体细节仍和处理器细节有关)

其次,可以在高层次开发我们的程序,展示良好的空间和时间局部性,而不是试图为某个存储器进行优化。

3.2 真实缓存结构的剖析

只保存指令的高速缓存称为i-cache,只保存程序数据的高速缓存称为d-cache,既保存数据也保存命令的高速缓存称为统一的高速缓存(unified cache)

i-cache 的优点:

  • 加速指令的获取:i-cache 可以缓存 CPU 需要执行的指令,减少了从主存中获取指令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执行速度。
  • 减少指令访问冲突:由于指令通常是按照程序的执行顺序依次执行的,因此 i-cache 的访问模式比较规律,不容易出现访问冲突。

i-cache 的缺点:

  • 浪费一部分缓存容量:由于指令通常是按照程序的执行顺序依次执行的,因此 i-cache 中存储的指令可能会比较连续,这导致了一些缓存行可能存储的是不必要的指令,从而浪费了一部分缓存容量。
  • 缓存失效对程序的影响较大:如果 i-cache 中的缓存行失效,CPU 就需要从主存中重新获取指令,这会导致较大的性能损失。

d-cache 的优点:

  • 加速数据的读写:d-cache 可以缓存 CPU 需要读写的数据,减少了从主存中获取数据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执行速度。
  • 支持多种访问模式:与 i-cache 不同,d-cache 中存储的数据可能会被多个线程或者进程同时访问,因此 d-cache 支持多种访问模式,包括读、写、读写等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多线程程序的需求。

d-cache 的缺点:

  • 容易出现访问冲突:由于数据的访问模式比较随机,因此 d-cache 的访问模式比较不规律,容易出现访问冲突,从而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
  • 可能会出现一致性问题:由于 d-cache 中存储的是 CPU 需要修改的数据,如果多个线程或进程同时访问同一块数据,就可能出现一致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一些同步机制,例如锁或原子操作等,这会增加程序的复杂度和开销。

下面是Intel Core i7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层次结构,用于参考(来自《深入理解计算机》第六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数据总结如下:

高速缓存类型访问时间(周期)高速缓存大小©相联度(E)块大小(B)组数(S)
L1 i-cache432KB864B64
L1 d-cache432KB864B64
L2统一的高速缓存10256KB864B512
L3统一的高速缓存40~758MB1664B8192
3.3 高速缓存参数的性能影响

下面是常见的衡量高速缓存性能的指标:

  • 不命中率(miss rate),指在访问高速缓存时,所需数据在缓存中找到的次数(hits)相比于没有找到的次数(不命中数量/引用数量)。
  • 命中率(hit rate),命中内存引用比率,它等于1 - 不命中率
  • 命中时间(hit time),从高速缓存传送一个字到CPU所需的时间,包括组选择、行确认和字选择的时间。对于L1高速缓存来说, 命中时间的数量级是几个时钟周期。
  • 不命中处罚(miss penalty),由于不命中所需要的额外时间,L1不命中需要从L2得到服务的处罚,通常是数10个周期,从L3得到服务的处罚,50个周期,从主存得到服务的处罚,200个周期。

高速缓存的大小、块大小、相联度和写策略等指标都会对高速缓存的性能产生影响,具体如下:

