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部署
-
痛点: 溯源方式单一,边沿服务器不能使用HLS。
-
场景介绍:
一般流媒体集群实现方式采用溯源方式实现,服务器分为源站和边沿站。源站一般用于接收推流,它一般不直接承载用户的播放请求,而是通过边沿服务器向其拉流同时分发给播放器,通过该模式可以支持海量的用户播放请求。srs很早之前已经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支持该功能,由于zlmediakit比较早也提供按需拉流的功能,本质上也支持溯源模式的集群,不过用户需要对接hook和api,开发门槛比较高,所以最近zlmediakit也支持了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来实现集群模式,配置文件如下:
[cluster] #设置源站拉流url模板, 格式跟printf类似,第一个%s指定app,第二个%s指定stream_id, #开启集群模式后,on_stream_not_found和on_stream_none_reader hook将无效. #溯源模式支持以下类型: #rtmp方式: rtmp://127.0.0.1:1935/%s/%s #rtsp方式: rtsp://127.0.0.1:554/%s/%s #hls方式: http://127.0.0.1:80/%s/%s/hls.m3u8 #http-ts方式: http://127.0.0.1:80/%s/%s.live.ts #支持多个源站,不同源站通过分号(;)分隔 origin_url= #溯源总超时时长,单位秒,float型;假如源站有3个,那么单次溯源超时时间为timeout_sec除以3 #单次溯源超时时间不要超过general.maxStreamWaitMS配置 timeout_sec=15
[cluster]
origin_url=rtsp://xx.xx.xx.xx:554/%s/%s
zlmediakit的溯源方式支持rtsp/rtmp/hls/http-ts(http-flv的方式暂未开放), 方式多样丰富,同时源站不分主备,采用round robin方式来实现源站的负载均衡。需要指出的是,由于zlmediakit很早就支持hls的按需拉流功能,所以zlmediakit的边沿站也支持hls协议(其实支持zlmediakit任意支持的协议),这点是srs不具备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zlmediakit同时支持rtsp和webrtc,而它们两者都是基于rtp的,在zlmediakit内部,无须转协议简单处理后就可互联互通,所以使用zlmediakit来做大规模的webrtc低延时直播已经成为可能;相较于传统的基于rtmp的cdn,rtsp更适合作为webrtc的cdn基础传输协议,开发者不需要处理繁琐的解复用复用逻辑,即可平滑的实现rtsp与webrtc的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