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璇玑架构”
- 架构背景与发布:2024年1月16日,在比亚迪梦想日上,比亚迪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全新战略——整车智能,其中便包括璇玑架构。
- 架构组成:璇玑架构由一脑(中央大脑)、两端(云端AI、车端AI)、三网(车联网、5G网、卫星网)、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组成。中央大脑可实现对多种Soc芯片的兼容及算力扩充;云端AI和车端AI通过双循环不断学习进化;三网实现车辆信号无死角覆盖;四链作为全栈自研核心链路,保障整车感知、控制等功能。
- 功能意义:璇玑架构使汽车能够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准控制和协同执行,是整车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汽车提供强大的平台基础,满足未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车联网等新功能的需求。
DeepSeek
- 产品影响力:DeepSeek(深度求索)是继ChatGPT之后的又一现象级AI产品,上线仅20天,日活跃用户数(DAU)就突破2000万大关,达2215万,激活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链。
- 技术特点:以DeepSeek - V2为例,它是国产开源moe大模型,性能达GPT - 4级别,具有开源、可免费商用、api价格低等优势,采用创新的MLA架构,大幅减少计算量和推理显存,中文综合能力出色,与GPT - 4 - turbo、文心4.0等闭源模型同处第一梯队。
璇玑架构接入DeepSeek的意义
- 车端AI层面:能让车辆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模糊意图和隐性需求。例如在智能座舱中,用户可能只是模糊地表达想要听某类音乐或找某个地方,接入DeepSeek后,车辆可以更精准地理解并提供相应服务,开启智能座舱新时代。
- 云端AI层面:在智驾方面基于云端大模型,利用DeepSeek强劲的知识和推理能力,大幅提升自动化数据生成的效率和质量,解决更多常规场景。例如可以更高效地对海量的驾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智能驾驶的优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 整体智能化提升:实现了比亚迪自研大模型和DeepSeek的深度融合,赋能车端AI、云端AI双循环,使璇玑架构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让车辆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多个领域的表现更上一层楼。
璇玑架构接入DeepSeek的技术实现
- 智驾领域: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分为A、B、C三个版本。在传感器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上接入DeepSeek,例如“天神之眼”C的BAS3.0 +超人类驾驶辅助系统,利用DeepSeek处理传感器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在复杂路况判断和决策方面,DeepSeek可基于其强大的知识和推理能力,协助车辆更好地识别路况、预测风险,提升智驾系统在各种场景下的应对能力。
- 智能座舱领域:通过与DeepSeek的融合,智能座舱可以实现更自然、更智能的人机交互。如语音助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指令,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进行个性化的界面定制和功能推荐。
- 数据交互与处理:璇玑架构的“四链”中的数据链,建立在比亚迪大量的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车辆的数据基础上。接入DeepSeek后,能在云端和车端对数据进行更高效的清洗、标注和挖掘,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优化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对比亚迪的影响:提升了比亚迪车型的智能化竞争力,使比亚迪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助于推动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的实施,加速智驾普及,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
-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为行业内智能架构与AI大模型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范例,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的进程。随着比亚迪等车企的示范作用,预计会有更多车企加大在智能架构与AI融合方面的投入。
- 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比亚迪“璇玑架构”与DeepSeek的融合可能会进一步深化,在智能驾驶的安全性、智能座舱的舒适性等方面持续提升。未来可能会拓展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如车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智能互联等,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