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_SD卡的SDIO通信_DMA读写

embedded/2025/2/4 16:25:01/

本篇,将使用CubeMX+Keil,创建一个SD卡DMA读写工程。

目录

一、简述

SDIO%20%2B%20DMA-toc" name="tableOfContents" style="margin-left:0px">二、CubeMX 配置 SDIO + DMA

三、Keil 编辑代码

四、实验效果


实现效果,如下图:


一、简述

上篇已简单介绍了SD、SDIO,本篇不再啰嗦,有兴趣的可翻看上篇:

STM32_SD卡SDIO通信_基础读写-CSDN博客

使用SD卡存储数据,常用的两种方式:

  • DMA读写(不带文件系统):逻辑简单、代码体积小,适合只做数据存储的应用。
  • 模拟U盘方式(FATFS+USB):方便电脑端文件存储,但代码体积大、文件解释麻烦。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得按硬件限制、方案需求而进行选择。

本篇示范的是:不带FATFS的DMA读写。


SDIO%20%2B%20DMA">

SDIO%20%2B%20DMA" name="%E4%BA%8C%E3%80%81CubeMX%C2%A0%E9%85%8D%E7%BD%AE%C2%A0SDIO%20%2B%20DMA">二、CubeMX 配置 SDIO + DMA

新建工程部分,略过。

1、使能SDIO

  • Mode :  选择 SD 4 bits Wide bus ;
  • DMA Settings :  添加SDIO_RX、SDIO_TX这两项;  其它参数默认;
  • 其它参数 :F4系列不用修改配置,默认即可。F103系列,需把时钟分频系数修改为 6,即SDIOCLK Clock divide factor这一项,默认0,修改为6, 不然会通信失败。

2、开启SDIO全局中断,修改中断优先级

3、时钟设置

进入时钟树配置页面。

如果之前没配置过SDIO、USB,这时就会弹窗:是否自动配置所需时钟?

选择:NO ,手动修改即可。

不推荐 Yes,因为它将针对已使能的SDIO、USB进行必须值的配置,而已设置好的系统时钟,将会被修改成其它值。

F4系列,如果板子用25M晶振,使用下图配置即可;如果是8M晶振,修改晶振、分频两处为8即可。

重点:箭头所指的Q值,它用于控制USB 、SDIO和随机数生成器的时钟,这个时钟必须是 48M !  因此,这里设置为 7; 

好了,已完成配置。

重新生成工程,即可!


三、Keil 编辑代码

1、打开keil 工程,先重新编译一次。

  • 正常情况,编译是0 Error的。
  • 如果有Error,  应该是新建工程时,路径、名称有中文了,重新开建工程,改为英文即可。

2、重要修改:SD卡的初始化,使用 1-bit 模式

CubeMX生成的SDIO初始化代码,有一个bug,需要手动修改,操作如下: 

  • 右击 main.c 文件中函数 MX_SDIO_SD_Init(), 
  • 在弹出菜单中:Go To Ddfinition Of ...;  将跳转到SD卡初始化函数内部;

跳转到 sdio.c文件的 MX_SDIO_SD_Init()函数内部后,

把下图位置中的 4B,改为 1B ;

它下面还有一个4B,不用修改,只修改刚才那个即可。不要改错位置了!

重要!CubeMX每次重新生成后,都要手动修改一次。如果不修改,初始化过程会导致程序卡死。

3、DMA 读写函数 介绍

我们在上篇介绍SD卡的基础读写时,使用的4个函数,如下:

这4个函数,在本工程中,还是可用的。

1、获取SD卡信息
HAL_SD_CardInfoTypeDef pCardInfo = {0};          // SD卡信息结构体
HAL_SD_GetCardInfo(&hsd, &pCardInfo);            // 获取 SD 卡的信息2、读数据
HAL_SD_ReadBlocks(&hsd, aOldData, 7, 2, 3000);   //  SD卡的句柄、数据、块地址、块数量、超时ms3、写数据
HAL_SD_WriteBlocks(&hsd, aTestData, 7, 2, 3000)  //  SD卡的句柄、数据、块地址、块数量、超时ms4、擦除数据
HAL_SD_Erase(&hsd, 7, 8)  //  SD卡的句柄、块起始地址、块结束地址

本篇通过DMA读写,将使用以下两个读写函数:

(和基础读写的函数名称近似,只是多了后辍"_DMA")

4、读取数据_通过DMA
HAL_SD_ReadBlocks_DMA(&hsd, aOldData, 7, 2);    // 读取SD卡指定块的数据; 参数:SD句柄、数据地址、块起始地址、需要读取的块数量;5、写入数据_通过DMA
HAL_SD_WriteBlocks_DMA(&hsd, aTestData, 7, 2);  // 向指定块写入数据; 参数:SD句柄、数据地址、块起始地址、需要写入的块数量;

