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数据的逻辑基本一致
- 问题1: 一致性有哪些?
- MySQL 与 Redis 的数据一致性方案有哪些?
- 先写MySQL还是先写Redis?
- 缓存数据是更新还是清除?
- 强一致还是最终一致?
- 问题: 如果mysql写成功了,但是Redis写(删除)失败了怎么办?
- 重试机制的幂等问题如何解决?
- 方案1: 先更新 MySQL 再清除 Redis
- 方案2: 双删策略
- 方案3: 监听MySQL的binlog日志删除
- 问题: 热 key 失效 问题
- 思路1: 让热key不丢
- 思路2: 热key 失效的限流策略
- **对于过期淘汰的解决方案**
- **对于无法避免的热 key 失效**
读数据的逻辑基本一致
因为Redis有更好的性能(20w qps),通常做数据缓存使用,查询的时候
- 先检查Redis,如果命中直接返回.
- Redis未命中,再检查MySQL,
- 将MySQL命中的数据同步到Redis,并且做返回
那么数据要更新,如何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
问题1: 一致性有哪些?
- 强一致: 更新数据同时生效(简单理解就是原子的,只要数据一改,无论怎么查询获取的都是最新的数据)
- 强一致性实现的方案有哪些
- 分布式事务
- 共识算法(比如raft)
- 但是因为强一致非常影响性能所以强一致方案很少使用
- 强一致性实现的方案有哪些
- 弱一致: 提交更新之后允许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不一致
- 最终一致性:最终一致性是弱一致的一个,它允许更新后短时间内的数据不一致情况,但是最终会达成数据一致
- 一般会使用重试或者补偿机制确保数据的最终一致性
MySQL 与 Redis 的数据一致性方案有哪些?
先写MySQL还是先写Redis?
- 原则: 谁保存全量持久化数据先更新谁
为什么需要先写 MySQL?
- 避免MySQL数据覆盖,丢失更新;(造成永久性错误)
如果先 操作缓存数据( Redis )有什么问题 ?
先更新/清除缓存(Redis)数据,再更新MySQL 的问题:
假设有两个连续的更改视频标题的请求,
请求 1改为 A; 请求 2改为 B
先写(更新/清除) Redis,两次清除 / 先改成 A,然后改成 B(Redis 是单线程的,请求将顺序执行)
这时候请求 1 的线程处理比较慢(或者阻塞了一下)
这时候请求 2 先更新了持久化全量数据(MySQL) 中记录:改为 B
然后请求 1 才开始更改MySQL 中的数据:改为 A
这时候 MySQL 的数据是错的,并且重启也无法恢复的错误
(因为 Redis 是缓存,如果数据不一致(Redis 数据不对)可以将 MySQL 数据刷到 Redis 也能达成一致,但是如果 MySQL 数据不对将无法修复)
这里只是改名字的例子,如果涉及到交易问题将更严重.
缓存数据是更新还是清除?
上面已经确定要先写 MySQL,再写 Redis
那么是更新还是清除呢?
- 原则: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一 般使用清除缓存的方式
还是上面的例子
如果更新缓存数据而不是删除存数据( Redis )有什么问题 ?
假设有两个连续的更改视频标题的请求,
请求 1改为 A; 请求 2改为 B
先更新 MySQL,先改成 A,然后改成 B
这时候请求 1 的线程处理比较慢(或者阻塞了一下)
这时候请求 2 先更新了 缓存数据( Redis) 中 的记录
然后请求 1 才开始更改 Redis 中的数据
这时候Redis 的数据是错误的,会导致后面查询的时候全部查询到错误的数据(只能重新加载 MySQL 数据到 Redis 才能恢复)
简单来讲,我们只能保证先到的请求的第一阶段写的执行顺序(MySQL 内部的事务),第二阶段写就无法保证执行顺序(除非使用强一致性方案),这时候如果使用更新 Redis 的方案就有数据错误的风险
强一致还是最终一致?
强一致
一般强一致实现是通过事务实现的
-
开启一个mysql事务(start)
-
操作mysql,更新数据(这里在事务提交之前都是会持续占有资源,其他请求要更改就会阻塞,直到事务提交)
-
操作 Redis 删除(强一致也可以更新)数据
-
提交事务(释放事务过程中的锁,让其他请求可以执行)
一般的场景:
银行,金融这种安全性特别高的场景会使用强一致性
最终一致
一般是异步任务,加上重试机制与补偿机制确保最终一致性
核心原理就是只要 mysql 更新成功了,就认为数据更新成功了,而缓存(Redis) 的更新通过异步任务去实现的
mysqlRedis_99">问题: 如果mysql写成功了,但是Redis写(删除)失败了怎么办?
-
首先明确这是一个低概率事件,清除数据,没有任何复杂的逻辑,仅仅是清除,很少出现失败的问题
-
一般会选择重试来解决偶然性(偶尔因为网络问题)的失败
如果重试一直失败怎么办?
