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多路复用详解-selectpollepoll

embedded/2025/1/20 17:03:50/

目录

1.IO多路复用概念

2.系统调用函数

2.1select

2.1.1select函数细节

2.2基于select实现并发处理

2.2.1处理流程

2.2.2服务端通信代码

2.2.3客户端通信代码

2.3基于poll函数实现并发处理

2.3.1select与poll函数区别

2.3.2poll函数

2.3.3服务器端代码实现

2.3.4客户端代码实现

2.4基于epoll函数实现并发处理---进一步掌握

2.4.1.概述与区别

2.4.2.epoll函数

2.4.3.服务器端代码

2.4.4.epoll的工作模式-水平模式

2.4.5.epoll的工作模式-边沿模式

2.4.5.1边沿模式的设置

2.4.5.2设置非堵塞

2.4.5.3.边沿模式示例代码-服务器端

3.面试常见问题

3.1.IO多路复用概念

3.2.select、poll、epoll三者的优缺点

1.select函数

2.poll函数

3.epoll函数-用的比较多

4.总结

3.3epoll函数为何是高效率的


1.IO多路复用概念

多路: 指的是多个socket网络连接;

复用: 指的是复用一个线程、使用一个线程来检查多个文件描述符(Socket)的就绪状态

I/O 多路复用(IO multiplexing)它通过一种机制,可以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一旦某个文件描述符(也就是某个文件)可以执行 I/O 操作时,能够通知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I/O 多路复用技术是为了解决:在并发式 I/O 场景中进程或线程阻塞到某个 I/O 系统调用而出现的技术,使进程不阻塞于某个特定的I/O 系统调用

由此可知,I/O 多路复用一般用于并发式的非阻塞 I/O,也就是多路非阻塞 I/O,譬如程序中既要读取鼠标、又要读取键盘,多路读取。通过这种方式在单线程/进程的场景下也可以在服务器端实现并发。

与多进程和多线程技术相比,I/O多路复用技术的最大优势是系统开销小,系统不必创建进程/线程,也不必维护这些进程/线程,从而大大减小了系统的开销。

I/O 多路复用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外部阻塞式,内部监视多路 I/O。

2.系统调用函数

主要是三个函数,select,poll,epoll,下面分别介绍

2.1select

系统调用 select()可用于执行 I/O 多路复用操作,调用 select()会一直阻塞,直到某一个或多个文件描述符成为就绪态(可以读或写)。其函数原型如下所示:

#include <sys/select.h>
int select(int nfds, fd_set *readfds, fd_set *writefds, fd_set *exceptfds, struct timeval *timeout);

⚫ 参数nfds通常表示最大文件描述符编号值+1,考虑 readfds、writefds 以及 exceptfds

这三个文件描述符集合,在 3 个描述符集中找出最大描述符编号值,然后加 1;

参数 readfds、writefds 以及 exceptfds 都是 fd_set 类型指针,

指向一个 fd_set 类型对象,fd_set 数据类型是一个文件描述符的集合体,所以参数readfds、writefds 以及exceptfds 都是指向文件描述符集合的指针,这些参数按照如下方式使用:

⚫ readfds :传入传出参数:是用来检测读是否就绪(是否可读)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 writefds:传入传出参数: 是用来检测写是否就绪(是否可写)的文件描述符集合;不使用可以指定为NULL

⚫ exceptfds :传入传出参数:是用来检测异常情况是否发生的文件描述符集合。不使用可以指定为NULL

Tips:异常情况并不是在文件描述符上出现了一些错误。

Linux 提供了四个宏用于对 fd_set 类型对象进行操作,所有关于文件描述符集合的操作都是通过这四个宏来完成的:FD_CLR()、FD_ISSET()、FD_SET()、FD_ZERO()

// 将文件描述符fd从set集合中删除 == 将fd对应的标志位设置为0        
void FD_CLR(int fd, fd_set *set);
// 判断文件描述符fd是否在set集合中 == 读一下fd对应的标志位到底是0还是1(false还是true)
int  FD_ISSET(int fd, fd_set *set);
// 将文件描述符fd添加到set集合中 == 将fd对应的标志位设置为1
void FD_SET(int fd, fd_set *set);
// 将set集合中, 所有文件文件描述符对应的标志位设置为0, 集合中没有添加任何文件描述符
void FD_ZERO(fd_set *set);

⚫参数 timeout 可用于设定 select()阻塞的时间上限,控制 select 的阻塞行为,可将timeout 参数设置为 NULL,表示 select()将会一直阻塞、直到某一个或多个文件描述符成为就绪态;也可将其指向一个 struct timeval 结构体对象

struct timeval {time_t      tv_sec;         /* seconds */suseconds_t tv_usec;        /* microseconds */
};
//用法
struct timeval tmval_arr[2];
time_t cur_sec;
time(&cur_sec);
for (i = 0; i < 2; i++) {
tmval_arr[i].tv_sec = cur_sec;
tmval_arr[i].tv_usec = 0;
}
2.1.1select函数细节

在select()函数中第2、3、4个参数都是fd_set类型,它表示一个文件描述符的集合,类似于信号集 sigset_t,这个类型的数据有128个字节,也就是1024个标志位,和内核中文件描述符表中的文件描述符个数是一样的。

sizeof(fd_set) = 128 字节 * 8 = 1024 bit      // int [32]

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故意为之。这块内存中的每一个bit 和 文件描述符表中的每一个文件描述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就可以使用最小的存储空间将要表达的意思描述出来了。

下图中的fd_set中存储了要委托内核检测读缓冲区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如果集合中的标志位为0代表不检测这个文件描述符状态
如果集合中的标志位为1代表检测这个文件描述符状态