注意机制的不同:

  • 基础读、写函数: HAL_SD_ReadBlocks() 和 HAL_SD_WriteBlocks()  ,它俩是”死等式“执行的,即,读写完成、操作超时,才能结束函数、并返回执行状态,执行下一行代码。如果数据量大,会"卡"程序。
  • DMA读、写函数:HAL_SD_ReadBlocks_DMA() 和 HAL_SD_WriteBlocks_DMA() ,将按函数的参数配置、启动DMA后,就会退出函数,执行下一行代码。

4、中断回调函数

通过DMA读、写后,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读写操作是否完成:

  1. 通过HAL_SD_GetState(&hsd)获取状态;
  2. 通过它俩的中断回调函数。本篇将使用中断回调函数的方式,这样操作性更好;

中断回调函数需要自行手写,可以写在 it.c 或 main.c底部 ,它俩分别是:

1、DMA TX 传输完成 中断回调函数void HAL_SD_TxCpltCallback(SD_HandleTypeDef *hsd)
{printf("写入完成\r\n");
}2、DMA RX 传输完成 中断回调函数
void HAL_SD_RxCpltCallback(SD_HandleTypeDef *hsd)
{printf("读取完成\r\n");
}

5、具体读写操作示例

首先说明一点,本示例示范如何通过DMA读写,而示范代码中的状态判断,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这种写法是不高效的,需按自身方案作出适合的修改。

第一步:新建两个变量,作为DMA读写完成的标志。

在main()的上方,新建两个变量,作为读写结束的标志:

volatile uint8_t myFlagSDReadReady = 0;    // 读取传输完成标志;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
volatile uint8_t myFlagSDWriteReady = 0;   // 写入传输完成标志;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

技巧:

这里用了volatile关键字修饰变量。

因为示范代码中有几段 while (myFlagSDReadReady == 0) 这样的空循环判断变量状态变化。

而CubeMX生成的工程,默认编译优化等级是3。编译时会把这一段中的变量误判为是不变的,编译运行后,就会导致循环体“卡死”。

使用 volatile 修饰,是告诉编译器不要优化它,每次循环时都必须从内存中读一次这变量的真实值。

编写完成后,位置如下图:

第二步:在main() 下方,即/* USER CODE BEGIN 4 */下面,编写需要的两个中断回调函数:

/*DMA Tx传输完成中断回调函数*/
void HAL_SD_TxCpltCallback(SD_HandleTypeDef *hsd)
{myFlagSDWriteReady = 1;   // 写入传输完成标志;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
}/*DMA Rx传输完成中断回调函数*/
void HAL_SD_RxCpltCallback(SD_HandleTypeDef *hsd)
{myFlagSDReadReady = 1;    // 读取传输完成标志;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
}

编写完成后,位置如下图:

第三步:在 main()函数内,/* USER CODE BEGIN 2 */ 注释下方,编写读写代码:

有点点长,建议直接复制。

其实,有效的读写只是简单的几行而已,这里写了一堆,只是为了展示。

代码里已附详细注释,整体流程是:

