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中 LinkedList 的底层源码

embedded/2025/2/7 0:17:03/

        在 Java 的集合框架中,LinkedList是一个独特且常用的成员。它基于双向链表实现,与数组结构的集合类如ArrayList有着显著差异。深入探究LinkedList的底层源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以便在实际开发中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这里如何具体在idea里查看底层源码的教程在我ArrayList那篇文章有,基本大差不差,具体步骤我就不再演示了,我直接把所有底层源码总结下来供大家参考。

咱们可以根据这个代码逻辑自己推一下,捋清楚了思路就好理解多了。

一、基本结构与成员变量

LinkedList的底层核心是一个双向链表,其内部通过节点来存储数据。以下是LinkedList源码中关键的成员变量定义:

// 头节点
transient Node<E> first;
// 尾节点
transient Node<E> last;
// 元素数量
transient int size = 0;
// 底层双向链表节点的内部类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当前节点的元素值E item;// 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Node<E> next;// 指向前一个节点的引用Node<E> prev;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this.item = element;this.next = next;this.prev = prev;}
}

firstlast分别指向双向链表的头节点和尾节点,通过它们可以方便地对链表进行遍历和操作。size变量用于记录链表中元素的个数。Node内部类则定义了链表节点的结构,每个节点不仅存储了元素值item,还持有指向前驱节点prev和后继节点next的引用,这使得双向链表能够灵活地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遍历和元素的插入、删除等操作。

二、构造函数剖析

无参构造函数

public LinkedList() {
}

无参构造函数非常简洁,它只是创建了一个空的LinkedList对象。此时,firstlast都为nullsize为 0,链表中没有任何元素。

带集合参数的构造函数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this();addAll(c);
}

该构造函数先调用无参构造函数创建一个空链表,然后通过addAll方法将传入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添加到新创建的LinkedList中。这为我们在初始化LinkedList时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可以直接将其他集合中的元素导入进来。

三、元素添加操作

在链表尾部添加元素

add(E e)方法用于在链表尾部添加一个元素,它是LinkedList中最常用的添加元素的方式之一。

public boolean add(E e) {linkLast(e);return true;
}
void linkLast(E e) {final Node<E> l = last;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last = newNode;if (l == null)first = newNode;elsel.next = newNode;size++;modCount++;
}

add(E e)方法内部调用了linkLast方法。linkLast方法首先记录原链表的尾节点l,然后创建一个新的节点newNode,使其前驱指向原尾节点l,后继为null。接着更新last指向新节点,如果原尾节点为空,说明链表之前是空的,此时first也指向新节点;否则将原尾节点的后继指向新节点。最后,更新元素数量size和修改次数modCount。这个过程使得在链表尾部添加元素的操作非常高效,时间复杂度为 O (1)。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add(int index, E element)方法可以在链表的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checkPositionIndex(index);if (index == size)linkLast(element);else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该方法首先调用checkPositionIndex方法检查索引是否越界(要求0 <= index <= size)。如果索引等于size,说明要在链表尾部插入元素,直接调用linkLast方法即可;否则,调用linkBefore方法在指定节点前插入元素。这里的node(index)方法用于获取指定索引位置的节点:

Node<E> node(int index) {if (index < (size >> 1)) {Node<E> x = first;for (int i = 0; i < index; i++)x = x.next;return x;} else {Node<E> x = last;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x = x.prev;return x;}
}

node(index)方法通过判断索引与链表长度一半的大小关系,决定从链表头部还是尾部开始遍历查找指定索引位置的节点。如果索引小于链表长度的一半,从链表头部开始遍历;否则从链表尾部开始遍历。这种优化策略可以减少遍历的节点数量,提高查找效率。

四、元素删除操作

移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remove(int index)方法用于移除链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checkElementIndex(index);return unlink(node(index));
}

该方法先调用checkElementIndex方法检查索引是否越界(要求0 <= index < size),然后通过node(index)方法获取指定索引位置的节点,最后调用unlink方法移除该节点并返回其存储的元素。

E unlink(Node<E> x) {final E element = x.item;final Node<E> next = x.next;final Node<E> prev = x.prev;if (prev == null) {first = next;} else {prev.next = next;x.prev = null;}if (next == null) {last = prev;} else {next.prev = prev;x.next = null;}x.item = null;size--;modCount++;return element;
}

unlink方法通过调整节点之间的引用关系,将指定节点从链表中移除。它先保存要移除节点的元素值、后继节点和前驱节点,然后根据前驱和后继节点的情况更新链表的头节点first或尾节点last,以及相关节点的前驱和后继引用。最后将被移除节点的元素值置为null,更新元素数量size和修改次数modCount,并返回被移除的元素。

移除指定元素的第一个匹配项

remove(Object o)方法用于移除链表中指定元素的第一个匹配项。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if (o == null)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if (x.item == null) {unlink(x);return true;}}} else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if (o.equals(x.item)) {unlink(x);return true;}}}return false;
}

