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亚冬会中,黑科技5G-A达成了刷屏级的效果。这也是5G-A首次大规模服务于国际大型体育赛事。
一场冰雪盛会之后,5G-A向何处去?这个黑科技的能力,将如何投放给大众消费者和企业?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话题。
先教冰雪下,始放满城春。亚冬会期间,我们看到5G-A掀起的科技春潮,正从冰雪赛场向更多中国城市涌动。
亚冬会官方通信和云服务合作伙伴及赞助商中国联通,在2月10日举办了“联通万兆,畅享魅力亚冬”5G-A行动计划发布会,正式宣布中国联通5G-A最新战略,2025年计划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全面启动5G-A业务,其他300余城市重点场景启动5G-A业务。
为什么5G-A行动计划,以哈尔滨亚冬会为起点?让我们从5G-A的“尔滨故事”,解开冰层下的科技密码。看中国联通如何打破冻土,将城市摆渡到技术的春天。
中国人民对于各类综合性赛事,无论洲际大赛还是世界级大赛,都不陌生了。尽管如此,本届哈尔滨亚冬会,依然能让人耳目一新,其中有几个独特之处:
1.时间紧,效率高。以往承办洲际性综合运动会,要花上数年的筹备时间,而哈尔滨亚冬会从申办到承办只有600多天,前所未有。留给服务商的时间就更短了,中国联通在2014年4月正式成为哈尔滨亚冬会官方通信及云服务合作伙伴,用一个月的时间,2024年5月30日,专属云全面部署完成;2024年8月30日,首个场馆交付-八区冰球馆;2024年9月20日,四张网交付;2024年10月15日,竞赛场馆第一阶段全网贯通测试。
中国联通作为国内唯一一个服务过夏奥、冬奥的“双奥”企业,支持本届亚冬会的顺利举办,跑出了让人惊叹的“尔滨速度”。
2.成本低,保障好。本届亚冬会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办赛理念,全部比赛场馆都是已有场馆,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洲际大赛。但此次大赛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对现有硬件场馆和设施,带来挑战。
既想少花钱,还想保障好,这可能吗?中国联通为本次赛事专属打造的“双万兆”竞赛场馆——哈尔滨冰球馆,就是由三十年前的冰球馆升级改造而成的。5G-A大带宽、低延时的网络环境,让冰球馆的数智能力焕然一新,可以为现场数千名观众,带来网络高速体验,并支撑4K/8K超高清赛事直播,自媒体网络直播,人物精确定位,低成本广域安防等诸多应用。
绿色、节约的亚冬会,在科技的助力下,赛事保障一点都不拉跨。
3.老项目,新体验。经过2022冬奥会,冰雪运动为大众所熟悉,传统项目还能在本届亚冬会玩出新花样吗?上次冬奥会还处于5G时代,而哈尔滨亚冬会则进入5G-A时代,作为第一次被5G-A大规模赋能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新体验、新看头当然不少。
比如冬季运动会在冰天雪地下的火炬传递,是很吸引人的重头戏。哈尔滨联通针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精细规划,全程部署5G-A网络,确保每一处火炬途经的重要节点信号稳定可靠,实现了火炬传递的全程4K高清直播,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以前,运动员、裁判和媒体在雪道附近的山上,想点个外卖,或者临时缺药,都很不方便,只能忍忍算了。有了5G-A,大家终于不用再忍了,利用5G-A基站低空通信能力,本届赛事推出亚冬村低空物流等创新技术,为赛事工作人员及运动员提供短时、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
在中国联通5G-A的万兆网络底座上,本届亚冬会打破时间短、成本苛刻、高水平创新难度大等一系列桎梏,新技术与应用喷涌。办赛效率高,参赛保障强,观赛效果好,成为接下来国内举办洲际大赛的样本。
“云上亚冬、科技亚冬、智能亚冬、绿色亚冬、数字亚冬、安全亚冬”,这届亚冬会的标签很多。可以凝结成一个问题,中国联通5G-A,究竟是怎么一步步积累,并在亚冬会完成了一次饱和式输出?