  • 获取SD卡信息
  • 读取测试块的原数据 
  • 写入测试
  • 擦除测试
  • 写回原数据
    /***************** SD卡读写通信测试 *****************//* 1、获取卡信息,打印到串口助手                    *//* 2、读测试:读出测试位置原数据,保存在 aOldData[] *//* 3、写测试:在测试的块上,写入指定数据            *//*    读出刚才写入的块数据,打印到串口助手观察      *//* 4、擦除测试:擦除指定块上的数据                  *//*    读出刚才擦除块的数据,打印到串口助手观察      *//* 5、写回原数据到指定位置                          *//*    读出刚才写入的块数据,打印到串口助手观察      */#define SD_TEST_SIZE    1024                                       // 测试数据的字节数,刚好是2个块大小:2x512static uint8_t aOldData[SD_TEST_SIZE] = {0};                       // 用于存放旧数据,先读出来,测试完了,再把旧数据写回去static uint8_t aTestData[SD_TEST_SIZE] = {0};                      // 临时缓存,用来存放测试数据HAL_SD_CardInfoTypeDef pCardInfo = {0};                            // SD卡信息结构体uint8_t status = HAL_SD_GetCardState(&hsd);                        // SD卡状态标志值if (status == HAL_SD_CARD_TRANSFER){/* 1、获取卡信息,打印到串口助手 */HAL_SD_GetCardInfo(&hsd, &pCardInfo);                          // 获取 SD 卡的信息printf("\r1、获取SD卡信息 ... \r\n");printf("卡类型:%d \r\n", pCardInfo.CardType);                 // 类型返回:0-SDSC、1-SDHC/SDXC、3-SECUREDprintf("卡版本:%d \r\n", pCardInfo.CardVersion);              // 版本返回:0-CARD_V1、1-CARD_V2printf("块数量:%d \r\n", pCardInfo.BlockNbr);                 // 可用的块数量printf("块大小:%d \r\n", pCardInfo.BlockSize);                // 每个块的大小; 单位:字节printf("卡容量:%lluG \r\n", ((unsigned long long)pCardInfo.BlockSize * pCardInfo.BlockNbr) / 1024 / 1024 / 1024);  // 计算卡的容量HAL_Delay(1000);                                               // 重要:稍作延时再开始读写测试; 避免有些仿真器烧录期间的多次复位,短暂运行了程序,导致下列读写数据不完整。/* 2、读测试:读出测试位置原数据,保存在 aOldData[] */printf("\r2、读取测试块的原数据 ... \r\n");memset(aOldData, 0, SD_TEST_SIZE);                             // 清0数组的数据myFlagSDReadReady = 0;                                         // 读取传输完成标志。当DMA传输结束后,在DMA中断回调函数里(已写在main.c底部), 把这个变量赋值1.HAL_SD_ReadBlocks_DMA(&hsd, aOldData, 7, 2);                   // 读取SD卡指定块的数据; 参数:SD句柄、数据地址、块起始地址、需要读取的块数量;while (myFlagSDReadReady == 0);                                // 等待传输完成;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for (uint32_t i = 0; i < SD_TEST_SIZE; i++)                    // 打印 原始数据printf("%X ",  aOldData[i]);printf("\r\n");/* 3-1、写测试:在测试的块上写入数据 */printf("\r3、SD卡 写入测试 ...\r\n");memset(aTestData, 0x8, SD_TEST_SIZE);                          // 整个数组填充指定值,作为测试写入的数据myFlagSDWriteReady = 0;                                        // 写入传输完成标志。当DMA传输结束后,在DMA中断回调函数里(已写在main.c底部), 把这个变量赋值1.HAL_SD_WriteBlocks_DMA(&hsd, aTestData, 7, 2);                 // 向指定块写入数据; 参数:SD句柄、数据地址、块起始地址、需要写入的块数量;while (myFlagSDWriteReady == 0);                               // 等待传输完成;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printf("对指定块写入结束! \r写入的数据是:\n");for (uint32_t i = 0; i < SD_TEST_SIZE; i++)                    // 打印 写入的数据printf("%X ",  aTestData[i]);printf("\r\n");/* 3-2、读出现在块内的数据 */printf("\r现在块内的数据是:\r\n");memset(aTestData, 0, SD_TEST_SIZE);                            // 清0数组的数据myFlagSDReadReady = 0;                                         // 读取传输完成标志。当DMA传输结束后,在DMA中断回调函数里(已写在main.c底部), 把这个变量赋值1.HAL_SD_ReadBlocks_DMA(&hsd, aTestData, 7, 2);                  // 读SD卡数据块; 参数:SD句柄、数据地址、块起始地址、读的块数量;while (myFlagSDReadReady == 0);                                // 等待传输完成;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for (uint32_t i = 0; i < SD_TEST_SIZE; i++)                    // 打印 写入后块内现在数据printf("%X ",  aTestData[i]);printf("\r\n");/* 4-1、擦除测试:擦除指定块上的数据  */printf("\r4、擦除块测试 ...\r\n");if (HAL_SD_Erase(&hsd, 7, 8) == HAL_OK)                        // 擦除SD卡上的数据; 参数:SD结构体、块的起始地址、块的结束地址{while (HAL_SD_GetCardState(&hsd) != HAL_SD_CARD_TRANSFER); // 等待卡的读写操作结束printf("擦除 成功! \r\n");}else{printf("擦除 失败! \r\n");}/* 4-2、读取,擦除后指定块上的数据  */printf("擦除后,现在块内的数据是:\r\n");memset(aTestData, 0, SD_TEST_SIZE);                            // 清0数组的数据myFlagSDReadReady = 0;                                         // 读取传输完成标志。当DMA传输结束后,在DMA中断回调函数里(已写在main.c底部), 把这个值赋值1.HAL_SD_ReadBlocks_DMA(&hsd, aTestData, 7, 2);                  // 读SD卡数据块; 参数:SD句柄、数据地址、块起始地址、读的块数量;while (myFlagSDReadReady == 0);                                // 等待传输完成;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for (uint32_t i = 0; i < SD_TEST_SIZE; i++)                    // 打印 块内现在的数据printf("%X ",  aTestData[i]);printf("\r\n");/* 5-1、写回测试块上的原始数据 */printf("\r5、写回原数据 ...\r\n");//memset(aOldData, 0, SD_TEST_SIZE);                           // 这行是备用的,为了测试后写入特定数据myFlagSDWriteReady = 0;                                        // 写入传输完成标志。当DMA传输结束后,在DMA中断回调函数里(已写在main.c底部), 把这个变量赋值1.HAL_SD_WriteBlocks_DMA(&hsd, aOldData, 7, 2);                  // 向指定块写入数据; 参数:SD句柄、数据地址、块起始地址、需要写入的块数量;while (myFlagSDWriteReady == 0);                               // 等待传输完成;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printf("写入结束! \n");/* 5-2、读取现在块内的数据 */printf("现在块内的数据是: \r\n");memset(aTestData, 0, SD_TEST_SIZE);                            // 清0数组的数据myFlagSDReadReady = 0;                                         // 读取传输完成标志。当DMA传输结束后,在DMA中断回调函数里(已写在main.c底部), 把这个值赋值1.HAL_SD_ReadBlocks_DMA(&hsd, aTestData, 7, 2);                  // 读SD卡数据块; 参数:SD句柄、数据地址、块起始地址、读的块数量;while (myFlagSDReadReady == 0);                                // 等待传输完成; 重要:CubeMX生成的Keil工程,编译优化等级默认是3,如果变量没有标记为易变的(volatile),编译器可能会认为其值在循环中不会改变,从而导致优化后的代码无法正确检测到变量值的变化,特别是在空循环体中。for (uint32_t i = 0; i < SD_TEST_SIZE; i++)                    // 打印 块内现在的数据printf("%X ",  aTestData[i]);printf("\r\n\r\n");printf("SD卡 读写测试结束!\r\n");}