内核在遍历这个读集合的过程中,如果被检测的文件描述符对应的读缓冲区中没有数据,内核将修改这个文件描述符在读集合fd_set中对应的标志位,改为0,如果有数据那么这个标志位的值不变,还是1

当select()函数解除阻塞之后,被内核修改过的读集合通过参数传出,此时集合中只要标志位的值为1,那么它对应的文件描述符肯定是就绪的,我们就可以基于这个文件描述符和客户端建立新连接或者通信了。

2.2基于select实现并发处理
2.2.1处理流程

如果在服务器基于select实现并发,其处理流程如下:

1.创建监听的套接字 lfd = socket(); 2.将监听的套接字和本地的IP和端口绑定 bind() 3.给监听的套接字设置监听 listen() 4.创建一个文件描述符集合 fd_set,用于存储需要检测读事件的所有的文件描述符

    通过 FD_ZERO() 初始化通过 FD_SET() 将监听的文件描述符放入检测的读集合中

5.循环调用select(),周期性的对所有的文件描述符进行检测 6.select() 解除阻塞返回,得到内核传出的满足条件的就绪的文件描述符集合

    通过FD_ISSET() 判断集合中的标志位是否为 1如果这个文件描述符是监听的文件描述符,调用 accept() 和客户端建立连接将得到的新的通信的文件描述符,通过FD_SET() 放入到检测集合中如果这个文件描述符是通信的文件描述符,调用通信函数和客户端通信如果客户端和服务器断开了连接,使用FD_CLR()将这个文件描述符从检测集合中删除如果没有断开连接,正常通信即可

7.重复第6步

2.2.2服务端通信代码
//基于select实现并发的服务器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elect.h>
​
int main()
{//1.创建监听的fdint l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2.绑定struct sockaddr_in addr;addr.sin_family = AF_INET;addr.sin_port = htons(9999);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bind(l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izeof(addr));//3.设置监听listen(lfd, 128);//将监听的fd的状态检测委托给内核检测int maxfd = lfd;//初始化检测的读集合fd_set rdset;fd_set rdtemp;//清零FD_ZERO(&rdset);//将监听的lfd设置到检测的读集合中FD_SET(lfd, &rdset);// 通过select委托内核检测读集合中的文件描述符状态, 检测read缓冲区有没有数据// 如果有数据, select解除阻塞返回// 应该让内核持续检测while(1){//默认堵塞//rdset中是委托内核检测的所有文件被描述符rdtemp = rdset;int num = select(maxfd + 1, &rdtemp, NULL, NULL, NULL);//rdset中的数据被内核改写了,只保留了发生变化的文件描述的标志位上面的1,没变化的改为0//只要rdset中的fd对应的标志位为1->缓冲区就是有数据//判断->有没有新连接if(FD_ISSET(lfd,&rdtemp)){//接受连接请求,这个调用不堵塞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int cliLen = sizeof(cliaddr);int cfd = accept(lfd,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cliLen);
​//得到了有效的文件描述符//通信的文件描述符添加到读集合//在下一轮select检测的时候,就可以获得缓冲区的状态FD_SET(cfd, &rdset);//重新设置最大的文件描述符maxfd = cfd > maxfd ? cfd : maxfd;}//检测没有新连接就进行通信for (int i = 0; i < maxfd + 1;++i){//因为这里是需要检测读缓冲区是否有数据//并不是监听,所有需要排除掉用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 判断从监听的文件描述符之后到maxfd这个范围内的文件描述符是否读缓冲区有数据if(i!=lfd && FD_ISSET(i,&rdtemp)){//接收数据char buf[10] = {0};// 一次只能接收10个字节, 客户端一次发送100个字节// 一次是接收不完的, 文件描述符对应的读缓冲区中还有数据// 下一轮select检测的时候, 内核还会标记这个文件描述符缓冲区有数据 -> 再读一次//  循环会一直持续, 直到缓冲区数据被读完位置int len = read(i, buf, sizeof(buf));if(len == 0){printf("客户端断开了连接.....\n");//将检测的文件描述符从读集合中删除FD_CLR(i, &rdset);close(i);}else if(len > 0){//收到了数据//发送数据write(i, buf, strlen(buf) + 1);}else{//异常perror("read");}}}}return 0;
}
在上面的代码中,创建了两个fd_set变量,用于保存要检测的读集合:

// 初始化检测的读集合

fd_set rdset;
fd_set rdtemp;

rdset用于保存要检测的原始数据,这个变量不能作为参数传递给select函数,因为在函数内部这个变量中的值会被内核修改,函数调用完毕返回之后,里边就不是原始数据了,大部分情况下是值为1的标志位变少了,不可能每一轮检测,所有的文件描述符都是就行的状态。因此需要通过rdtemp变量将原始数据传递给内核,select() 调用完毕之后再将内核数据传出,这两个变量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2.2.3客户端通信代码
//select实现客户端代码
// 客户端不需要使用IO多路转接进行处理,
// 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对应关系是 1:N.
// 也就是说客户端是比较专一的,只能和一个连接成功的服务器通信。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
int main()
{//1.创建用于通信的套接字int 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fd == -1){perror("socket error");exit(0);}
​//连接服务器struct sockaddr_in addr;addr.sin_family = AF_INET;//ipv4addr.sin_port = htons(9999);//服务器监听的端口,字节序应该是网络字节序inet_pton(AF_INET, "192.168.239.255", &addr.sin_addr.s_addr);int ret = connect(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izeof(addr));if(ret == -1){perror("connect error");exit(0);}
//通信while(1){//读数据char recvBuf[1024];//写数据// srpintf(recvBuf,"data:%d\n",i++);fgets(recvBuf, sizeof(recvBuf), stdin);write(fd, recvBuf, strlen(recvBuf) + 1);
//如果客户端没有发送数据,默认堵塞?read(fd, recvBuf, sizeof(recvBuf));printf("recv buf:%s\n", recvBuf);sleep(1);}//释放资源close(fd);return 0;
}