该方法通过遍历链表,分别处理要移除的元素为null和不为null的情况。找到匹配的元素后,调用unlink方法将其移除并返回true;如果遍历完链表都没有找到匹配元素,则返回false

五、元素查找操作

查找指定元素首次出现的索引

indexOf(Object o)方法用于返回指定元素在链表中首次出现的索引,如果不存在则返回 -1。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o) {int index = 0;if (o == null)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if (x.item == null)return index;index++;}} else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if (o.equals(x.item))return index;index++;}}return -1;
}

该方法从链表头部开始遍历,分别处理查找元素为null和不为null的情况,找到匹配元素时返回其索引,遍历完链表都未找到则返回 -1。

查找指定元素最后一次出现的索引

lastIndexOf(Object o)方法用于返回指定元素在链表中最后一次出现的索引,如果不存在则返回 -1。

public int lastIndexOf(Object o) {int index = size;if (o == null) {for (Node<E> x = last; x != null; x = x.prev) {index--;if (x.item == null)return index;}} else {for (Node<E> x = last; x != null; x = x.prev) {index--;if (o.equals(x.item))return index;}}return -1;
}

该方法从链表尾部开始遍历,分别处理查找元素为null和不为null的情况,找到匹配元素时返回其索引,遍历完链表都未找到则返回 -1。

通过对LinkedList底层源码的剖析,我们清楚地了解了它的结构和各种操作的实现原理。LinkedList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具有高效性,尤其是在链表中间位置进行操作时,不需要像ArrayList那样进行大量元素的移动。然而,由于其基于链表结构,随机访问元素的时间复杂度较高,需要遍历链表来查找指定位置的元素。因此,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操作场景,合理选择使用LinkedList或其他集合类,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功能实现。


http://www.ppmy.cn/embedded/160154.html

相关文章

某音小程序反编译签名加密静态分析

文章目录 1. 写在前面2. 抓包分析3. 逆向分析 【&#x1f3e0;作者主页】&#xff1a;吴秋霖 【&#x1f4bc;作者介绍】&#xff1a;擅长爬虫与JS加密逆向分析&#xff01;Python领域优质创作者、CSDN博客专家、阿里云博客专家、华为云享专家。一路走来长期坚守并致力于Python…

2502vim,vim文本对象中文文档

介绍 文本块用户(textobj-user)是一个可帮助你毫不费力地创建自己的文本对象的Vim插件. 因为有许多陷阱需要处理,很难创建文本对象.此插件隐藏了此类细节,并提供了声明式定义文本对象的方法. 你可用正则式来定义简单的文本对象,或使用函数来定义复杂的文本对象.如… 文本对…

【数据结构】树哈希

目录 一、树的同构1. 定义2. 具体理解(1) 结点对应(2) 孩子相同(3) 递归性质 3. 示例 二、树哈希1.定义2.哈希过程&#xff08;1&#xff09;叶节点哈希&#xff08;2&#xff09;非叶节点哈希&#xff08;3&#xff09;组合哈希值 3.性质&#xff08;1&#xff09; 唯一性 \re…

实施工程师:面试基础宝典

一.运维工程师和实施工程师的区别&#xff1a;工作内容不同、职能不同、工作形式不同 1.工作内容不同&#xff1a; 运维工程师要对公司硬件和软件进行维护。 硬件包括&#xff1a;机房、机柜、网线光纤、PDU、服 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 实施工程师包括常用操作系统、应…

【含开题报告+文档+PPT+源码】基于Spring Boot的剧院购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开题报告 本文聚焦于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剧院购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该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购票服务&#xff0c;满足剧院演出票务管理的需求。通过Springboot框架的灵活性和扩展性&#xff0c;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演出信息管理、座位管理、订单处理、支付集…

MongoDB学习笔记-解析jsonCommand内容

如果需要屏蔽其他项目对MongoDB的直接访问操作&#xff0c;统一由一个入口访问操作MongoDB&#xff0c;可以考虑直接传入jsonCommand语句解析执行。 相关依赖包 <!-- SpringBootDataMongodb依赖包 -->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

在Debian 12上安装VNC服务器

不知道什么标题 可以看到这个文章是通过豆包从国外网站copy的&#xff0c;先这样写着好了&#xff0c;具体的我有时间再补充&#xff0c;基本内容都在这里了。 在Debian 12上安装VNC服务器 简介 VNC&#xff08;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xff0c;虚拟网络计算&#xf…

Unity开发游戏使用XLua的基础

Unity使用Xlua的常用编码方式&#xff0c;做一下记录 1、C#调用lua 1、Lua解析器 private LuaEnv env new LuaEnv();//保持它的唯一性void Start(){env.DoString("print(你好lua)");//env.DoString("require(Main)"); 默认在resources文件夹下面//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