编写完成后,位置如下图:

至此,代码编写完成,可以编译、烧录了。


四、实验效果

程序运行后,串口助手输出如下:

如有错漏 ,望指正~~~!


http://www.ppmy.cn/embedded/159510.html

相关文章

网络安全 | F5-Attack Signatures-Set详解

关注&#xff1a;CodingTechWork 创建和分配攻击签名集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创建攻击签名集&#xff1a;使用过滤器或手动选择要包含的签名。  基于过滤器的签名集仅基于在签名过滤器中定义的标准。基于过滤器的签名集的优点在于&#xff0c;可以专注于定义用户感兴趣的攻击签名…

QT+mysql+python 效果:

# This Python file uses the following encoding: utf-8 import sysfrom PySide6.QtWidgets import QApplication, QWidget,QMessageBox from PySide6.QtGui import QStandardItemModel, QStandardItem # 导入需要的类# Important: # 你需要通过以下指令把 form.ui转为ui…

【论文复现】基于维度狩猎学习的改进秃鹰搜索算法用于自动驾驶问题

目录 1.摘要2.秃鹰搜索算法BES原理3.改进策略4.结果展示5.参考文献6.代码获取 1.摘要 由于道路曲率穿透和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侧向偏差&#xff0c;自动驾驶车辆控制器面临提供准确、快速响应及小幅超调等性能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维度狩猎学习&#xff08;DLH&#xff09;…

攻防世界 fileclude

代码审计 WRONG WAY! <?php include("flag.php"); highlight_file(__FILE__);//高亮显示文件的源代码 if(isset($_GET["file1"]) && isset($_GET["file2"]))//检查file1和file2参数是否存在 {$file1 $_GET["file1"];$fi…

【Pytorch和Keras】使用transformer库进行图像分类

目录 一、环境准备二、基于Pytorch的预训练模型1、准备数据集2、加载预训练模型3、 使用pytorch进行模型构建 三、基于keras的预训练模型四、模型测试五、参考 现在大多数的模型都会上传到huggface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xff0c;transformer库能关联到huggface中对应的模型&am…

C++类的初始化列表是怎么一回事?哪些东西必须放在初始化列表中进行初始化,原因是什么?

目录 01-C类的初始化列表的概要介绍语法为什么使用初始化列表&#xff1f;示例代码小结 02-初始化列表是写在构造函数的函数体之前的代码的**1. 结构分析****2. 示例&#xff1a;基类 成员变量****输出** **3. 初始化列表 vs 构造函数体****(1) 使用初始化列表****(2) 在构造函…

Java中的泛型及其用途是什么?

Java中的泛型&#xff08;Generics&#xff09;是Java语言在2004年引入的一项重要特性&#xff0c;用于增强代码的类型安全性和复用性。泛型允许程序员在定义类、接口或方法时指定类型参数&#xff0c;从而实现对不同数据类型的统一操作。本文将详细探讨Java泛型的概念、用途以…

Vue.js组件开发-实现左侧浮动菜单跟随页面滚动

使用 Vue 实现左侧浮动菜单跟随页面滚动 实现步骤 创建 Vue 项目&#xff1a;使用 Vue CLI 创建一个新的 Vue 项目。设计 HTML 结构&#xff1a;包含一个左侧浮动菜单和一个主要内容区域。编写 CSS 样式&#xff1a;设置菜单的初始样式和滚动时的样式。使用 Vue 的生命周期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