客户端不需要使用IO多路转接进行处理,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对应关系是 1:N,也就是说客户端是比较专一的,只能和一个连接成功的服务器通信。

虽然使用select这种IO多路转接技术可以降低系统开销,提高程序效率,但是它也有局限性:

待检测集合(第2、3、4个参数)需要频繁的在用户区和内核区之间进行数据的拷贝,效率低 内核对于select传递进来的待检测集合的检测方式是线性的 如果集合内待检测的文件描述符很多,检测效率会比较低 如果集合内待检测的文件描述符相对较少,检测效率会比较高 使用select能够检测的最大文件描述符个数有上限,默认是1024,这是在内核中被写死了的。

2.3基于poll函数实现并发处理
2.3.1select与poll函数区别

poll的机制与select类似,与select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使用方法也类似,下面的是对于二者的对比:

内核对应文件描述符的检测也是以线性的方式进行轮询,根据描述符的状态进行处理 poll和select检测的文件描述符集合会在检测过程中频繁的进行用户区和内核区的拷贝,它的开销随着文件描述符数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从而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select检测的文件描述符个数上限是1024,poll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 select可以跨平台使用,poll只能在Linux平台使用

2.3.2poll函数

函数原型

#include <poll.h>
// 每个委托poll检测的fd都对应这样一个结构体
struct pollfd {int   fd;         /* 委托内核检测的文件描述符 */short events;     /* 委托内核检测文件描述符的什么事件 */short revents;    /* 文件描述符实际发生的事件 -> 传出 */
};
​
struct pollfd myfd[100];
int poll(struct pollfd *fds, nfds_t nfds, int timeout);

函数参数:

fds: 这是一个struct pollfd类型的数组, 里边存储了待检测的文件描述符的信息,这个数组中有三个成员:

fd:委托内核检测的文件描述符

events:委托内核检测的fd事件(输入、输出、错误),每一个事件有多个取值

revents:这是一个传出参数,数据由内核写入,存储内核检测之后的结果

nfds: 这是第一个参数数组中最后一个有效元素的下标 + 1(也可以指定参数1数组的元素总个数)

timeout: 指定poll函数的阻塞时长 -1:一直阻塞,直到检测的集合中有就绪的文件描述符(有事件产生)解除阻塞 0:不阻塞,不管检测集合中有没有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函数马上返回 大于0:阻塞指定的毫秒(ms)数之后,解除阻塞

函数返回值:

失败: 返回-1
成功:返回一个大于0的整数,表示检测的集合中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的总个数
2.3.3服务器端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elect.h>
#include <poll.h>
​
int main()
{//1.创建套接字int l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lfd == -1){perror("socket error");exit(-1);}
//绑定ip,portstruct sockaddr_in addr;addr.sin_port = htons(9999);addr.sin_family = AF_INET;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int ret = bind(lfd,(struct sockaddr *)&addr, sizeof(addr));if(ret == -1){perror("bind error");exit(-1);}
//3.监听ret = listen(lfd, 100);if(ret ==-1){perror("listen error");exit(-1);}
//4.等待链接->循环
//检测->读缓冲区,委托内核去处理;
//数据初始化,创建自定义的文件描述符集struct pollfd fds[1024];//初始化for (int i = 0; i < 1024;++i){fds[i].fd = -1;fds[i].events = POLLIN;}fds[0].fd = lfd;
​int maxfd = 0;while(1){//委托内核检测ret = poll(fds, maxfd + 1, -1);if(ret == -1){perror("select error");exit(-1);}//检测的缓冲区有变化//有新连接if(fds[0].revents&POLLIN){//接收链接请求struct sockaddr_in sockcli;int len = sizeof(sockcli);//这个accept是不会堵塞的int connfd = accept(lfd, (struct sockaddr *)&sockcli, &len);//委托内核检测connfd的读缓冲区int i;for (i = 0; i < 1024;++i){if(fds[i].fd == -1){fds[i].fd = connfd;break;}}maxfd =(i > maxfd ? i : maxfd);}//通信,有客户端发送数据过来for (int i = 1; i <= maxfd;++i){//如果在集合中,说明读缓冲区有数据if(fds[i].revents&POLLIN){char buf[128];int ret = read(fds[i].fd, buf, sizeof(buf));if(ret == -1){perror("read");exit(0);}else if (ret == 0){printf("对方已经关闭了链接...\n");close(fds[i].fd);fds[i].fd = -1;}else {printf("客户端say:%s\n", buf);write(fds[i].fd, buf, strlen(buf) + 1);}}}}close(lfd);return 0;
}

从上面的测试代码可以得知,使用poll和select进行IO多路转接的处理思路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使用poll编写的代码看起来会更直观一些,select使用的位图的方式来标记要委托内核检测的文件描述符(每个比特位对应一个唯一的文件描述符),并且对这个fd_set类型的位图变量进行读写还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宏函数,操作比较麻烦。而poll直接将要检测的文件描述符的相关信息封装到了一个结构体struct pollfd中,我们可以直接读写这个结构体变量。

另外poll的第二个参数有两种赋值方式,但是都和第一个参数的数组有关系:

使用参数1数组的元素个数
使用参数1数组中存储的最后一个有效元素对应的下标值 + 1
2.3.4客户端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
int main()
{// 1. 创建用于通信的套接字int 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fd == -1){perror("socket");exit(0);}
​// 2. 连接服务器struct sockaddr_in addr;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ipv4addr.sin_port = htons(9999);   // 服务器监听的端口, 字节序应该是网络字节序inet_pton(AF_INET, "127.0.0.1", &addr.sin_addr.s_addr);int ret = connect(fd, (struct sockaddr*)&addr, sizeof(addr));if(ret == -1){perror("connect");exit(0);}
​// 通信while(1){// 读数据char recvBuf[1024];// 写数据// sprintf(recvBuf, "data: %d\n", i++);fgets(recvBuf, sizeof(recvBuf), stdin);write(fd, recvBuf, strlen(recvBuf)+1);// 如果客户端没有发送数据, 默认阻塞read(fd, recvBuf, sizeof(recvBuf));printf("recv buf: %s\n", recvBuf);sleep(1);}// 释放资源close(fd); return 0;
}

