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和Transformer都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重要模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模型定位
- Transformer: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可直接用于特定任务的模型,而是一种架构。它提出了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摒弃了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结构,为后续的NLP模型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框架。
- BERT:基于Transformer架构构建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利用Transformer的编码器部分来学习文本的双向表示,旨在解决NLP中的各种下游任务,如文本分类、命名实体识别、问答系统等。
- 模型结构
- Transformer:由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两部分组成。编码器负责将输入序列转化为一系列连续的表征向量,解码器则根据编码器的输出以及已生成的输出序列,逐步生成目标序列。在机器翻译等序列到序列的任务中,这种结构能有效处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
- BERT:只使用了Transformer的编码器部分,并通过堆叠多层编码器来构建模型。这种结构使得BERT能够对输入文本进行深度的双向特征提取,从而捕捉到文本中丰富的语义信息。
- 应用场景
- Transformer:其架构设计初衷适用于多种序列处理任务,特别是序列到序列的任务,如机器翻译、文本摘要等。在这些任务中,模型需要根据输入序列生成不同长度的输出序列。
- BERT:主要聚焦于自然语言理解任务。通过在大规模文本上进行预训练,BERT学习到了通用的语言表征,然后可以通过微调(Fine-Tuning)的方式应用于各种具体的NLP任务,如分类、情感分析、命名实体识别、问答系统等。(机器翻译、文本摘要不太适合
- 训练方式
- Transformer:在机器翻译等任务中,通常采用端到端的训练方式,即模型在给定源语言文本和目标语言文本的情况下,直接学习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映射关系。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衡量预测结果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来更新模型的参数。
- BERT:采用了==预训练(Pre-Training)+微调(Fine-Tuning)的两阶段训练模式。在预训练阶段,BERT在大规模无标注文本上进行训练,通过遮蔽语言模型(Masked Language Model,MLM)和下一句预测(Next Sentence Prediction,NSP)==两个任务来学习语言的通用特征。在微调阶段,根据具体的下游任务,在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少量的有标注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训练,以适应特定任务的需求。
- 双向性
- Transformer:标准的Transformer编码器是单向的,它从左到右处理序列。
- BERT:BERT是双向的,这意味着它在处理输入时同时考虑左右两边的上下文。