- 如果重试一直失败一般是 Redis 不可用了,或者服务端与Redis 的网络不可用了;
- 这时候已经不是偶尔失败了,而是所有的(Redis)请求 将全部失败,这时候应该立即告警,并且限流,降级,熔断保护服务(mysql 等)不被打爆;
- 然后立即抢修
所以设置一个最大重试次数,超过应该立即告警
重试机制的幂等问题如何解决?
幂等问题一般要通过唯一键验证来解决,比如点赞,那么就记录一下谁给谁点了赞,如果记录已经存在就不在增加点赞数量.
但是这边是重试 Redis 写(清除缓存的任务),重试不会产生幂等问题
- Redis 不要更新缓存数据,而是清除缓存
方案1: 先更新 MySQL 再清除 Redis
- 收到更新的请求,先更新(update) mysql 数据,
- 如果更新完成就开一个线程做Redis 清除,
- 同时做返回
好处实现简单
方案2: 双删策略
清除 Redis->更新mysql->再清除 Redis
- 个人感觉很鸡肋(与第一种方案的效果相似,但性能更差)
方案3: 监听MySQL的binlog日志删除
单独开一个线程监听 mysql 的 binlog 日志,如果有更新,我们就对应的删除 Redis 对应的 key
我们的业务层只需要关系 mysql 的更新就可以了
- 优势:业务逻辑更简单,同时避免反复创建与销毁线程带来的性能损耗
- 但是需要 mysql 开启 binlog 日志(如果服务本身没有 binlog 的需求的话单独开会增加额外的消耗)
思考: 监听日志更新缓存数据行不行?
问题: 热 key 失效 问题
我们使用的是清除 Redis 的策略,那么如果数据是一个热点数据,有频繁的更新与查询会发生什么?
这种清除 Redis 的策略如果有频繁的更新对导致缓存层(Redis) 会失效, 大量的请求会打到 mysql 上面,mysql 可能直接被打爆,造成严重的事故.
(热 key 失效,缓存击穿问题)
场景:
假设现在是一个短视频的功能,有一个爆火的视频,用户疯狂的点赞,评论,收藏;
每一个操作都会更新视频的数据(点赞数,评论数,收藏数);
如果我们清除Redis 的缓存数据,所有的获取视频数据的请求都全部打到mysql,mysql 必被打爆.这时候怎么办?
两个思路:
思路1: 让热key不丢
-
首先明确频繁更新的数据到底是什么?
-
一般情况下频繁更新的数据都是计数类数据(观看量,点赞数,评论数,收藏数)这一类是频繁更新的数据;像什么内容,名称,简介,详情一般是不会做频繁更新的(谁家好人疯狂改自己的名字);
-
针对计数类数据的方案就是,增量缓存,定时更新到 mysql 策略,避免数据频繁更新行为导致 Redis 缓存长期失效造成击穿
-
-
具体做法
- 计数类数据单独(Redis)缓存增量,然后定时刷到 mysql 中,而不是每次都更新数据
- 查询的时候先查询 Redis 的原始数据(旧记录)与最近时间数据的增量(点赞,评论,收藏的增量),在服务层做计算统计,再返回给客户端,这样就可以避免频繁更新问题
如果在更新期间有查询怎么办?
逻辑是一样的(原始数据+增量)
因为我们更新完成(mysql 更新成功)同时清除 Redis 的缓存记录 并将数据的增量设置为 0(lua 脚本实现两个操作的原子性)
思路2: 热key 失效的限流策略
上面的方法可以减少热 key 失效的概率,但是这样是无法避免热 key 失效的.
还有两个热 key 失效的情景
- 过期淘汰
- 数据更新(比如定时刷新增量数据/作者更改了视频的详情(名字/简介/详情等))
对于过期淘汰的解决方案
- 热key 不淘汰
具体做法
我们可以维护一个热 key 的数据有哪些
lfu : 一般使用一段时间 (1s 或者 1 分钟)key的访问次数 如果达到某个阀值(比如每秒访问超过 100 次的就算热 key)
对于这一类 key 不设置过期时间,等到热 key 不再热(低于 100 次时)就再次加上过期时间(避免不设置过期时间的 key 越来越多),这样避免热 key 失效问题
对于无法避免的热 key 失效
数据更新的清除缓存行为(定时的增量数据刷新/用户更改)
-
对用户进行限流: 比如用户每分钟只能改一次数据
-
标记限流策略:
具体做法
-
如果查询 key 未命中 Redis,那么对改数据 key进行标记(使用 lua 脚本 对 key 储存一个状态-更新中…),后面的请求(在这个请求将数据同步到Redis 前)全部拒绝,
-
然后这个请求去查询 mysql 并同步到Redis(覆盖 key 刚刚设置的状态)
-
为了避免永久"更新中"问题,设置更新中状态的时候需要携带过期时间,避免查询途中服务器宕机导致数据状态一直处于更新中
参考:
tps://www.cnblogs.com/coderacademy/p/18137480
https://juejin.cn/post/6964531365643550751
https://www.cnblogs.com/huang580256/p/17299585.html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433817/article/details/130814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