客户端不需要使用IO多路转接进行处理,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对应关系是 1:N,也就是说客户端是比较专一的,只能和一个连接成功的服务器通信。

2.4基于epoll函数实现并发处理---进一步掌握
2.4.1.概述与区别

epoll 全称 eventpoll,是 linux 内核实现IO多路转接/复用(IO multiplexing)的一个实现。IO多路转接的意思是在一个操作里同时监听多个输入输出源,在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源可用的时候返回,然后对其的进行读写操作。epoll是select和poll的升级版,相较于这两个前辈,epoll改进了工作方式,因此它更加高效。

对于待检测集合select和poll是基于线性方式处理的,epoll是基于红黑树来管理待检测集合的。 select和poll每次都会线性扫描整个待检测集合,集合越大速度越慢,epoll使用的是回调机制,效率高,处理效率也不会随着检测集合的变大而下降 select和poll工作过程中存在内核/用户空间数据的频繁拷贝问题,在epoll中内核和用户区使用的是共享内存(基于mmap内存映射区实现),省去了不必要的内存拷贝。 程序猿需要对select和poll返回的集合进行判断才能知道哪些文件描述符是就绪的,通过epoll可以直接得到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集合,无需再次检测 使用epoll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的限制,仅受系统中进程能打开的最大文件数目限制

2.4.2.epoll函数

在epoll中一共提供是三个API函数,分别处理不同的操作,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sys/epoll.h>
// 创建epoll实例,通过一棵红黑树管理待检测集合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 管理红黑树上的文件描述符(添加、修改、删除)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 检测epoll树中是否有就绪的文件描述符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select/poll低效的原因之一是将“添加/维护待检测任务”和“阻塞进程/线程”两个步骤合二为一。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这两步操作,然而大多数应用场景中,需要监视的socket个数相对固定,并不需要每次都修改。epoll将这两个操作分开,先用epoll_ctl()维护等待队列,再调用epoll_wait()阻塞进程(解耦)。通过下图的对比显而易见,epoll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epoll_create()函数的作用是创建一个红黑树模型的实例,用于管理待检测的文件描述符的集合。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

函数参数 size:在Linux内核2.6.8版本以后,这个参数是被忽略的,只需要指定一个大于0的数值就可以了。 函数返回值: 失败:返回-1 成功:返回一个有效的文件描述符,通过这个文件描述符就可以访问创建的epoll实例了

epoll_ctl()函数的作用是管理红黑树实例上的节点,可以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操作。

// 联合体, 多个变量共用同一块内存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void        *ptr;int          fd;    // 通常情况下使用这个成员, 和epoll_ctl的第三个参数相同即可uint32_t     u32;uint64_t     u64;
} epoll_data_t;
​
struct epoll_event {uint32_t     events;      /* Epoll events */epoll_data_t data;        /* User data variable */
};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epoll_ctl函数参数: epfd:epoll_create() 函数的返回值,通过这个参数找到epoll实例 op:这是一个枚举值,控制通过该函数执行什么操作

        EPOLL_CTL_ADD:往epoll模型中添加新的节点EPOLL_CTL_MOD:修改epoll模型中已经存在的节点EPOLL_CTL_DEL:删除epoll模型中的指定的节点

fd:文件描述符,即要添加/修改/删除的文件描述符 ​ event:epoll事件,用来修饰第三个参数对应的文件描述符的,指定检测这个文件描述符的什么事件 ​ events:委托epoll检测的事件

        EPOLLIN:读事件, 接收数据, 检测读缓冲区,如果有数据该文件描述符就绪EPOLLOUT:写事件, 发送数据, 检测写缓冲区,如果可写该文件描述符就绪EPOLLERR:异常事件

data:用户数据变量,这是一个联合体类型,通常情况下使用里边的fd成员,用于存储待检测的文件描述符的值,在调用epoll_wait()函数的时候这个值会被传出。 函数返回值: ​ 失败:返回-1 ​ 成功:返回0

epoll_wait()函数的作用是检测创建的epoll实例中有没有就绪的文件描述符。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函数参数:

epfd:epoll_create() 函数的返回值, 通过这个参数找到epoll实例 events:传出参数, 这是一个结构体数组的地址, 里边存储了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的信息 maxevents:修饰第二个参数, 结构体数组的容量(元素个数) timeout:如果检测的epoll实例中没有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该函数阻塞的时长, 单位ms 毫秒

    0:函数不阻塞,不管epoll实例中有没有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函数被调用后都直接返回大于0:如果epoll实例中没有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函数阻塞对应的毫秒数再返回-1:函数一直阻塞,直到epoll实例中有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之后才解除阻塞

函数返回值:

成功:等于0:函数是阻塞被强制解除了, 没有检测到满足条件的文件描述符大于0:检测到的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的总个数
失败:返回-1

2.4.3.epoll的使用-操作步骤

在服务器端使用epoll进行IO多路转接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创建监听的套接字

int lfd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2.设置端口复用(可选)

int opt = 1;
setsockopt(lfd,SOL_SOCKET,SO_REUSEADDR,&opt,sizeof(opt));

3.使用本地的IP与端口和监听的套接字进行绑定

int ret = bind(lfd,(struct sockaddr*)&serv_addr,sizeof(serv_addr));