在数字龙江体验中心,我们或许找到了答案。
中国联通的黑科技“BASIC”天团全面助力科技亚冬,而5G-A在broadband宽带、AI、security安全、IoT物联、Cloud云网算安一体等五大领域,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比如在万兆场馆中,创新运用了通感一体、毫米波、智能超表面、新一代5G室内定位等5G-A相关技术;基于5G-A移动网络的400G超高速光纤通信、IPV6+等能力,支撑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在端侧和云侧的实时传输与计算,从而让“元景”大模型实现了赛事网络保障智能化,无源物联技术和5G redcap则为亚冬会提供低成本广域安防。
如果说,哈尔滨亚冬会是中国联通BASIC黑科技的一次饱和式输出,那么5G-A就是“BASIC黑科技”的强大底座。
构筑起5G-A商用底座,得益于中国联通的几个创新:
一是网络向新。中国联通持续推进网络演进,在黑龙江打造“连接龙江”,实现城市数据高效传输。不只亚冬赛场,先进网络如5G高铁沿线全部署,支持高铁上的高清直播。
二是技术向新。技术创新是网络商用部署的前提。中国联通在哈尔滨冰球馆,通感一体技术的定位精度达到了令人瞩目的米级水平。室内定位技术,内生智能3CC下行速率近4Gbps,给用户体验带来质的飞跃。5G-A RedCap摄像头体积更小、功耗更低,被广泛应用于亚冬会场馆的智慧安防场景中。智能超表面技术,智能调整电磁波的传播路径,有效减少干扰,保障通信质量。这些技术创新,支撑5G-A的大规模部署。
三是终端向新。5G-A能给普通人带来什么价值,恐怕是大家最关心的。如果广大消费者用不到、用不好5G-A,技术红利就无法真正转化为社会价值和商业回报。让5G-A触达更多消费者,中国联通创新性地推出一款革命性产品:联通云手机。
中国联通云手机,支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订制手机的硬件、应用与配置,将5G-A、AI等丰富的能力接入到私人订制云手机,千元机也能在云端玩3A大作,将deepseek、kimi、豆包等主流大模型一手掌握,随时用到最新最强的大模型。同时,基于中国联通的云端安全能力,云手机可以时刻守护隐私信息安全。
此次亚冬会期间,中国特别推出了亚冬会冰雪主题订“智”手机,每个月只需要一杯咖啡的钱,38元就可以享受到功能强大的豪华版云手机。内容方面,还和央视合作,随时随地在亚冬版、冰雪版的联通云手机上,观看亚冬会的精彩花絮和视频。
云手机的创新终端体验,让5G-A加速走向亿万用户,打开联通5G-A公众业务的新局面。
可以说,哈尔滨亚冬会的一场冰雪赛事,是联通5G-A在网络、技术、终端等方面创新的饱和式输出。这还远远不够,向更广阔的地方,中国联通正将更多城市,带入5G-A的春天。
5G-A在2024年迎来商用元年,越来越多的城市,将5G-A作为数智化动脉。中国联通不仅助力“尔滨速度”,也为更多城市升级提供加速度。
中国联通正式发布“5G-A行动计划”,2025年计划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全面启动5G-A业务,其他300余城市重点场景启动5G-A业务。
5G-A的春潮,从冰雪北国向全国城市,开始涌动。具体会以怎样的路径铺开呢?
首先,打造“四极”网络,夯实数字底座。通过共建共享,中国联通5G网络覆盖全国乡镇及以上区域。未来将增强高速宽带、泛在物联、确定可靠等能力,创新布局通感一体、天地一体、通智一体新能力,助力低空经济、工业制造等领域发展,并积极推动6G技术攻关,打造具有“极速、极联、极智、极安”特性的网络。
接下来,深化技术融合的“四融”能力。5G-A深入研发与广泛应用,需要推动通信与业务需求深度融合,通信与感知能力深度融合,通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通信与泛在终端深度融合,综合使能来推动城市数智化升级。
此外,赋能“两大”领域。中国联通以服务向新,助力城市美好生活,也加速了运营商的商业成功。比如联通云手机,就是城市数字新型消费的代表,也是5G-A商业化的探索。此次“5G-A行动计划”发布期间,联通云手机也正式面向全国用户,开放私人订制服务。基于联通5G-A的百城部署,云手机也将加速走向我们每一个人,解开终端的算力、存储、应用桎梏,改变你我习以为常的数字生活。
叱咤冰雪赛场的5G-A,不仅仅是满足一次大赛的保障需求,更证明了中国联通的数智化能力。至此,中国数智服务商究竟能不能让全社会与各大城市,以低成本引入5G-A等高科技,实现高效转型升级?这个问题,在亚冬会和黑龙江已经有了答案。
从一城赛事到百城启动,中国联通的数智故事,才刚刚开始。
中国联通作为数智化国家队,正全力推动5G-A从技术研究走向大规模商用部署,从一城一池走向百城万业。
当科技的力量,捅破城市发展的坚冰,数智化春潮也将澎湃涌动,成为众多城市新故事的起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