  1. 高速缓存大小:高速缓存大小是指缓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缓存大小越大,可以缓存的数据就越多,命中率也有可能更高。但是,缓存大小也受到制造成本和功耗等因素的限制。
  2. 块大小:块大小是指高速缓存中每个缓存块可以存储的数据量。块大小的选择会影响缓存的命中率和访问延迟。较小的块大小可以提高命中率,因为可以更精细地缓存数据,但会增加访问延迟和标签存储器的开销。较大的块大小可以减少访问延迟,但会降低命中率,因为每次缓存块的替换会导致更多的数据失效,从而降低命中率。
  3. 相联度:相联度是指高速缓存中每个缓存块可以映射到多少个缓存行中。相联度的选择会影响缓存的命中率和访问延迟。较低的相联度可以减少访问延迟,因为每个缓存块只需要查找一个缓存行就可以了,但会降低命中率,因为如果多个缓存块映射到同一个缓存行中,就会发生冲突。较高的相联度可以提高命中率,因为每个缓存块可以映射到多个缓存行中,从而减少了冲突,但会增加访问延迟和标签存储器的开销。
  4. 写策略:写策略是指当 CPU 对缓存进行写操作时,缓存如何处理数据的更新。常见的写策略有写回和写直两种。写回策略是指当 CPU 对缓存进行写操作时,数据先被写入到缓存中,而不是立即写入主存。这样可以减少对主存的访问,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缓存的复杂度和一致性问题。写直策略是指当 CPU 对缓存进行写操作时,数据会直接被写入到主存中。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但会增加对主存的访问,降低性能。
3.4 编写对高速缓存友好的代码

高速缓存友好(cache friendly)的代码,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局部性,核心原则有两个:

  • 让最常见的情况运行得快,忽略一些细枝末节的路径,专注于最核心的路径。
  • 尽量减少每个循环内部的缓存不命中数量

编写缓存友好的代码是一种优化技术,旨在最大化高速缓存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以下是一些编写缓存友好的代码的实践方法:

  1. 空间局部性:高速缓存通常是以缓存块为单位进行管理的,因此,如果程序中的数据访问模式比较局部,即对相邻的数据进行访问,就可以提高缓存的命中率。
  2. 时间局部性:高速缓存中存储的数据通常是最近访问过的数据。因此,如果程序中的数据访问模式比较重复,即对同一块数据进行多次访问,就可以提高缓存的命中率。
  3. 数据对齐:高速缓存通常是按照缓存块的大小进行管理的,因此,如果程序中的数据没有对齐到缓存块的边界,就会导致跨越缓存块边界的访问,从而降低缓存的命中率和性能。
  4. 循环展开:循环展开是一种优化技术,可以将循环中的代码复制多次,以减少循环的迭代次数,从而提高程序的性能。循环展开可以提高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从而提高缓存的命中率和性能。
  5. 编写缓存友好的算法:一些算法具有良好的缓存局部性,例如矩阵乘法和卷积等算法。
  6. 避免缓存污染:缓存污染是指缓存中存储了不必要的数据,从而降低了缓存的命中率和性能。可以使用局部变量和静态变量等技术,以减少对全局变量和动态分配内存的访问,从而提高缓存的命中率和性能。
  7. 避免缓存冲突:缓存冲突是指多个数据映射到同一个缓存块中,从而导致数据的互相替换,降低缓存的命中率和性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等技术,以减少数据的冲突,从而提高缓存的命中率和性能。
3.5 分块(blocking)技术

分块技术(Blocking)是一种用于提高时间局部性(temporal locality)的优化技术。时间局部性描述了程序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访问相同数据的趋势。利用时间局部性可以减少缓存未命中(cache miss)的数量,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

分块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大的数据结构划分为较小的块(block),以便它们可以适应缓存的大小。访问这些较小的块时,程序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次访问相同的数据,从而提高缓存利用率。分块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矩阵乘法、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查询优化等。

下面以矩阵乘法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分块技术提高时间局部性。

假设我们有两个矩阵 A 和 B,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N x N。我们要计算这两个矩阵的乘积 C = A x B。传统的矩阵乘法算法如下:

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N):for k in range(N):C[i][j] += A[i][k] * B[k][j]