4.给监听的套接字设置监听

listen(lfd,128);

5.创建epoll实例对象

int epfd = epoll_create(100);

6.将用于监听的套接字添加到epoll实例中

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vents = EPOLLIN;
ev.data.fd = lfd;
int ret = epoll_ctl(epfd,EPOLL_CTL_ADD,lfd,&ev);

7.检测添加到epoll实例中的文件描述符是否已经就绪,并将这些已经就绪的文件描述符进行处理

int num = epoll_wait(epfd,evs,size,-1);

7.1如果是监听的文件描述符,和新客户端建立连接,将得到的文件描述符添加到epoll实例中

int cfd = accept(curfd,NULL,NULL);
ev.event = EPOLLIN;
ev.data.fd = cfd;
//新得到的文件描述符添加到epoll模型中,下一轮循环就可以被检测到了
epoll_ctl(epfd,epoll_ctl_ADD,cfd,&ev);

7.2如果是通信的文件描述符,和对应的客户端通信,如果连接已经断开,将该文件描述符从epoll实例中删除

int len = recv(curfd,buf,sizeof(buf),0);
if(len == 0)
{//将这个文件描述符从epoll模型中删除epoll_ctl(epfd,EPOLL_CTL_DEL,curfd,NULL);close(curfd);
}
else if(len>0)
{send(curfd,buf,len,0);
}

8.重复第7步的消息

2.4.3.服务器端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
int main(int argc,const char* argv[])
{//创建监听的套接字int l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lfd = -1){perror("socket error");exit(-1);}
//绑定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_addr.sin_port = htons(9999);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设置端口复用int opt = 1;setsockopt(l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opt, sizeof(opt));
//绑定端口int ret = bind(lfd, (struct sockaddr *)&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if(ret == -1){perror("bind error");exit(-1);}
//监听ret = listen(lfd, 64);if(ret == -1){perror("listen error");exit(1);}
​ret = listen(lfd, 64);if(ret == -1){perror("listen error");exit(1);}
//现在只有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所有的文件描述符对应读写缓冲区状态都是委托内核进行检测的epoll
//创建一个epoll模型int epfd = epoll_create(100);if(epfd == -1){perror("epoll_create error");exit(-1);}
//往epoll中添加需要检测的节点,现在只有监听的文件描述符struct epoll_event ev;ev.events = EPOLLIN;//检测lfd读缓冲区中是沟有数据ev.data.fd = lfd;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lfd, &ev);if(ret == -1){perror("epoll_ctl");exit(-1);}
​struct epoll_event evs[1024];//计算结构体evs可以容纳结构体epoll_event的数量int size = sizeof(evs) / sizeof(struct epoll_event);
​//持续检测while(1){//调用一次,检测一次int num = epoll_wait(epfd, evs, size, -1);for (int i = 0; i < num;++i){//取出当前的文件描述符int curfd = evs[i].data.fd;//判断这个文件描述符是不是用于监听的if(curfd == lfd){//建立新的链接int cfd = accept(curfd, NULL, NULL);//新得到的文件描述符添加到epoll模型中,下一轮循环就可以被检测ev.events = EPOLLIN;//读缓冲区中是否有数据ev.data.fd = cfd;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fd, &ev);if(ret == -1){perror("epoll_ctl_accept error");exit(0);}}else{//处理通信的文件描述符//接收数据char buf[1024];memset(buf, 0, sizeof(buf));int len = recv(curfd, buf, sizeof(buf), 0);if(len == 0){printf("客户端已经断开了链接\n");//将该文件描述符从epoll模型中删除epoll_ctl(epfd, EPOLL_CTL_DEL, curfd, NULL);close(curfd);}else if (len >0){printf("客户端say:%s\n", buf);send(curfd, buf, len, 0);}else {perror("recv");exit(0);}}}}return 0;
}

当在服务器端循环调用epoll_wait()的时候,就会得到一个就绪列表,并通过该函数的第二个参数传出:

struct epoll_event evs[1024];
int num = epoll_wait(epfd, evs, size, -1);

每当epoll_wait()函数返回一次,在evs中最多可以存储size个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信息,但是在这个数组中实际存储的有效元素个数为num个,如果在这个epoll实例的红黑树中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很多,并且evs数组无法将这些信息全部传出,那么这些信息会在下一次epoll_wait()函数返回的时候被传出。

通过evs数组被传递出的每一个有效元素里边都包含了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这取决于我们在往epoll实例中添加节点的时候,往节点中初始化了哪些数据:

struct epoll_event ev;
// 节点初始化
ev.events = EPOLLIN;    
ev.data.fd = lfd;   // 使用了联合体中 fd 成员
// 添加待检测节点到epoll实例中
int 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lfd, &ev);

在添加节点的时候,需要对这个struct epoll_event类型的节点进行初始化,当这个节点对应的文件描述符变为已就绪状态,这些被传入的初始化信息就会被原样传出,这个对应关系必须要搞清楚。

2.4.4.epoll的工作模式-水平模式

水平模式可以简称为LT模式,LT(level triggered)是缺省的工作方式,并且同时支持block和no-block socket。在这种做法中,内核通知使用者哪些文件描述符已经就绪,之后就可以对这些已就绪的文件描述符进行IO操作了。如果我们不作任何操作,内核还是会继续通知使用者

水平模式的特点:

读事件:如果文件描述符对应的读缓冲区还有数据,读事件就会被触发,epoll_wait()解除阻塞 当读事件被触发,epoll_wait()解除阻塞,之后就可以接收数据了 如果接收数据的buf很小,不能全部将缓冲区数据读出,那么读事件会继续被触发,直到数据被全部读出,如果接收数据的内存相对较大,读数据的效率也会相对较高(减少了读数据的次数) 因为读数据是被动的,必须要通过读事件才能知道有数据到达了,因此对于读事件的检测是必须的 写事件:如果文件描述符对应的写缓冲区可写,写事件就会被触发,epoll_wait()解除阻塞 当写事件被触发,epoll_wait()解除阻塞,之后就可以将数据写入到写缓冲区了 写事件的触发发生在写数据之前而不是之后,被写入到写缓冲区中的数据是由内核自动发送出去的 如果写缓冲区没有被写满,写事件会一直被触发 因为写数据是主动的,并且写缓冲区一般情况下都是可写的(缓冲区不满),因此对于写事件的检测不是必须的

示例代码,即2.4.3服务器端口代码

2.4.5.epoll的工作模式-边沿模式

边沿模式可以简称为ET模式,ET(edge-triggered)是高速工作方式,只支持no-block socket。在这种模式下,当文件描述符从未就绪变为就绪时,内核会通过epoll通知使用者。然后它会假设使用者知道文件描述符已经就绪,并且不会再为那个文件描述符发送更多的就绪通知(only once)。如果我们对这个文件描述符做IO操作,从而导致它再次变成未就绪,当这个未就绪的文件描述符再次变成就绪状态,内核会再次进行通知,并且还是只通知一次。ET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epoll事件被重复触发的次数,因此效率要比LT模式高。

边沿模式的特点:

读事件:当读缓冲区有新的数据进入,读事件被触发一次,没有新数据不会触发该事件 如果有新数据进入到读缓冲区,读事件被触发,epoll_wait()解除阻塞 读事件被触发,可以通过调用read()/recv()函数将缓冲区数据读出 如果数据没有被全部读走,并且没有新数据进入,读事件不会再次触发,只通知一次 如果数据被全部读走或者只读走一部分,此时有新数据进入,读事件被触发,并且只通知一次 写事件:当写缓冲区状态可写,写事件只会触发一次 如果写缓冲区被检测到可写,写事件被触发,epoll_wait()解除阻塞 写事件被触发,就可以通过调用write()/send()函数,将数据写入到写缓冲区中 写缓冲区从不满到被写满,期间写事件只会被触发一次 写缓冲区从满到不满,状态变为可写,写事件只会被触发一次

综上所述:epoll的边沿模式下 epoll_wait()检测到文件描述符有新事件才会通知,如果不是新的事件就不通知,通知的次数比水平模式少,效率比水平模式要高。

2.4.5.1边沿模式的设置

边沿模式不是默认的epoll模式,需要额外进行设置。epoll设置边沿模式是非常简单的,epoll管理的红黑树示例中每个节点都是struct epoll_event类型,只需要将EPOLLET添加到结构体的events成员中即可:

struct epoll_event ev;
ev.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 设置边沿模式

示例代码如下

int num = epoll_wait(epfd, evs, size, -1);
for(int i=0; i<num; ++i)
{// 取出当前的文件描述符int curfd = evs[i].data.fd;// 判断这个文件描述符是不是用于监听的if(curfd == lfd){// 建立新的连接int cfd = accept(curfd, NULL, NULL);// 新得到的文件描述符添加到epoll模型中, 下一轮循环的时候就可以被检测了// 读缓冲区是否有数据, 并且将文件描述符设置为边沿模式struct epoll_event ev;ev.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ev.data.fd = cfd;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fd, &ev);if(ret == -1){perror("epoll_ctl-accept");exit(0);}}
}
2.4.5.2设置非堵塞

对于写事件的触发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检测的,因为写缓冲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进行数据的写入。对于读事件的触发就必须要检测了,因为服务器也不知道客户端什么时候发送数据,如果使用epoll的边沿模式进行读事件的检测,有新数据达到只会通知一次,那么必须要保证得到通知后将数据全部从读缓冲区中读出。那么,应该如何读这些数据呢?

方式1:准备一块特别大的内存,用于存储从读缓冲区中读出的数据,但是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弊端: 内存的大小没有办法界定,太大浪费内存,太小又不够用 系统能够分配的最大堆内存也是有上限的,栈内存就更不必多言了

方式2:循环接收数据

int len = 0;
while((len = recv(curfd, buf, sizeof(buf), 0)) > 0)
{// 数据处理...
}

这样做也是有弊端的,因为套接字操作默认是阻塞的,当读缓冲区数据被读完之后,读操作就阻塞了也就是调用的read()/recv()函数被阻塞了,当前进程/线程被阻塞之后就无法处理其他操作了。

要解决阻塞问题,就需要将套接字默认的阻塞行为修改为非阻塞,需要使用fcntl()函数进行处理:

// 设置完成之后, 读写都变成了非阻塞模式
int flag = fcntl(cfd, F_GETFL);
flag |= O_NONBLOCK;                                                        
fcntl(cfd, F_SETFL, flag);

fcntl函数解释:

fcntl() 是一个变参函数, 并且是多功能函数,在这里只介绍如何通过这个函数实现文件描述符的复制和获取/设置已打开的文件属性。该函数的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fcntl.h>  // 主要的头文件
​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 /* arg */ );
参数:fd: 要操作的文件描述符cmd: 通过该参数控制函数要实现什么功能
返回值:函数调用失败返回 -1,调用成功,返回正确的值:参数 cmd = F_DUPFD:返回新的被分配的文件描述符参数 cmd = F_GETFL:返回文件的flag属性信息

fcntl() 函数的 cmd 可使用的参数列表:

20250119112453

通过上述分析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epoll在边沿模式下,必须要将套接字设置为非阻塞模式,但是,这样就会引发另外的一个bug,在非阻塞模式下,循环地将读缓冲区数据读到本地内存中,当缓冲区数据被读完了,调用的read()/recv()函数还会继续从缓冲区中读数据,此时函数调用就失败了,返回-1,对应的全局变量 errno 值为 EAGAIN 或者 EWOULDBLOCK如果打印错误信息会得到如下的信息: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 非阻塞模式下recv() / read()函数返回值 len == -1
int len = recv(curfd, buf, sizeof(buf), 0);
if(len == -1)
{if(errno == EAGAIN){printf("数据读完了...\n");}else{perror("recv");exit(0);}
}
2.4.5.3.边沿模式示例代码-服务器端
//设置边沿模式,epoll并且设置非堵塞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type.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sys/epoll.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errno.h>
​
// server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 创建监听的套接字int l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if(lfd == -1){perror("socket error");exit(1);}
​// 绑定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_addr.sin_port = htons(9999);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 本地多有的IP// 127.0.0.1// inet_pton(AF_INET, "127.0.0.1",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设置端口复用int opt = 1;setsockopt(l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opt, sizeof(opt));
​// 绑定端口int ret = bind(lfd,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if(ret == -1){perror("bind error");exit(1);}
​// 监听ret = listen(lfd, 64);if(ret == -1){perror("listen error");exit(1);}
​// 现在只有监听的文件描述符// 所有的文件描述符对应读写缓冲区状态都是委托内核进行检测的epoll// 创建一个epoll模型int epfd = epoll_create(100);if(epfd == -1){perror("epoll_create");exit(0);}
​// 往epoll实例中添加需要检测的节点, 现在只有监听的文件描述符struct epoll_event ev;ev.events = EPOLLIN;    // 检测lfd读读缓冲区是否有数据ev.data.fd = lfd;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lfd, &ev);if(ret == -1){perror("epoll_ctl");exit(0);}
​
​struct epoll_event evs[1024];int size = sizeof(evs) / sizeof(struct epoll_event);// 持续检测while(1){// 调用一次, 检测一次int num = epoll_wait(epfd, evs, size, -1);printf("==== num: %d\n", num);
​for(int i=0; i<num; ++i){// 取出当前的文件描述符int curfd = evs[i].data.fd;// 判断这个文件描述符是不是用于监听的if(curfd == lfd){// 建立新的连接int cfd = accept(curfd, NULL, NULL);// 将文件描述符设置为非阻塞// 得到文件描述符的属性int flag = fcntl(cfd, F_GETFL);flag |= O_NONBLOCK;fcntl(cfd, F_SETFL, flag);// 新得到的文件描述符添加到epoll模型中, 下一轮循环的时候就可以被检测了// 通信的文件描述符检测读缓冲区数据的时候设置为边沿模式ev.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 读缓冲区是否有数据ev.data.fd = cfd;ret = epoll_ctl(epfd, EPOLL_CTL_ADD, cfd, &ev);if(ret == -1){perror("epoll_ctl-accept");exit(0);}}else{// 处理通信的文件描述符// 接收数据char buf[5];memset(buf, 0, sizeof(buf));// 循环读数据while(1){int len = recv(curfd, buf, sizeof(buf), 0);if(len == 0){// 非阻塞模式下和阻塞模式是一样的 => 判断对方是否断开连接printf("客户端断开了连接...\n");// 将这个文件描述符从epoll模型中删除epoll_ctl(epfd, EPOLL_CTL_DEL, curfd, NULL);close(curfd);break;}else if(len > 0){// 通信// 接收的数据打印到终端write(STDOUT_FILENO, buf, len);// 发送数据send(curfd, buf, len, 0);}else{// len == -1if(errno == EAGAIN){printf("数据读完了...\n");break;}else{perror("recv");exit(0);}}}}}}
​return 0;
}

3.面试常见问题

3.1.IO多路复用概念

I/O 多路复用(IO multiplexing)它通过一种机制,可以监视多个文件描述符,一旦某个文件描述符(也就是某个文件)可以执行 I/O 操作时,能够通知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

3.2.select、poll、epoll三者的优缺点
1.select函数

函数定义

int select(int maxfdp1,fd_set *readset,fd_set *writeset,fd_set *exceptset,const struct timeval *timeout);

优点:

用户可以在一个线程内同时处理多个 socket 的 IO 请求。用户可以注册多个 socket,然后调用 select 函数读取被激活的 socket,从而实现在同一个线程内同时处理多个 IO 请求,在这点上select 函数与同步阻塞模型不同,因为在同步阻塞模型中需要通过多线程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缺点:

  1. 每次调用 select 都需要将进程加入到所有监视 fd 的等待队列,每次唤醒都需要从每个队列中移除。 这里涉及了两次遍历,而且每次都要将整个 fd_set 列表传递给内核,有一定的开销。

  2. 当函数返回时,系统会将就绪描述符写入 fd_set 中,并将其拷贝到用户空间。进程被唤醒后,用户线程并不知道哪些 fd 收到数据,还需要遍历一次。

  3. 受 fd_set 的大小限制,32 位系统最多能监听 1024 个 fd,64 位最多监听 2048 个。

2.poll函数

函数定义

int poll(struct pollfd *fds, nfds_t nfds, int timeout);
/*
struct pollfd{int fd;        // 感兴趣fdshort events;  // 监听事件short revents; // 就绪事件
};
*/
// return:表示此时有多少个监控的描述符就绪,若超时则为0,出错为-1。

poll 函数与 select 原理相似,都需要来回拷贝全部监听的文件描述符,不同的是

  1. 1)poll 函数采用链表的方式替代原来 select 中 fd_set 结构,因此可监听文件描述符数量不受限。

  2. 2)poll 函数返回后,可以通过 pollfd 结构中的内容进行处理就绪文件描述符,相比 select 效率要高。

  3. 3)新增水平触发:也就是通知程序 fd 就绪后,这次没有被处理,那么下次 poll 的时候会再次通知同个 fd 已经就绪。

优点:

  1. 采用链表的方式替代原来 select 中 fd_set 结构,因此可监听文件描述符数量不受限。

  2. poll 函数返回后,可以通过 pollfd 结构中的内容进行处理就绪文件描述符,相比 select 效率要高

  3. 实现在同一个线程内同时处理多个 IO 请求

缺点:

和 select 函数一样,poll 返回后,需要轮询 pollfd 来获取就绪的描述符。事实上,同时连接的大量客户端在一时刻可能只有很少的处于就绪状态,因此随着监视的描述符数量的增长,其效率也会线性下降。

3.epoll函数-用的比较多

函数定义

int epoll_create(int size);//创建一个epoll的句柄,size用来告诉内核这个监听的数目一共有多大
//事件注册函数,将需要监听的事件和需要监听的 fd 交给 epoll 对象
int epoll_ctl(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等待 epfd 上的 io 事件,最多返回 maxevents 个事件。
int epoll_wait(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epoll 是基于事件驱动的 IO 方式,与 select 相比,epoll 并没有描述符个数限制。

epoll 使用一个文件描述符管理多个描述符,它将文件描述符的事件放入内核的一个事件表中,从而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复制操作只用实行一次即可。

优点:

1)没有最大并发连接的限制,能打开的 FD 的上限远大于 1024。

2)效率提升,不是轮询的方式,不会随着 FD 数目的增加效率下降。

3)内存拷贝,利用 mmap() 文件映射内存加速与内核空间的消息传递,即 epoll 使用 mmap 减少复制开销。

4)新增 ET 模式。

4.总结

三种函数在的 Linux 内核里有都能够支持,其中 epoll 是 Linux 所特有,而 select 则应该是 POSIX 所规定,一般操作系统均有实现。

img

3.3epoll函数为何是高效率的

1) epoll 精巧的使用了 3 个方法来实现 select 方法要做的事,分清了频繁调用和不频繁调用的操作。

epoll_ctl 是不太频繁调用的,而 epoll_wait 是非常频繁调用的。而 epoll_wait 却几乎没有入参,这比 select 的效率高出一大截,而且,它也不会随着并发连接的增加使得入参越发多起来,导致内核执行效率下降。

2) mmap 的引入,将用户空间的一块地址和内核空间的一块地址同时映射到相同的一块物理内存地址(不管是用户空间还是内核空间都是虚拟地址,最终要通过地址映射映射到物理地址),使得这块物理内存对内核和对用户均可见,减少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数据交换。

3)红黑树将存储 epoll 所监听的 FD。高效的数据结构,本身插入和删除性能比较好,时间复杂度O(logN)。


http://www.ppmy.cn/embedded/155534.html

相关文章

【论文投稿】探秘计算机视觉算法:开启智能视觉新时代

目录 引言 一、计算机视觉算法基石&#xff1a;图像基础与预处理 二、特征提取&#xff1a;视觉信息的精华萃取 三、目标检测&#xff1a;从图像中精准定位目标 四、图像分类&#xff1a;识别图像所属类别 五、语义分割&#xff1a;理解图像的像素级语义 六、计算机视觉…

nginx常用配置 (含负载均衡、反向代理、限流、Gzip压缩、图片防盗链 等示例)

nginx的配置文件通常在 /etc/nginx/nginx.conf , /etc/nginx/conf.d/*.conf 中&#xff0c; 一般直接 改 conf.d目录下的 default.conf文件&#xff0c; 然后 先检测配置文件是否有错误 nginx -t 再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或 重启nginx&#xff0c;命令如下 nginx -s reload 或…

springboot医院信管系统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xff0c;人类已进入全新信息化时代&#xff0c;传统管理技术已无法高效&#xff0c;便捷地管理信息。为了迎合时代需求&#xff0c;优化管理效率&#xff0c;各种各样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xff0c;各行各业相继进入信息管理时代&a…

Android 13/14 关键宏导致系统无声

ProjectConfig.mk MTK_USE_PREBUILT_BOOTIMAGE no 必须添加 否则&#xff1a; 1.会导致喇叭无声音 2.会导致录音失败 3.会导致插入耳机卡死 禁用prebuilt boot.img替换&#xff1a;或者 在device/mediatek/vendor/common/BoardConfig-vext.mk中&#xff0c;将 MTK_USE_P…

特朗普:加密货币列为国家优先事项

1月17日&#xff0c;据彭博社报道&#xff0c;加密货币已被特朗普列为国家「优先事项」。据知情人士透露&#xff0c;这一战略措辞旨在指导政府机构与该行业合作。知情人士表示&#xff0c;该行政命令还计划成立一个加密货币咨询委员会&#xff0c;以倡导该行业的政策优先事项。…

大模型学习笔记 - 第一期 - Milvus向量数据库

大模型学习笔记 - 向量数据库 目录 大模型学习笔记 - 向量数据库传统文字检索(无嵌入)面临的困境1. 用户和商户表述差异2. 不同语种的表述差异3. 不同背景下的音译表述差异 向量检索向量化服务 参考 传统文字检索(无嵌入)面临的困境 1. 用户和商户表述差异 ​ 如果商户维护了…

【Django自学】Django入门:如何使用django开发一个web项目(非常详细)

测试机器&#xff1a;windows11 x64 python版本&#xff1a;3.11 一、安装Django 安装步骤非常简单&#xff0c;使用pip安装就行 pip install django安装完成之后&#xff0c;python的 Scripts 文件夹下&#xff0c;会多一个 django-admin.exe (管理创建django项目的工具)。…

【云岚到家】-day02-客户管理-认证授权

第二章 客户管理 1.认证模块 1.1 需求分析 1.基础概念 一般情况有用户交互的项目都有认证授权功能&#xff0c;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两个概念&#xff1a;认证和授权 认证: 就是校验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xff0c;常见的认证方式有账号密码登录、手机验证码登录等 授权:则是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