这种实现方式存在缓存未命中的问题,因为数据访问的局部性较差。为了提高时间局部性,我们可以使用分块技术,将矩阵 A、B 和 C 划分为较小的子矩阵。假设我们使用 blockSize x blockSize 的块大小,分块后的矩阵乘法算法如下:

for i in range(0, N, blockSize):for j in range(0, N, blockSize):for k in range(0, N, blockSize):for ii in range(i, min(i + blockSize, N)):for jj in range(j, min(j + blockSize, N)):for kk in range(k, min(k + blockSize, N)):C[ii][jj] += A[ii][kk] * B[kk][jj]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大矩阵划分为较小的子矩阵,并在子矩阵间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提高缓存利用率,因为在较短时间内会多次访问相同的数据。同时,分块技术可以根据硬件特性调整 blockSize 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缓存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分块技术并不总是能提高性能,它需要根据特定的程序和硬件环境进行优化。在实际应用中,程序员需要对所处理的问题有深入了解,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优化方法。


http://www.ppmy.cn/news/109644.html

相关文章

使用SolidJS+SpringBoot写一个简单的个人博客

首发于Enaium的个人博客 前言 前端我们使用了SolidJS来进行开发,它是一个新出的前端框架,它的特点是使用React Hooks的方式来进行开发,并且它的API和React的API非常相似,所以如果你会React的话,那么你就会SolidJS. 后端我们使用了SpringBoot来进行开发,数据库我们使用了MySQL…

IMX6ULL裸机篇之I2C相关寄存器

一. I2C实验 I2C时钟选择与传输速率 1. IMX6ULL的 I2C频率标准模式 100kbit/S&#xff0c;快速模式为 400Kbit/S 2. 时钟源选择 perclk_clk_rootipg_clk_root66MHz&#xff08;由之前的时钟实验章节可以知道是 66MHz&#xff09;。 二. I2C 寄存器配置 I2Cx_IFDR寄存器&…

考研C语言第七章

7.2函数的声明定义&#xff0c;函数的分类和调用 1、函数声明要在main函数上面&#xff0c;这样main函数才可以进行调用 第一节课主要就学了函数的调用&#xff0c;项目在开发的时候分工用的比较多 主要结构&#xff1a; func.c里面进行函数的定义 不是很重要&#xff0c;进…

VUE3浅析---响应式

VUE3中setup语法糖解决响应式的方案&#xff0c;所有的只要被ref或者reactive包裹的变量&#xff0c;都会转变成响应式。而在VUE2中&#xff0c;要想做成响应式&#xff0c;必须将变量定义在data函数中。 文章目录 1、ref&#xff1a;将一个属性或者对象定义成ref对象&#xff…

C语言杂七杂八

fget函数的用法 fgets() 函数用来从指定的文件中读取一个字符串&#xff0c;并保存到字符数组中。 str 为字符数组&#xff0c;n 为要读取的字符数目&#xff0c;fp 为文件指针。 char *fgets(char *str, int n, FILE *stream) 返回值&#xff1a;读取成功时返回字符数组首地…

Ceres简介及示例(10)On Derivatives(Automatic Derivatives)

现在我们将讨论自动微分算法。它是一种可以快速计算精确导数的算法&#xff0c;同时用户只要做与数值微分法类似的工作。下面的代码片段实现了对Rat43的CostFunction。 struct Rat43CostFunctor {Rat43CostFunctor(const double x, const double y) : x_(x), y_(y) {}template…

象棋游戏(文案)

绿王和红王的战斗规则绿王和红王的战斗规则刘邦和项羽&#xff0c;楚河汉界&#xff0c;红王和绿王的象棋游戏世界。  方案规则&#xff1b;  1、楚河汉界中有一口水井&#xff0c;这是战场的最后归宿&#xff0c;气血值是由这一口水井进行分配的。&#xff08;地图造型水井…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三十六天|435. 无重叠区间 763.划分字母区间 56. 合并区间

目录 LeeCode 435. 无重叠区间 LeeCode 763.划分字母区间 LeeCode 56. 合并区间 LeeCode 435. 无重叠区间 435. 无重叠区间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 思路1&#xff1a;按照右边界排序&#xff0c;从左向右记录非交叉区间的个数。最后用区间总数减去非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